一、姓氏源流
孟(Mè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鲁庄公之庶兄庆父共仲之后,以祖上排行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史记·鲁周公世家》等资料所载,庆父共仲排行老大,故其子孙以其排行顺序为氏,称为孟孙氏,后改单姓孟,称为孟氏。是为山东孟姓。
2、出自姬姓,卫国(今河南省一带)公孟氏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孟挚(字公孟)子孙以公孟为姓,称为公孟氏,后简化为孟姓,称为孟氏。是为河南孟姓。
3、出自其他源流或改姓孟氏:
① 金时女真族抹撚氏,清时满洲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汉姓为孟。
② 另有土家、蒙古、布依等族均有孟姓。
得姓始祖:孟轲(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未被采用,退而著书立说。其主张“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形成了儒家学派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因其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故其学说被称为“思孟学派”,著有《孟子》一书,被视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后人称之为“亚圣”,与孔子学说并称“孔孟之道”。庆父共仲虽为孟姓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后人尊孟轲为孟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