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19 01:19:28
一、姓氏源流
    古(Gǔ)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据《风俗通》上记载,认为古氏是古公亶父之后。而这个古姓家族的始祖,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武王得天下时,被追尊为太王,所以,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其后代子孙以古为氏,称古姓。
    2、出自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以邑名为氏。据《潜夫论》上有关于“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的记载,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其后人以讹音古成为氏,以后去成单姓古,称古氏。
    3、出自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吐奚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指出,后魏吐奚氏改为古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改为单姓古氏。
    4、回族中有古姓。据考来自唐初进入中国,后于天宝十四年(755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名字首音。另据江苏扬州中学退休教师古城厚老人讲,其先古都白丁初在新安郡(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时迁至扬州。《扬州府志》有载。古氏原有家谱,历三十三世,后毁于兵难。在明代时,扬州还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人称“古回回”。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河南地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得姓始祖:古公亶父。古姓源出于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祖父是古公亶父,他在担任周族人的首领时,率领族人定居在岐山脚下肥沃的渭河平原。在这里,古公亶父带领族人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还兴建了坚固的城墙和宫殿,使周国初具规模并逐渐强盛起来。古公亶父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尊古公亶父为周大公。古公亶父其后代一支子孙,为了纪念祖上就以祖父称号为姓,世代相传姓古,故古姓后人尊古公亶父为古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古姓人口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五位。周族原居住在邰的地方(今陕西省武功县),后来经常受到周围的游牧民族的侵袭,居无宁日。后稷的第十二代子孙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武王的曾祖,遂率众人另辟家园。结果在歧山(今陕西省歧山县)定居,古公亶父致力农业,政治各方面的改革。终于建立了强大的周族。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了古氏。北魏时吐奚氏的后代也有改姓为古的。古氏在台湾的居住地区,以新竹、苗栗等地为最多,且多采用聚族数古户而居的形式。这类村庄在苗栗西湖、台中东势、屏东潮州、竹东、杨梅等地几乎随处可见。古氏迁台,发生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来台开基,其中义民古兰伯、古芬兴等就居住下淡水港东西二里处。至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园县龙潭坡,后迁住台北、台东、新竹等地。据清举人丘荷公主编《上杭县志·氏族志》载:“古氏,新安郡,周太王古公之后,因以为氏。”新安为古姓远祖居地,这个远祖就是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魏书·地形志》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上杭古姓,人口不多。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云:“县东安乡有古姓十数户”。这些“安乡”古氏住的村子——马祖滩,现已改属临城黄竹行政村所辖。20来户村民,务农为业。他们由于历史变迁,只知道远祖源于新安郡,其他无谱可依。(古姓的具体迁徙分布情况,详见下第2楼跟贴资料《古姓迁史》)

三、历史名人
    古  弼:后魏时的代州人。为人忠厚,善于骑射。因战功卓著而封为灵寿侯。历位吏部尚书,虽然事务殷凑,但坚持读书不辍。太武帝称赞他为社稷之臣。文成帝即位后,他因被诬告而处死,时人都为他叫冤。
    古  朴:明朝大臣,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历任兵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在朝30多年,以清廉著称。
    古  柏:江西寻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从事党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寻邬学生、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纵队政治委员、中共寻邬县委书记。1931年后历任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部长、红军独立师师长和红军十一军军长等职。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和打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任粤赣军区游击司令。1935年底在广东龙川山区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英勇牺牲。年29岁。
    古之奇:唐朝人。他写过一篇奇文,名叫《县令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未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说到当县官应做些什么,也说到清官还在次要,更重要是通晓世事,心地仁爱才有益于百姓。
    古云应:唐朝人。在宪宗元和五(810年)以明经荐任江西省洪州(今南昌市)通判,因此举族南迁,先迁赣南,后定居广东省南雄珠玑沙水村。据《梅县客家姓氏源流考》载:“凡赣、闽、粤、桂、滇、琼、湘、川等古氏后裔,均以云应为始祖。”
    古应芬:字勃勤,亦作湘芹,广东省番禺市人(祖籍广东省梅县)。自小人私塾读书,1902年考中秀才,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1906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升人专门部。1907年毕业归国后,历任广东法政学堂编纂、广东咨议局书记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都督府成立,古应芬任省核计院院长,时琼崖民军叛变,出任琼崖绥靖处总办,平之。次年,“二次革命”起,古应芬与胡汉民、朱执信等起兵响应。中华革命军兴,往来于马来半岛和港澳间,任筹饷联络。1917年后任都督府秘书,随孙中山参加讨袁护法运动。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古应芬速归见孙中山于黄埔永丰舰,佐治军书。数月后,去香港筹饷,接济各地讨陈军,是驻港讨陈办事处成员,开展筹款和联络工作,与邓泽如等联合策动滇、桂、粤等联合驱逐陈炯明出广州。1923年2月,受孙中山命,任大本营江门办事处全权主任,组织力量讨伐沈鸿英;3月,任大本营法制局长,继后任元帅府大本营秘书长;8月,随大元帅孙中山东征陈炯明,撰有《孙大元帅东征日记》一卷。1924年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兼军需总监。民国十四年(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古应芬当选为国府委员,仍兼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8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1926年1月,任中央监委委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古应芬任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财政部部长,后任国民政府文官长。1931年回广州,策动粤桂军反蒋,任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广州非常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古应芬在职忠心努力,协助孙中山革命成功。时值南北统一,训政开始之际,他维系各方,关系重大。1931年11月18日因牙疾重症,不治逝世。政府明令褒扬,国葬如仪。
    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他父亲公叔祖类去世后,他即位继续从事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德义的事业,整个都邑的人都拥戴他。这时,薰育、戎、狄都来攻打他,为的是要获得财物,古公直父就给了他们;过了不久,又来攻打,这回却是为了要得到土地与人民。人民都愤怒了,想要对抗。古公却说:“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替他们谋福利。现在戎狄所以要攻击我,是为了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属于我和属于他们,那有什么差别呢!人民却要为了我的原因而战斗,那等于是杀了他们的父子以做他们的领袖,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二水,越过梁山,定居于歧山下。豳地整个地方的人,扶老携幼,全又归附古公于歧山下。其他的地方,风闻古公的仁爱,也多来归附他。到了这时候,古公就扬弃狄戎 的习俗,而营建城池宫室房屋,将人民分成几个邑落居住;又置职有专司的五官。于是人民都歌咏乐诗,颂扬他的德业。古公的长子名叫大伯,次子名虞仲;太姜又生了幼子季历,季历聚了大任,大姜、大任都是有贤德的妇人,因此季历与太任生下了昌,而有圣王的瑞应。古公说:“我们这一族应当有王者出现,这该是在昌吧!”长于太伯、次子虞仲晓得古公的意思,想要立季历继承他,以便将来传位给昌,于是两个人就逃到南蛮之地,学当地土著习俗,表示不再回中原,以此让位给季历。古公去世后,季历继立,就是公季,公季去世后,子昌继立,那就是西伯。后人尊号为文王。又追尊古公为大王。
    此外,古姓名人还有:战国时赵有隐士古桑,北魏有吏部尚书古弼,宋代有潮州太守古革,明代有画家古其品……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代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
    新平郡:隋末以北地郡之新平县置新平郡,武德元年改为豳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邠州,后曾一度改为新平郡。治新平(今陕西省彬县)。下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辖区约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等县地。
    河内郡:楚汉置郡。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一带)。
    2、堂号
    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魏书·地形志》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
    古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国宝堂”等。

============================================================

【古姓宗祠通用对联】

〖古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亶父;
望出新安。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古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乡贤世泽;
国宝家声。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君称国宝;
人举笔公。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南岭首第;
北魏元勋。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新安堂”堂联(广东地区用)。

名扬东汉;
勇冠鲁齐。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古初,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下联典指春秋古冶子,从齐景公渡河。有鼋衔左骖没于水,古冶子右手持鼋头,左手持左骖而出,水为之倒流三百步,人视之为河伯。

-----------------------------------------------------------------

〖古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亶父家声远;
笔公世胄长。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

〖古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押衙真侠义士;
笔公为社稷臣。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富平人古押衙,建中年间的侠客。尚书郑震有个女儿叫无双,才高貌美,许配给了郑震的外甥王仙客。后来郑震因罪被处死,无双被收入宫中为奴,打扫园林。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发现一封信,上面写着:“富平县的古甲衙是人间的有心人,你是否去求他帮忙?”王仙客便去拜访了他,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救出了无双。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代郡人古弼,善于骑射,官至吏部尚书,因功封灵寿侯,虽事务繁杂,而读书不辍。他的头尖,太武帝便叫他“笔头”,人们则称他“笔公”。他多次进言直谏,太武帝说:“笔公可以称为社稷之臣。”

-----------------------------------------------------------------

〖古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学富精撰长生诀;
志坚拒交禅受图。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学者古铣,著有《长生保要》。下联典指明代永王时郎中古其品的事典。孙可望谋禅代,遣人求其品画“尧舜禅受图”。拒不从,受害。

新发于硎千年利;
安然无恙万家兴。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古姓望族居新安“新安”二字的嵌字联。

座绕慈云叨佛力;
家留旧泽念宗功。
——佚名撰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古氏祖厝联(1)
    据村史考证,那洲村古姓始祖古瑜保,是明朝景泰年间,从新会县古劳乡迁入这里开村定居的。

-----------------------------------------------------------------

〖古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片言可用,毫末将拱;
小恶无为,涓流成池。
——唐·古之奇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名宦古之奇《县令箴》辞句联。古之奇,以作《县令箴》出名。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末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

古道照人,世传孝德;
新安发迹,代孕忠诚。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名人古初,临湘人。光武时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太守郅郓甄异之,荐于朝。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古翊,新安人。

和气致祥,百忍成金,处世端资退让;
厚德载福,惟善为宝,持身贵养谦光。
——佚名撰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古氏祖厝联(2)

洪洞溯渊源,俎豆千秋,祖功宗德清芬播;
新安征谱牒,本枝百世,子孝孙贤福荫长。
——佚名撰河南省濮阳市杜母寺村古氏宗祠联

前火焰、后金瓶,仰见祖德宗功与灵山而并峙;
左珠江、右锡巩,惟顾文经武纬合秀水似长流。
——佚名撰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古氏宗祠联

============================================================

附录:【古氏典故、趣事】

〖冶子持鼋〗
    春秋时期,齐国(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有位叫古冶子的勇士,幼多膂力,精于水战,仕齐景公,官戍右。
    有次齐景公要去晋国(在今山西省境内),叫古冶子随侍左右。在渡黄河时,下起滂沱大雨,水面波涛汹涌。此时,有巨鼋(Yuán 音元)舒头,正好与船舷相撞,使船摇来晃去。忽然,巨鼋张开血盆大口,衔左骖(驾车时的马)没人河中,众人惊恐万分,束手无策。惟古冶子见状,即拔剑跳入水中,斜行五里,逆行五里,与巨鼋周旋搏击。
    已避退至岸边的齐景公望着黄河水面,不见古冶子的踪影,惋惜地说:“冶子死了。”稍顷,只见水面流红,古冶子左手持鼋头,右手挟骖尾,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一声,河水倒流三百步。众人皆视其为河伯(河神)。齐景公赞叹:“真是神勇无比。以前先王设立勇爵,却从未有像冶子这么英勇。”便解锦袍赐予古冶子,后又立五乘之宾以旌之。

-----------------------------------------------------------------

〖古弼直谏〗
    有一次,北魏皇帝在北山狩猎,捕获几千头麋鹿,因数量太多,运输成了问题,便下诏书给尚书令古弼,要求古弼速派 500辆车来接运麋鹿。皇帝深知古弼的脾气与为人,待信使拿着诏书走后,对左右将士说:“依我看,笔公不会发派这么多车过来,你们还是用马来运送吧。”便回行营,安排马匹运输,行至百里处,收到古弼奏表说:“今年秋天谷穗下垂金黄,桑麻大豆遍布田野,野猪野鹿常去偷吃,飞鸟大雁亦来啄食,再加上风吹雨打,这样的损耗,早上与晚上就相差三倍。乞请皇上允许推迟延缓运送麋鹿,以便把谷子尽快收割,运入国库。”皇帝看后,说道:“果然与我所说一般,笔公可谓社稷之臣、国家栋梁啊!”

-----------------------------------------------------------------

〖古洪义救刘无双〗
    陕西省富平县南社乡古家社,在唐代可算是古姓大村。村里住着个叫古洪的青年,自小精通武艺,豪侠好义。因父亲遭人算计,古洪为替父报仇,在闹市中将仇人砍死。古洪因此被捕入狱后,又用奇计得以逃脱,幸免于死。
    古洪后来到京城长安(今西安市)羽林军服务,成了御林军中的一员。年近六旬时,调任押衙(管领仪仗侍卫的衙门将),人称古押衙。
    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尚书租庸使刘震有个女儿,名叫无双,端庄艳丽,聪明伶俐,与表兄王仙客青梅竹马,并有婚诺。时值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军在长安策动兵变,刘震受伪皇帝之命做了官。待唐大将李晟收复长安,刘震被斩,无双入后宫做了宫女。此时的王仙客悲愤不已,几不欲生。
    后来王仙客在金吾将军王遂中的推荐下,担任富平县令。上任数月,忽听说有中使押领30名宫女去打扫皇陵,要住长乐驿。王仙客派人打探到30名宫女中有刘无双在内,便抱着要与她见面的一线希望,前往长乐驿,并在驿中紫褥下得到无双的留言:常听敕使说富平县的古押衙是人间少见的有心人,善谋多勇,能否求助于他?
    王仙客一边上书京兆府,要求把长乐驿划至富平县管辖,一方面又亲自到古家社拜访古洪。每次去古洪家时,仙客都带去礼物,绫罗绸缎、金银玉器不计其数,却始终未启齿坦言求助之事。直到王仙客任满,退居富平时,古洪才登门拜谢王仙客说:“古某一介武夫,诚谢大人深恩厚惠。只是大人每到寒舍,神情各异,想必有事求我,恐又波及左右。如今已洗身官场,有何难言之隐,尽管说来,在下必竭力相帮,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仙客这才身官场,有何难言之隐,尽管说来,在下必竭力相帮,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仙客这才以实情相告。古洪听后,拍拍后脑勺说:“此事不太好办,但将尽力为之,成败难料,亦不必过于期望。”之后,半年都没有古洪的消息。
    一天,古洪求见王仙客,问:“府上还有哪位识得无双?”仙客提及无双原婢女采萍。古洪要求借用采萍,仙客应允。
    忽几日,传来皇陵中有宫女遭处置的消息,而此宫女竟是刘无双。王仙客号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本指望古押衙能解救无双,没想到无双已遭毒手。天公不作美,奈何?”
    深夜,有人敲门,王仙客开了门,见是古洪。古洪抱着布袋说:“这是无双的‘尸体’,体温尚热,后天就会活过来,届时你熬些药汤让她喝下,恢复元气,但此事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原来,古洪去茅山求得茅山道士的起死回生丸后,让采萍冒充敕使,说刘无双是叛党,并将药丸赐予无双,叫她自尽。古洪亲自到皇陵下,以亲属名义,用百匹丝绸购得无双尸体,一路上凡是驿站,都送去厚礼,使秘密不至于泄露。
    古洪又对王仙客说:“我已在门外替你安排好十一人、五匹马、三百匹绢,五更时分,你即带无双远走,隐姓埋名,以避祸患。”说完,为表明心迹,不泄机密,竟拔刀自刎。

-----------------------------------------------------------------

〖江南二古〗
    明末,江南一带提起“二古”之事,无不啧啧称奇,津津乐道。“二古”是指安徽省无为县刘渡镇古家碾的古慎之、古述之二兄弟。
    古慎之,谱名良儒;古述之,谱名良献。兄弟二人,幼受庭训,苦读儒学,饱学经史。时值明末战事纷起,习武之风盛行,二人便兼练习骑马射箭的技艺。
    老大古慎之,练就一手骑射本领,矢无虚发。崇祯癸酉 (1633年),他带领弟弟古述之、侄子古文伯赴金斗应试,以娴熟的马步获得冠军。他挥舞大刀有摩天之势,扛石则举重若轻,足见武艺之高超。而论文应策,皆切中时务,人以才子目之。
    弟弟古述之,文武全才,善丹青,工草书。与兄慎之同赴试金斗时,向他索求字画者排成长龙。古述之运笔自如,点、勾、勒、画,题诗留款,顷刻成品。有人见古述之于文艺甚为了得,有意试探一下他的武艺,便让他手持双刃,周边置水。古述之手挥双刃,旋舞如风,但见寒光一片,滴水不入。俩兄弟遂被并称为“江南二古”,人们刮目以待。

-----------------------------------------------------------------

〖古道耕与苏轼的交情〗
    古道耕,北宋进士,陕西省新平县(今彬县)人,侨居湖北省黄州府定惠院南坡。善种竹,有修竹十多亩,经常垂钓于长江边上。
    苏轼,字子瞻,嘉祐二年进士,四川省眉山县人。宋英宗时任职直史馆。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行新法。苏轼上书论其不便,自请出外,于杭州任通判,后官迁湖州,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至哲宗时才被召还,为翰林学士。
    兀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抵达黄州,居住在定惠院,躬耕于城南的一片土坡,自号东坡居士。东坡与南坡,相距咫尺,而古道耕便成了苏轼在黄州四年生活中的至交。
    苏轼刚到黄州时,得知鄂州、黄州一带溺婴恶习严重,便一方面呼吁竭力制止,一方面与安国寺住持继连、进士古道耕等组织成立育儿会,推举诚实博爱的古道耕担任会长,极力拯救儿童。此时,苏轼也写下了著名的《黄鄂之风》。
    此后,古道耕更是成了苏轼朝夕相处的朋友。
    兀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古道耕送苏轼到岐亭游春。二月,苏轼向官府要得荒地数十亩,古道耕协助耕种,令苏轼感动不已,遂作诗表达谢意:“古生亦好事,疑是押衙孙。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餐。”同年四月,古道耕与苏轼、陈季常、潘丙、王齐愈兄弟等同会师于师中庵,祭祀任师中。
    兀丰五年正月,古道耕与酒监潘丙、药师郭遘等陪同苏轼去女王城寻春,苏轼作诗纪念。十二月十九日是苏轼生日,古道耕与郭遘等在赤壁矶为苏轼祝寿。
    兀丰六年六月,古道耕打算要建三进的房子时,苏轼作《书赠古氏》文以贺:“古氏南坡修竹数千竿,大者皆七寸围,盛夏不见日,蝉鸣鸟呼,有山谷气象。竹林之西,又有隙地数亩,种桃李杂花。今年秋冬,当作三间一龟头,取雪堂之规模,东荫修竹,西眺江山。若果成此,遂为一郡之嘉观也。”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时,古道耕与其他朋友一道,依依惜别至磁湖。
    苏轼在黄州的四年生活,可说是在困难时期,而此时伸出援助之手的正是古道耕、郭遘、潘氏兄弟等。患难中的朋友,怎不让苏轼铭心于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发表于 2008-11-19 01:20:00 |显示全部楼层
古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壹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
    《史记·周本纪》写道: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螈,姜螈为帝喾元妃。帝喾是上古五帝之一,为黄帝的曾孙。
    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部落的首领,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核心代表人物。我们通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远古炎、黄二帝。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关于黄帝的出生,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神农氏时代,居住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的有熊国国君少典,与有娇氏女子附宝通婚。一天,附宝在郊外散步,忽然天色暗淡下来,满天布满星斗,有道闪电像蛇一样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之后迅速消失。此时,附宝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愉悦,稍顷,意识到自己受闪电感应而怀孕了。24个月后,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并以出生地为其取名为轩辕;轩辕在姬水(又称漆水,在今陕西省境)之滨长大,便以“姬”为姓;又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黄帝之父少典是以熊为图腾(英文为Totem,该词原是美洲印第安鄂士布瓦人[Ojiomas]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的有熊氏;黄帝之母有娇氏,是蛇氏族。他们生下炎、黄二帝,炎帝以牛为图腾,黄帝以熊为图腾。民族研究学者徐杰舜教授认为,“炎黄时代,是母权制衰亡、父权制确立的转化阶段”。
    炎帝氏族从母系氏族分离出来后,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姜水一带发展,逐渐壮大成炎帝部落。黄帝氏族从母系氏族分离出来后,则从渭水流域东迁于中原地区,并在黄河两岸逐渐强盛起来,扩展成黄帝部落。
    尽管炎、黄二帝是亲兄弟,但在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炎帝部落执政,诸侯间相互侵伐不已,炎帝无法制止平息战乱。同时,炎帝与黄帝在权力争夺中产生了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且日益尖锐,最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阪泉之战”。黄帝率领亲自训练的熊、罴、狼、貔、貅、虎、豹等与黄帝部落联盟军,挥舞着用雕、鹛、鹰、鸢的羽毛制成的战旗,向河北涿鹿的炎帝部落发起猛烈进攻。炎帝部落开战不久即败退于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三次血战,炎帝部落一败涂地,黄帝部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黄帝获得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的盟主 (又称“中央天帝”)地位。
    黄帝执政后,为求治民安邦之道,不畏艰辛,遍访贤才。他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道广成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和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与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搜奸则记白兽之辞。
    黄帝还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医药诸方面,贡献非常大,奠定了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被人们尊奉为“人文初祖”。他活到110岁,逝世后葬在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
    黄帝娶有4妃:西陵氏、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四室生有 25个儿子,得姓者有14人计12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其中元妃西陵氏所生2子为姬姓。
    西陵氏女子叫嫘祖,是黄帝的元妃,也是位发明家,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还教人以丝织帛取暖遮羞。嫘祖生有2子,长子叫玄嚣,玄嚣生娇极,娇极生帝喾(即五帝之一高辛氏,后稷之父);次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即五帝之一高阳氏)。
    玄嚣作为黄帝正妃的长子,却没有继承帝位,而是降为诸侯,居于江水之地。玄嚣的儿子娇极,也是普通百姓。,直到娇极之子帝喾时,才得到帝位。
    帝喾,姓姬,名喾(又作佶),一名岌。相传帝喾出生不久,能自言其名,聪慧机灵015岁时,便以才德辅佐颛顼帝治理天下,因功受封国于辛,又称高辛氏。颛顼帝逝世后,帝喾继任天子,并建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这一年,他刚好30岁。帝喾在位75年,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以德治天下,天下太平。《史记·五帝本纪》称“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高度评价了他的政治才干。
    帝喾也娶有4妃:元妃有邰氏女子姜嫄,生后稷(周族始祖);次妃有娀氏女子简狄,生契(商朝始祖);三妃陈锋氏女子庆都,生帝尧;四妃鲰訾氏女子常仪,生帝挚。帝喾崩,传位于帝挚。
    帝喾高辛氏的元妃姜螈,乃有邰氏(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是位娴淑漂亮的女子。一日,姜螈去郊外祭祀裸神(又称媒神)以求子,途至豳州(今陕西省彬县)南门外,看见一个巨人足印,感到非常惊奇,便将自己的脚踏上去,想比比巨人足印大过常人脚印多少。这一踏不打紧,竟然踏出事情来了,姜螈顿时感到有一股强大的暖流冲击遍身,产生不可言喻的舒坦和畅快,腹中微动,仿若胎儿动作一般。
    10个月后,姜螈在彬县隘巷内的元真观里诞生下一男婴,姜螈以为是不祥之物,不敢留养,便将婴儿抛置于隘巷,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可是过往牛马都自觉地避开婴儿。姜螈只得叫人把婴儿丢在后山,凑巧山中有许多族人在砍伐树木,未能丢成。最后,姜螈将婴儿放在城南狼乳沟的寒冰之上,想把他冻死算了。人刚走开,一只大鸟即飞扑下来,展开丰满的羽翼,为婴儿遮体保暖。姜螈见三弃婴儿未成,觉得这孩子是有神灵在庇佑,只好抱回精心抚育,并取名为“弃”,意思是“被丢弃的孩子”。
    姬弃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从小聪明灵敏,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雄心壮志。有一次,他跟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内容是大家分别种些东西,比比谁种的好。结果,姬弃种植的大豆、芝麻、花椒等比别人的要大要好,于是对农作物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研究、栽种。
    随着时光的推移,熟谙农耕的姬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庄稼能手。尧帝听到有这样的人才后,专程拜访了他,并举荐他担任“农师”,掌管农业。姬弃在任期间,大力推广耕种技术,农业发展相当迅速,使人们告别了半饥饿的生活。
    舜帝之世,洪涝频临,待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情况。姬弃为解决百姓的口粮而奔走各地,教民稼穑,播种百谷,因劳苦功高,舜帝便封他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史称“后稷”。后稷死后,被尊为农神。后稷逝世后,他的儿子不窋继位。不密生活在夏代,社会发展缓慢,“稷”官被废。不密便率领族人迁徙于今陇东甘肃省庆阳、平凉两地区的“戎狄”之地,继续发展农业,光大世德,不辱先世。
    不密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任周族领袖,仍立足于戎狄之地。他在领导周人勤于农务的同时,学习戎狄部落的畜牧与狩猎知识。
    公刘是鞠的儿子,生活在甘肃省庆阳地区。这里当时属戎狄部落辖地,周族在不窋担任部落酋长时,就已从陕西省武功县一带的邰地迁来发展,与戎狄人比邻而居。戎狄部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部族,而周部落则一贯以农业为主,所以公刘还是一心想恢复传统的农业。为了耕种管理好庄稼,公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或选良种、或治虫害、或播或收,周而复始,春华秋实,周人的粮食有了大丰收,农业在戎狄之地已得到大发展。公刘还不满足,他想到周族要勃兴,光靠丰盈的粮食是不够的,于是,又率领族人经漆水、沮水,挺进于渭河流域,进行木材交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豳地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一带,当时虽地广人稀,但每片土地都有各部族管辖的疆界,公刘要迁居于此,必先武装族人,征服或赶跑他族。
    《诗经全译·公刘》第一章就说:“诚实忠厚的公刘,不能居住图安康。就划地界又修疆,就理露囤就清仓。就把干粮包裹好,装进小袋和大囊。显现光辉睦人民,弓箭张设把敌防。执着干戈和斧钺,开始启程向前方。”
    公刘来到豳地,一边率众伐树除草,开荒垦地,一边利用太阳的射影测定土地方位,综合土地阴阳及水源情况,丈量规划土地,分给每个父系家族耕种,促使每个家庭都富裕起来。居住在豳地的周族,在公刘的统领下,生活殷富,人口大增,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并组建有三支军队,实力相当雄厚。这就为周族的崛起及庆节建立豳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刘逝世后,葬在今彬县龙高乡土陵村(离县城80多华里),墓冢高50多米、长1500多米、占地500余亩,四面环山,犹如一条大鲤鱼卧于盆中,当地群众称“金盆养鱼”形。公刘卒,他的儿子庆节继承父志,很快建立了豳国。豳国的地域大体有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长武县、耀县及铜川市部分地区。庆节之所以能很快建立豳国,功劳还得记在公刘身上。公刘晚年,即横涉渭河,采取厉石和锻石,在豳地开始营建宫室馆舍,草创了先周奴隶制国家雏形。
    《史记‘周本纪》载:“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喻立。毁喻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周部族自公刘在豳地开拓基业以后,历经庆节至公叔祖类等几代经营,豳国已有了较大发展。到了古公亶父执政时,古公不但善于处理部落政事,待人和气,心地善良,还以后稷、公刘等先贤为楷模,决心要继续光大周族,造福子孙。由于积德行义,他备受国人的拥戴。正当周族蓬勃发展,过上富裕生活之际,居住在豳国西北以游牧为主的薰育、戎狄等部落,在商王朝的支持下,时不时来侵扰进犯,最初只是索要一些财物。古公为不伤和气,也为了使族人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便大大方方地分给他们一些东西。但戎狄部落并不知足,不久,又来进犯。要占领周族在豳国的土地与属民,霸权野心表露无遗。
    周民对戎狄人的蚕食之举,奋起欲战。古公认真分析道:“你们拥立我做君主,是想保护人民的利益,多为族人做些好事,这是一个好的思想出发点。但你们是否想过,我们周族是以农业为主,主张和平,如今戎狄部落发起战争,屡来进犯,无非是要夺取政权,让他们管理这片土地与国民。人民归我管理或归他们管理都一样,没什么区别。假如你们因为我而去与擅长狩猎游牧的戎狄人决战,即使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也很难彻底消灭他们,甚至将卷入一场长期的战斗中,那样的话,我们的亲人、族人,就会有死伤。要牺牲自己的同胞来换取君主之位,我不忍心也不同意这样做。”
    为避免战争,减少百姓的损失,古公亶父毅然“率私属二千乘”,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两条大河,翻越巍峨的梁山(今陕西省永寿县、乾县一带),南迁到岐山脚下安营而居。此时已是商朝武乙年间。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古公悄然离开豳地的消息不胫而走,豳国人民说:“古公是位仁义之君,我们还是跟着他走。”于是,很多人纷纷收拾简易行装,尾随着古公,也来到了岐山。
    但在《四川省重庆府川东道璧山县天池古氏谱》(清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手抄本,四川大学古大田教授珍藏)中,有一段与《史记》记载不尽相同的先周历史。该谱记载:
    后稷讳弃,系黄帝之玄孙、少昊之曾孙、娇极之孙、帝喾之三子,初仕尧,官司农,教民稼穑;继佐舜,亦官大司农,播种五谷,功隆万世,封国于邰。生子曰不宙,佐大禹,亦官大司农。生子曰鞠,鞠公字德宣,袭爵邰侯。生子曰育。育公生子曰抚。抚公生子曰拔。拔公生子曰膺。膺公生胜公,胜公仕夏。生子曰含章。生子曰郝公。生子曰乾公。乾公生子曰公刘,由狄迁豳,袭爵为侯,屡谏桀王不从,自修后稷之业。生子曰堃,堃公仕商,袭爵。生子曰庆节,庆节继爵。生子曰皇仆,字元音。生子曰太素,袭爵。生子曰国华,继位。生予曰差弗,继位。生子曰绍穆,继位。生予曰承启,继位。生予曰殷仲。生予曰怀德。生子曰毁隃,毁隃继位。生予曰超,继位。生予曰公非,袭爵。生子曰至详,继位。生予曰尚贞。生子曰高圉,继位。生子曰亚圉,继位。生子曰公叔祖类。生予曰古公,字亶父,号周公,由豳迁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仁。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这是《诗经》中歌颂古公亶父功绩的诗句。
    岐,岐山;阳,南面。岐山,俗称箭括岭,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乡岐阳村北,为秦岭余脉,今人称作北山。因三峰为峙,又称岐山。山体由石灰岩组成,峰峦耸翠,绿草如茵。山的阳面(南面)平原广漠,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以古公亶父与周族人居住于此,故称周原。
    古公亶父率族人自豳国来到岐山脚下,见该地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连长出来的苦菜都是甜的,很适合耕种与狩猎,且又有岐山作天然屏障,觉得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于是与妻子太姜商量,决定安顿下来。太姜随着古公与族人一路跋山涉水,见的地方多了,也觉得这里是块理想之地,便同意了。接着,古公亶父发动族人,疏沟整地,划地建房。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恢复了农业。随着族群日益壮大,古公认为周族要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以岐山为政治中心,于是策划营建大规模的城郭室屋,“三月成城郭,三年成都”;同时建立了中央机构,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官,使之各司其职,整顿部落组织,改革戎狄原始陋俗,实行助耕制,立国号为“周”。周国自此始。
    古公亶父是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他建立的诸侯国周国,得到了商朝的认可。《竹书纪年》中有载:“(商王)武乙六年,邻迁岐周。命周公亶父, 赐以岐邑。”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建立周朝后, 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太,是对曾祖父的称呼,在今南方各 地古姓,也有称曾祖父为“阿太”或“公太”的。)
    古公亶父率族人营建的“都城与宫殿”在哪里呢?经考古发现,古公亶父时期的岐邑都城遗址为正方形,周长60里,包括今岐山县的京当、凤雏、周家、朱家、董家、贺家、礼村、王家嘴、双庵、衙里、岐阳堡、祝家、流龙嘴、南北郝家、青化、丁童家村;扶风县法门镇、齐村、上下樊村、召陈、康家、任家、庄白、刘家、黄堆、云塘、强家、务子、齐镇、齐家等村。
    宫殿(又称宗庙)遗址在岐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即今岐山县周原博物馆旁(见图:第12页图为建筑平面图,下为复原图)。基址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69平方米;南北向,偏西北10度凸这组建筑以门道、前堂和走廊居中,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布局整齐有序,为高台建筑。前庭正中为门道,门道前4米处有一道东西长4.8米的影壁,门道两侧为塾。中庭是一东西长18.5米、南北宽12米的大院。中庭东西两边各有台阶两组,约3层,分别通往东西厢走廊;中庭北面有3组大台阶,中庭后的殿堂为主体建筑,面阔6间,每间3米,进深6米,四周有外檐墙。殿堂西部有40个深井的窖穴,为凌阴冰室。殿堂北为后室,东西排列5间,与《周礼》之“前堂后寝”的记载相吻合。殿堂为祭祖、议政之所,后室则为周王及嫔妃住所。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组宗庙宫殿遗址的西厢房二室内,发掘出土了大批甲骨文,计有17000余片,有字的卜甲190多片。
    古公亶父育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都是贤能之辈,互敬互爱,在岐山相继成家立室。
    仲雍在岐山生有二子:长子取名姬昂,次子取名姬曼。
    季历娶挚任氏女子太任(妊)为妻。至季秋之月甲子,太任生姬昌。当太任临产时,有一红色小鸟衔丹书飞来,停放在太任产房门上,书上写道:“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见《尚书帝命验》)意思是说:“恭敬上天而不懈怠者吉祥,怠慢上天而不恭敬者灭亡;奉行道义而克制私欲者天下从之,满足私欲而抛弃道义者终无善果。任何事情,不努力为之则会枉费心机,不恭敬上天则不能获得正果;枉费心机者最终要灭亡,恭敬上天者则能流传万世。以仁义取天下,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百世;以暴力取天下,而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十世;以暴力取天下,又以暴力守天下,则会一世而亡。”
    因姬昌(周文王)出生之时有此“圣瑞”,古公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并传言“我周国的兴旺昌盛,还指望这个孙子呢!”便给他取名为“昌”,有意要把王位传给姬昌。但当时氏族的传统继位方式,是由嫡长子继承,或兄终弟继,而姬昌之父季历排行最小,一时无资格继位。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这一氏族规约,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闷闷寡欢,积郁成疾。
    泰伯、仲雍自幼受母亲太姜的教育,知书识礼,善解父意,于是兄弟商议,决定让贤。至商朝武乙年间,兄弟俩趁父亲病危之际,借口说去衡山采药,强忍抛妻弃子之痛,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为了能彻底让位,兄弟俩便遵照当地土著习俗,断发文身,不回岐周,以让幼弟季历继承王位。
    江南当时比较落后;泰伯、仲雍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备受土著们尊重与推广,一时之间各方面均得到很大改观。泰伯与仲雍兄弟还被当地土著推举为领袖,在今江南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又称句吴、勾吴),兄弟俩相继为吴王。时仲雍又娶万妃而生下第三子简,史书称为季简(吴氏先祖)。
    季历在泰伯、仲雍离开周国后,顺利地继承了周国国君之位,即周族领袖,臣于商朝。季历在统领周国的同时,还被商王武乙封为牧师,掌管商朝畜牧业,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并攻灭不少周边戎狄部落,疆域亦得到扩大。到季历之子姬昌执政时,周国已成西方霸主,姬昌还被商王朝封为“西伯侯”。姬昌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称武王,尊姬昌为“周文王”。
    仲雍去江南之后,他遗留在岐周的长子姬昂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一带);次子姬曼为纪念祖父古公宜父,遂以古为姓,称古曼。

    二、以国为姓
    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在今河南鹿邑),其后人以讹音古成为氏,后以古为氏。何兆吉、曲雯编著的《百家姓辈分字行》说:“商代末期有古国。今出土青铜器有‘古伯尊’,见于省吾先生《商周金文录遗》。古伯,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名不详。古国其后当有以国命氏者。”
    另外,上海博物馆介绍馆藏青铜器“古父已卣”时,也说:“器盖各铸铭文‘亚古作父已彝’六字,是贵族古氏为其父已所铸的祭器。古是商代国族名。”
    周武王之子姬叔虞,成王之时被封为唐侯,建都于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当初这里是戎狄杂居之地,周王朝为防御戎狄内侵,故封叔虞以镇守。至叔虞长子燮父(字安抒)时,将唐都迁于太原市南边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成为西周诸侯国之一。辖地有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
    晋献公时,大举征伐翟人。在战斗中,公族子弟姬叔虎奋勇当先,率晋军破敌营,有功于国。晋献公便以郤邑(今山西沁水下游)封给叔虎,叔虎的后代称为郤氏。郤氏家族中有位叫郤犨的,仕晋景公,为大夫,食采于苦,称苦成,该地在宁夏盐池城东北,因以为氏。苦成氏后来又衍变成几个姓氏,如居齐国的,改为车成氏;居敦煌的,改为库成氏;居汉阳的,书为古成氏。古成氏的后代,有一支分为古氏。
    古成氏目前鲜见,但在汉唐之际,古成氏登朝者不乏其人,如汉有广汉都尉古成云,后秦有黄门侍郎古成诜、将军古成和,东晋有南海太守古成彪,唐有云阳尉古成夔。宋代《百家姓》中无古成氏。
    王符《志氏姓》中说: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后汉广汉多古氏。据古氏文献记载,三国时蜀有广汉郡功曹古牧,疑是古成氏之后。

    三、少数民族该姓
    1、吐奚氏改为古氏
    吐奚氏,是鲜卑族的姓氏。据《魏书·纪》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一位叫昌意,昌意最小的儿子受封于北方大鲜卑山国(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北段),因以为族。鲜卑族实行君长制,统领幽都以北地方(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以畜牧猎射为业,淳朴为俗。鲜卑族因居匈奴之东,又有东胡之称。汉初居辽东,后汉时移居匈奴地方,晋初已分为多个部落,如慕容、拓跋、吐奚、贺兰等。其中,拓跋氏最强大,后来南进,建代国,创立北魏王朝。
    魏成皇帝拓跋毛立执政时,已统领36国、99大姓,威震北方。至献帝拓跋瞵时,七分国人,使诸位兄弟各自领管其族,各分姓氏。如献帝长兄纥骨氏改为胡氏、次兄普氏改为周氏、三兄拓跋氏改为长孙氏、五弟达奚氏改为奚氏、六弟伊娄氏改为伊氏、七弟丘敦氏改为丘氏、八弟侯氏改为亥氏。后来兼并其他国家,国中分部,部中分族,称为内姓。
    至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时(时在西晋),其他各部落诸姓大部分都已更改为他姓。如独孤氏改为刘氏、吐奚氏改为古氏、贺拔氏改为何氏等。
    吐奚氏改为古氏的历史,《魏书·官氏志》有载。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吐奚氏改为古氏的时间是在西晋时期,并不是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中原洛阳时才改姓,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率先改姓元,那是鲜卑族第二次大动作的改姓。
    吐奚氏改为古姓后的历史人物代表有谁?暂未能定论。但《魏书》中出现的古姓人物有4位:北魏宰相古弼、北燕冯文通部大臣古泥、御府针工古彤、小将古皓。清代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古弼是吐奚氏所改。有些史料又说古弼本姓吐奚,名古,后被北魏皇帝赐汉姓“古”,这“赐姓”与吐奚氏“改姓”的说法显然不一样。而唐代怀州刺史李君爽在《二十五府君墓志铭》中说古云应是“周太王古公之后,魏太武笔公尚书弼之裔”,唐代尚属官修族谱时期,李氏已言明古弼是周太王古公的后代,且与南方《古氏族谱》记载相符。至于北燕冯文通部大臣古泥,早年曾任单于右辅,应当是吐奚氏裔孙。

    2、回族古氏
    回族来源,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末,那时来自阿拉伯、波斯等中亚国家的商人进入中国经商,留居于广东省广州和福建省泉州等地。到了13世纪初叶,迁人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逐渐增多,并不断同汉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便形成了回回民族。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族人中有一支以经书《古兰经》的“古”字作为姓氏。另一支则在唐初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以天宝十四年(755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首字“古”作为姓氏,称古氏。
    回族古氏也是以新安郡作为郡望,北宋时已繁衍播迁于河南洛阳市、开封市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6目前,回族古氏以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中牟县,四川省阆中县,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和北京市居多。居住在江苏省扬州市的回族古氏,在明代有一“古回回”是藏书家,这一支古氏原有族谱,记载至33世,后毁于兵燹。
    当代著名书法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古灵(又名古振英),音乐理论家、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古宗智及戏曲艺术家古峰等,都是回族古姓的杰出人物。

    3、苗族古氏
    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修文县、云南省河口县、屏边县、文山县及越南。
    苗族的祖先是被尊奉为战神的蚩尤,他与炎帝、黄帝并称为“中华三祖”。据传,蚩尤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是中国古代“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苗族简史》载,九黎是南方最早最大的部落联盟,由许多部落组成,是南方百越民族集团、苗蛮民族集团及南方部分汉族最早的先民。
    据苗族古姓长老口头相传:在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有兄妹俩心地善良,常做好事,得到神人指点,躲进一个大葫芦里避过劫难。后来兄妹俩滚磨为婚,生下一个大南瓜。夫妻俩感到惊奇,便将它切成肉块,抛于四 野。第二天,奇怪的事发生了,昨天肉块所抛之处,均有炊烟,肉块亦变成了人类。夫妻俩便把挂在李树旁的定为“李”姓,挂在木鼓边的就称“古”姓,等等。

    4、彝族古氏
    传说凉山的诺合(黑彝贵族)都由古侯、曲涅这两位祖先繁衍而来。根据父子联名的代数推算,多数的说法是:古侯、曲涅至今已传了50代左右,约1000余年的历史。”著名史学家斯维至也说:“凉山彝族的家支,最初是由古侯和曲涅两位祖先分化、繁衍而来的,它们实际就是两个不同姓氏的氏族。彝族当然不只这两个姓氏,当他们迁到凉山时,就只有这两个姓氏了。(见《陕西通史·西周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彝族自古就居住在祖国西南,当时古侯部落还居住在兹兹蒲武(即今云南省昭通一带),后进入四川。古侯的后代,当有古氏。

    5、满族古氏
    满族,是中国东北的古老部落,从事农业、狩猎与养殖家畜。满族在2000多年前被称为肃慎,《春秋左传·昭公九年》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至汉代,又称为挹娄,魏晋时称为靺鞨(忽吉),到辽、金、元、明时被称为女真。族人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等称作“白山黑水”的广阔地区。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6年,皇太极继位称帝,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清。1644年,清军进关,统一全国。辛亥革命后,通称为满族。满族的“姓”,满语称为“哈拉”,往往有二至四字,以古为首的有古尔吉氏,世居广宁正安堡(今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清初以步军校顺拜闻名。古尔吉氏有简写为古氏的。
    在当代满族古氏中,上海著名教育家古人伏教授是佼佼者,他的祖籍在辽宁省营口市。

    6、黎族古氏
    海南省琼中黎族自治县乌石镇有古氏居民,但该支古氏本为汉族,迁自广东,讲客家话。他们为什么编黎族户籍?其一,海南岛本为黎苗土著居住区,客家人初来乍到,受土著侵扰,难以人和,人籍黎户,可免其患。其二,黎、苗等少数民族在入学方面,可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免学费等,这样使很多贫困汉民亦纷纷改为黎族,以沾其惠。

    7、高山族古氏
    高山族的先民,可追溯到距今二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主要来源于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高山族古氏,居住于台湾省花莲、宜兰等县。1945年日本投降后,政府要求原住民改为汉姓,并由各单位依分配、抽签、自选等方式推行。在北区原高山族住民,因尊敬爱戴他们的警官古星南(新竹市人,当时职管山区,后晋升为新竹县警察局副局长。他身材魁梧,相貌威严,出声如雷,全心辅导管教居民,甚得居民敬重,被尊称为雷公),在改汉姓时,有部分高山族同胞以古星南为荣,自选古姓。

-------------------------------------------------------

古姓迁徙史

    唐以前的迁徙:
    古公亶父之孙古曼在岐山启姓后,其子孙随着周朝的迁都而迁徙。
    先是大夫古察随周文王姬昌迁于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沣河西),继后士师古谕又随周武王姬发迁于镐京(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一直到周宣王时,古氏家族都在朝中做官。
    周宣王中兴,至幽王之世,杂居于周都周边的蛮夷犬戎等游牧民族,又开始不断袭扰周境,并引发战争。大夫古胡集以国家安定为己任,奋勇率军抵抗,“尽忠而卒”。周室东迁,西周灭亡,古胡集子孙以忠义持身,不慕功名,甘当平民百姓。这时,族人有一支逐渐向东迁徙发展,最后定居于齐国(今山东省)淄博一带。齐国古氏家族有一位叫古瀛的,是古公亶父的第21世孙,跻身仕途,任齐国大夫。他的儿子古冶子是名载《东周列国志》的齐邦三杰之一。
    古冶子家族在山东大概住了近500年。到了汉昭帝时,博士古淳官任长沙太守,便定居于湖南省长沙,因姓名冠地名为古家巷(今属芙蓉区,西起吉庆街,东止姥税阁),成为古姓南迁先驱者。其第五代孙古初,是历代传颂的孝子,名载《后汉书》。
    汉安帝年间(107—125年),长沙古氏第44世古忠,聪明好学,精于山水,卜宅河内。河内位于黄河北岸,在今河南省沁阳县、武陟县一带,也就是说南方古氏又回迁到北方。这一支古氏逐渐往河北、山西方向迁徙发展,与战国时期就已定居于该地的古乘家族一起,形成北方古氏大军。

    古氏东迁南徙北移的世系谱
    鼻祖:古公亶父,商朝武乙六年自豳(今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一带)迁居于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地区岐山县)。娶太姜,生三子:泰伯、仲雍、季历。
    二世:仲雍,字孰哉,古公亶父次子,武丁四十四年庚子出生于豳,后随父迁居陕西省岐山县京当乡宫中。为让位于弟弟季历,于武乙年间趁父亲病危之际,与兄泰伯借口外出采药,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在今江苏省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兄弟俩相继为王。仲雍在岐山之时,已有家室,生有二子:长曰昂、次曰呈。仲雍到江南之后,娶万妃,生下第三子曰简(即季简)。
    三世:古呈,字子明,仲雍次子,为纪念祖父古公亶父,以祖父谥号为姓,称古氏。跟随西伯侯姬昌左右,官上士,以功加大夫。居岐山,生一子:察。
    四世:古察,字颂卿,仕周文王,官大夫。居丰京,生一子:谕。
    五世:古谕,字诲庵,仕周武王、周成王,官士师,以功迁司空。居镐京,生一子:锐。
    六世:古锐,字毅斋,仕周康王,官大夫,以功迁黄门侍耶。居镐京,生一子:济。
    七世:古济,字好施,仕周昭王,官司马,以平夷有功,加司徒。居镐京,生子:庸。
    八世:古庸,字龙门,仕周昭王、穆王,官大夫,以功进太宰。生子曰居。
    九世:古居,字世安,仕周穆王,官大理寺左丞相,以功加正卿。生子曰朝。
    十世:古朝,字殿卿,仕周共王、周懿王,官大夫,以功加司空。生子曰清。
    十一世:古清,字亮庵,仕周懿王、周孝王,官工科主事,迁郎中。生子曰宜敬。
    十二世:宜敬,字克恭,仕周夷王、周厉王,官戍右,以从征有功,迁左师将军。生子曰梧。
    十三世:古梧,字凤栖,仕周厉王,官上军大夫。生子曰俊。
    十四世:古俊,字秀夫,仕周宣王,官前将军。随方叔平定南部的蛮人叛乱有功,加司马。生子曰胡集。
    十五世:胡集,字约斋,仕周宣王、周幽王,官大夫。时犬戎入寇,尽忠而卒。生子曰闳。
    十六世:古闳,字子宽,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子曰郁。
    十七世:古郁,字乐斋,忠义持身,不慕功名。生子曰良臣。
    十八世:良臣,字巨卿,积德行仁,乐善不倦。生子曰璋。
    十九世:古璋,字兆先,好善乐施。生子曰爽。
    二十世:古爽,字立之,孝友兼全,义方教子。生子曰瀛。
    二十一世:古瀛,字辰州,仕齐,官大夫。居山东淄博,生子曰冶子。
    二十二世:冶子,字尚容,幼多膂力,精于水战,仕齐景公,官戍右,以功加大将军。居山东淄博,生子曰逸政。
    二十三世:逸政,字平国,仕齐,官大夫。居山东淄博,生子曰延年。
    二十四世:延年,字寿山,仕齐,官阿邑大夫。居山东,生子曰含章。
    二十五世:含章,字可贞,仕齐,袭父职,官阿邑大夫。居山东,生子曰岩。
    二十六世:古岩,字择先,仕齐,官临淄太守。居山东淄博,生子曰辛。
    二十七世:古辛,字酉斋,仕齐,官大夫,以功加右卿。生子曰骑。
    二十八世:古骑,字骥斋,仕齐,官营邱令。生子曰僖。
    二十九世:古僖,字鸿泰,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二子:长曰庸、次曰康。
    三十世:古康,字世宁,僖公次子,积善行仁,耕读为业。生子曰宽。
    三十一世:古宽,字厚庵,孝悌克全,义方教子。生子曰筵。
    三十二世:古筵,字席珍,周末名儒。生子曰宾。
    三十三世:古宾,字荣卿,秦世高士,处己清廉。生子曰崇。
    三十四世:古崇,字奉先,清廉自处,不慕功名。生子曰丰。
    三十五世:古丰,字盛斋,善教子孙,以子显贵,诰授通议大夫。生子曰翂。
    三十六世:古酚,字翊叟,因父为人所诬,乃挝登闻鼓为父代罪,汉武帝怜其孝道而赦其父之罪,并举为孝廉,官至大理寺少卿。生子曰淳。
    三十七世:古淳,字萃夫,仕汉武帝、昭帝,官博士,迁秘书郎,任长沙太守,致仕居之。生子曰森。
    三十八世:古森,字懋斋,仕汉宣帝,官校书郎,同校书于石渠阁,以功加国子监祭酒。居湖南长沙,生子曰熹。
    三十九世:古熹,字致和,仕汉元帝、成帝,官太子詹事,以功迁司农卿,继任福州刺史。居湖南长沙,生予曰垠。
    四十世:古垠,字厚庵,仁孝乐施,不慕功名,以予显贵,赠朝议大夫。居湖南长沙,生予曰初。
    四十一世:古初,字元亨,赋性至孝,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古初身伏柩上,以身捍火,火为之灭。太守郅郓异之,奏于汉光武帝,用为长沙府通判。居湖南长沙,生子曰贤。
    四十二世:古贤,字世良,博史通经,仕汉明帝、汉章帝,官中书侍郎,迁太仆寺少卿。居湖南长沙,生子曰学。
    四十三世:古学,字习之,仕汉和帝,官博士,迁秘书郎,加枢密副使。居湖南长沙,生子曰忠。
    四十四世:古忠,字巨卿,聪明好道,精于山水,卜宅河内,乐于琴书。生子曰晏。
    四十五世:古晏,字早卿,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子曰瑞。
    四十六世:古瑞,字兆庵,积德行仁,乐善不倦。生子曰莲。
    四十七世:古莲,字品斋,汉末名儒,廉洁自处,以曾孙显贵,赠荣禄大夫。生二子:昆、仑。
    四十八世:古昆,字玉山,莲公长子。博学能文,善教子孙,以孙显贵,赠光禄大夫。生子日常。
    四十九世:古常,忠孝持身,广行阴骘,以子贵显,诰授光禄大夫。生二子:承纲、承纪。
    五十世:承纪,字季卿,常公次子。文武全才,仕西晋,官中即将,公元280年以平吴有功,迁散骑常侍,加骠骑将军,封关内侯。居河南新安,生子曰相臣。
    五十一世:相臣,字元勋,仕晋,官参军,以功迁左军,袭关内侯,任福州刺史。居河南新安,生予曰书。
    五十二世:古书,字深之,仕东晋,官御史中丞,以功迁枢密副使,任河南刺史。居代郡,生二子:辅、弼。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金殿镇)的二十五府君古云应,由进士官任洪州通判(洪州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勤政爱民,60岁时,谢爵归隐。当时他的儿子古浩,又称七府君,以才学任职虔州府虔化县(今江西省宁都县)县令,古云应便随子卜居虔化县北关。因古云应是唐代第一位南迁古氏族人,是南方古氏的共同祖先,故被尊称为南迁一世祖。

    唐朝末年以后的迁徙:
    1、江西古姓
    至907年,唐朝灭亡,五代伊始,时有三府君古蕃,任窦州都监,传下六世祖古全交等6兄弟,亦分居各地:长子十一府君古全交迁居古云、次子十二府君古全规居宁都县、三子十三府君古全则居福建省汀州、四子十五府君古全望居广州府增城县、五子十六府君古全让居广东惠州府长宁县、六子十七府君古全赏居圳边。
    宁都县是近祖古云应、古浩的拓基地,要创业也要守祖业。古全规任会稽太守,娶何氏,生子古延昌。古延昌后来任职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知府,因公务来到虔化县后,见当地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便与父亲广置田园产业,乐而居之。宁都古氏后来成为当地望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古全规父子创基地宁都县北关,便有古屋巷之称,后来又有古楼岗、固厚等与“古”相关的地名。就“固厚”来言,《宁都县地名志》引用固厚乡明坑村《横塘古氏六修族谱》中“古柏庵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从古楼岗迁此建村”,以“古姓根基深厚”之意谐音。至清代置宁都州时,古姓占州人之半,有“古半州”之誉。
    世居宁都县的古全规的后代,在宋代之际,有古仲明、古仲先、古仲光兄弟迁往广东省程乡县(今梅县)。到了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古近天迁居瑞金县云石山乡,古近爵、古近栋等迁居广昌县赤水镇(当时称白水镇),古近伯迁居广东省大埔县,古朝佐兄弟迁居石城县雷雨坪;嘉靖十年(1531年)古鉴完迁居于石城县柏中里闪畲。清代,有古日锋移居赣州市、古应满移居袁州(今宜春地区)、古贤迁于雍正元年(1723年)移居贵溪县塘湾乡、古道五等移居永丰县。
    明代洪武初年在瑞金县云石山乡(旧时称承乡)开基的古近天裔孙繁衍至清代时,有古亦丰、古亦宾迁往湖南省泸溪县,古道记、古亦朴、古世荣等于康熙年间迁居兴国县,古可濡、古可洪等迁居赣县,古道位、古道佳兄弟于雍正六年(1728年)迁居进贤县下埠集乡,古道大、古道邱迁居泰和县,古言贡、古可琨、古世仁等迁居于都县,古可华迁居万安县,古亦华迁往四川省,古亦梅迁往浙江省,古可位定居湖北省汉口市,古可传定居云南省镇雄市,古亦周定居福建省长汀县金竹坑。

    2、福建广东古姓移居江西
    宋代,福建省汀州府古全则的后裔自汀州迁来江西省信丰县九子岭后,又散居于安远县车头村古屋、寻乌县中和(今晨光镇)及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安远县有个古田坊,以前是古姓聚居地,因人口发达昌盛,曾有“古半圾”之称。定南县白沙村,是清代道光皇帝御前蓝翎侍卫古礼治的故乡,其故居前有一对石狮,是古礼治卸任后,经皇帝准许,仿照京城的石狮模样打造雕刻的。在白沙村的宗祠门口两侧,清代取得功名者树立的旗杆石林立。
    明清之际,广东、福建等地因人多田少,谋生困难,再加上地方贼寇经常骚扰,导致居民流离失所。两地民众听说江西地广人稀,便大批迁入江西。此时迁入江西的古氏计有:
    明初,广东省梅县大坪村的古受福率先迁居寻乌县大同村。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梅县的古咸宁迁居会昌县筠门岭、古涟迁居瑞金县超田村,蕉岭县的古华山迁居泰和县。万历年间(1573—1619年),蕉岭县的古我明迁居瑞金县叶坪乡岗背赤脚山下、古我秀迁居于都县仙下乡、古应凤迁居兴国县宝石乡。崇祯年间(1628—1643年),梅县的古铎迁居瑞金县超田村岽下、古永灵父子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塘坑子。
    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年),广东省兴宁县龙虎圩的古士显兄弟迁居兴国县衣锦乡,永安县(今紫金县)塔坳的古声亮迁居遂川县左安镇扬芬乡樟木坑村,河源县的古瑞球、古伦裕、古生民等迁居南康县金鸡岭一带。
    康熙年间(1662— 1723年),梅县的古麒先迁居兴国县合富坪,古朝立以“棚客”人籍万载县十一都二图九甲,古祖兴迁居南康县赤土镇神背村,古应谋迁居崇义县;兴宁县水口上堡、下堡的古亮英、古懋庆、古选皋、古伯桂、古万卿、古名卿、古亮卿、古展卿、古文卿等迁居龙泉县(今遂川县),古伯森迁居南康县沙溪堡;蕉岭县的古惟兆迁居于都县安仁里龙潭面;五华县的古旭兰、古联益、古朝益迁居遂川县,古永盛迁居上犹县油石乡上元村。
    雍正年间(1723—1736年),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的古允章迁居瑞金县拔英乡檐坑尾。
    乾隆年间(1736—1796年),广东省蕉岭县的古正清、古应昭迁居兴国县,梅县的古永兆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古有振迁居吉水县水南镇双坑村、古及俊迁居崇仁县城南,五华县的古仝章、古会章迁居兴国县隆坪乡;福建省宁化县的古道寿、古道廉迁居永丰县北坑乡。

    3、移居安徽的古姓
    明代自江西移居安徽的古姓,主要有无为县古荣四和繁昌县古崇岳两大支系,并繁衍于皖东南各地。
    无为县古氏是元末明初自江西省饶州府(地域相当于今上饶地区,治所在今波阳县)迁去的,迁去时是古义堂、古荣四、古十二兄弟三人。为的是“轻徭役,免株累”。兄弟三人遵照父母遗命,由古荣四继承古姓,古义堂则改为孙姓,古十二改为张姓。因此,无为县至今仍津津乐道“孙古张一家人”。
    古荣四生四子,取名古镜、古铭、古鉴、古铎,一祖四宗,后裔主要聚居于无为县刘渡镇、芜湖、铜陵、泾县、祁门、太平、青阳、枞阳、庐江等县市,以及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八卦洲、小黄洲、江心洲、公子洲等地。
    繁昌县古姓是古崇岳于明代从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迁去,初居繁昌县黄浒,继迁旧县(今新港镇)长江边,以捕鱼为生。至明清之际,人口极一时之盛,有俗语称“旧县鼓(古)敲不得”,谅为人口之多及团结精神的写照。繁昌古姓,后播迁于芜湖县、当涂县、马鞍山市、宣州市一带。

    4、广东古姓
    广东古氏家族,裔孙分布最广。南方诸省自不必说,就港澳台、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洲、南非等地古氏,多属广东分支,人口占全球古姓的50%以上,广东因而便有古姓大本营之称。
    五季末,六世祖古全望自江西“避地于增城”,开古氏居粤之先河。古全望的儿子古延绶,任职信安县令,告老致仕后,游览梅州,见梅州风光绮丽,民风淳朴,便开基于梅州。清代光绪《嘉应州志·方言》载:“父老相传,皆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古姓是最早定居粤东梅州的中原衣冠仕族。古延绶的儿子是首倡岭南文化、广州第一位高中进士的古成之,孙子是勋都骑尉、殿中丞古宗悦。古宗悦娶三妻生四子:凤仪、凤仁、凤信、凤俊,他们组成广东古姓的四大支系。
    1)古凤仪支系
    居梅州守祖业。古凤仪娶杨氏生三子:古革、古堇、古巩,三人于宋哲宗绍圣四年 (1097年)同科进士及第,哲宗皇帝赞之为“一门三贵,旷世盛闻”。
    古凤仪长子古革,出任琼州府教授,德才兼备,使素有“夷蛮”之称的海南居民钦佩不已,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便纷纷送子女前往听课受学,陋俗随之一变。朝廷得到这一喜讯,便提升古革任潮州府知府。古革的后裔中,古敏在宋代即隐居于石窟都(今蕉岭县),成了蕉岭县古氏之始祖,历元、明、清,裔孙播迁江西、湖南、 台湾各地。蕉岭县古氏,在清代有古元俊移居恩平县南蛇坪沙田村,后代散居于广西贵港市覃塘镇、横县峦城镇、荔浦县修 仁镇、鹿寨县寨沙镇和龙江镇等地;
    古恩申、古恩焕兄弟则迁居广西钦州市大直镇。古革裔孙现居住于梅县、梅江区者不少,计有24个乡镇68个管区15000余人。早在明初,梅县松 口镇的古铭(字应祥),移居兴宁县南乡五都水口下堡车田村创业,递传至古学文、古亮文于明末迁居于惠州府稔山镇(今属惠东县)坝仔村;
    古奕进、古肇祥、古肇尧、古肇槐、古肇文、 古存栋、古存礼、古存智、古福生、古毓秀、古学俊、古毓芹、古毓蒿等于清代相继迁往广西贺县创业;
    古伯彰则移居肇庆市;
    古希皋、古希魁、古希源、古希周、古希贤等于乾隆五十七年迁居广西荔浦县;
    古富清于道光年间迁居广西荔浦县大塘乡,古秉耀创业于广西昭平县黄姚街;其他迁于江西、海外者亦复不少。明代天顺六年,梅县的古聪与弟细奴、老奴移居于翁源县乐安都宜合渡。清初,梅县的古淑儒(字魁远)往丰顺县经商,后定居于砂田镇南溪村栅子口;
    古从云携子古云生、仑生、进生移居于三水县丰宁庄;
    古朝盛因充军于广西钦州府,闻钦州地土膏腴,可以安业,便与夫人刘氏摒当胄务,效法莺迁,初至钦州永乐那予,继复迁于板城古屋;
    古荣忠自梅县松口迁居广西宾阳县绿崖乡(今新桥镇)马村;
    古存霖父子自梅县松口移居阳山县;
    古光先父子自梅县畲坑莲塘移居连州市西江镇;
    古定英、古从龙父子6人自梅县松口移居连州市寨岗镇;
    古桂生、古存荣父子自梅县畲坑移居连南县深水洞;
    古立沛、古文煊自梅县松口镇岗背村移居惠东县平海镇(街);
    古永芳自湖南酃县迁入连南县高滩营东门口;
    古嘉祯自梅县迁居广西宾阳县大桥镇;
    古煌成自梅县鸡雄山下迁居番禺县将军岭;
    古天赐移居广西武宣县东乡;
    古大庆、古云庆等3兄弟移居广西荔浦县马岭镇;
    古绍殿移居广西防城港市那梭镇;
    古卓魁移居广西上思县七门乡佛子圩;等等。清代著名侨领古大伯、古石泉、古今辉,近代著名学者古直、古济勋,孙中山行营秘书古应芬,中将古日光,毛泽东的秘书古柏等,都是古革的后代。
    古凤仪次子古堇,出任广西象州府知府,自梅县迁居河源县。逝世后,宋御史刘光祖为其作挽诗云:“相送翩翩出帝都,宦途驰马竟喧呼;即今便有千年粟,仍要先生一日无。”他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河源市、东源县、新丰县、连平县、龙门县等地。明代的古镛,于天顺年间(1457—1464年)任海南岛儋州知州,累官至兵部佐侍郎,家门逐渐兴盛。
    古凤仪三子古巩,出任广西宾州知府,及告老致仕后,隐居长乐县(今五华县)黄砂丘山。古巩官归隐居丘山时,有诗曰:“龚黄治术著蛮方,谢却烦嚣回梓桑;不恋功名忘富贵,能甘糟粕酌壶觞。桃源避乱欣寻隐,竹径追游笑辟荒;胡马惊人难触目,闻鸡起舞莫愁怅。犁云锄雨邀农老,载月披星慰客忙;勇退如公诚自得,丘山终古挹芬芳。”古巩的后代聚居五华县者有几万人。
    明代有古良移居永安县(今紫金县)乌石;万历年间,古仕贤移居惠来县坑尾楼(今属普宁市船埔镇);
    古黄保自龙川县移居和平县南丰都古镇;
    古敬自五华县华阳镇迁居河源县南湖乡。清初,古兆桂自五华县琴口乡窖岭村迁往河源县铁炉坑经商创业;
    古耀携侄古荣金自西宁县(今郁南县)迁居信宜市茶山镇,递传至古成典、古成贤又移居广西容县六王乡谭螺村;
    古登录、古登锌兄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自五华县华城镇赤紫树下迁往河源县治溪乡积洞村开基;
    古毓贤于康熙年间迁居汕头市达濠岛;
    古琪胜移居于中山市五桂山镇槟榔山村;
    古上茂自五华县安流镇迁居惠东县多祝镇鸦鹊笏村;
    古宗显自河源县分迁于惠东县陈塘村之后,古良才又徙居惠东县大岭镇博陂村陂子岭,古良富徙居惠东县白花镇石陂大队;
    古德修于雍正乙卯年(1735年)自五华县梅林镇贮河水迁居广西玉林市南江镇;
    古杰才自五华县棉洋约尖山下麻坑社迁往广西玉林市开拓基业;
    古康昌、古文英父子于乾隆年间从五华县大塘村迁居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坡顶街;
    古应祺自五华县华城镇赤紫树下迁居广西宾阳县芦圩镇武岭村;
    古明祯、古明礼兄弟自五华县华阳镇小拔村迁居广西贺县莲塘镇美仪村;
    古清鹏携子古秀章自紫金县上义圩姐公山迁居连南县九坡乡龙岗蝴蝶坪;
    古章由自普宁市船埔镇坑尾楼移居广西贺县沙田乡桂山村;等等。明代乡贤古琏、古彦辉,清代太平天国将领古隆贤,近代抗日将领古田才少将、古鼎华中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古大存、黄埔名将古宜权等。
    2)古凤仁支系
    北宋末年,古凤仁随子古毅自梅县迁往珠江三角洲番禺县沙湾司傍江宁仁里(今石暮镇傍江村)居住,成为番禺古姓开基祖。他的后代有古明耀(讳正一)分迁于南海市和顺镇,散居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香港等地;
    古霖标分迁于广西贵港市。其中有一支为避祸改姓曾,有一支随海瑞之姓改为海姓。明代海瑞的好友古文炳,嘉靖进士,累官至刑部主事。
    3)古凤信支系
    北宋末年自梅县迁往南雄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居住。据广西昭平《古氏族谱》记载: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壬申九月,宋贵妃胡氏患疯癫,沉命南雄江底。甲戌年(1274年)正月,村人畏祸株连,逃居异处。时有古凤信的后代与舅劳氏兄弟,奔命于肇庆府鹤山县七星岗,并以古、劳两姓建村,称古劳村,即今鹤山市古劳镇古劳围。而《鹤山县地名志》在记载古劳处“李氏、古氏”条时,引述为“咸淳二年(1266年)古、李二姓从南雄迁此建村”,比《古氏族谱》所载早6年。古凤信的后代,有一支分迁于新会市及广西北流县六靖镇,另有古明我、古汕我、古国壹、古含真等于明末天启年间往广西昭平县黄姚镇经商,后定居于此,裔嗣再择居广西平乐县二塘镇、梧州市郊红旗乡等地;康熙乙卯年(1675年),古碧小从鹤山启程,往广西昭平县附城驿前坊拓基。
    4)古凤俊支系
    宋代古凤俊之子古擎自梅县迁居广州府增城县南乡山下桐油围龙井村,继迁雅瑶村,最后落基于鳄浑浦。至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其裔孙古恭(号宽堂)奉例自增城移居高凉茂东平隆村(今高州市谢鸡村)。传下子孙有古用璇迁居化州市林尘区古丰乡,古用呛迁居于廉江市福旺圩,古秉刚、古秉正迁居茂名市镇盛镇,古振耀迁居于雷州市乌石巷,古广丰、古炳坤等迁居于徐闻县,古永兴、古永祯、古永祥3兄弟迁居于电白县羊角区,古佐雄与古文林、古文扬、古文传3兄弟迁居于电白县那霍区,古秀广迁居广西防城港市扶隆乡。另外东莞市及香港、澳门等地,均有古凤俊支系聚居。
    广东古姓四大支系中,居梅县的古凤仪这一支系,讲客家话,人口最多,居处最广。除梅州地区外,远及惠州市、惠阳市、惠东县、惠来县、海丰县、陆丰县、普宁市、揭阳市、潮阳市、汕头市、韶关市、曲江县、始兴县、翁源县、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连平县、深圳市、香港等地的古氏,大部分都是古凤仪后裔。

    湖广古姓
    宋代有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到了元代,朝廷设立湖广行中书省,管辖地域为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明代设湖广、广东、广西三个布政司,这时的湖广,泛指湖南、湖北二省。在这里要介绍的,就是两湖古姓。
    “湖广”一词,多出现在移民史中,如“调江西填湖广”、“移湖广填四川”等。所以,湖广又被称为移民“中转站”。
    湖北省嘉鱼县《古氏族谱》载:始祖古监,以王府伴读,官教楚嘉,时值(元末)红巾军起义,未能归里,遂隐于官,落业嘉鱼县广贤里。后又分支于洪湖市乌林镇、蒲圻县、沔阳县等地。
    与此同时,惠州府属古应亮(字南冈)为避战乱迁往湖南,定居于醴陵县河溪境古家岭。
    元朝灭亡,明朝继立,朱元璋执政天下。时战火刚熄,湖广一带人烟稀少,大片田地荒芜,与人多田少的江西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朝廷下令“调江西填湖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湖南平江县《古氏族谱序》载:(洪武年间)吾祖学贤公由江西迁平江,始居操溪,继迁下同源。生四子:简作徙咸宁,简为徙浏阳,简宫徙巴陵,吾祖石峰公徙城内十字街等处。
    自江西移往湖广的还有:
    洪武二年(1369年)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古家湾。武宁县二十五都古家村的古国炳,移居湖南省辰州府沅陵县;
    古正纯移居湖南省靖州府会同县双石桥;
    古正绪移居湖南省芷江县;
    古天福移居湖南省临武县正冲坝;
    古天禄移居湖北省宜昌县。
    崇祯末年,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湖广一带,再次呈现一片荒凉。“地当孔道,凡有孑遗之痛。迨圣朝康熙,累治休养生位之泽。”此时,江西、广东一带居民,又开始了第二次“填湖广”。
    先是江西省南昌县铁柱观鹅公大丘的古十九,迁往巴陵县(今岳阳县)油港河南岸古家垅。后来又有江西省遂川县大汾镇鹿坑村的古素相,迁居湖南省醴陵县杨坑。
    清朝康熙年间,广东省和平县的古生道、古元昌、古元吉、古元旺等迁居湖南省浏阳县;大埔县三河坝阴那坑的古育奇迁居湖南省平江县东乡献钟黄家嘴。嗣后,广东五华县的古贤仪、古自良迁往湖南省浏阳县,古雷胜迁往湖南省醴陵县白兔潭媚溪垅;梅县的古纲体迁往湖南省浏阳县,古口口迁往湖北省长阳县津洋口;江西省遂川县的古国重迁居湖北省攸县峦山乡,古奕伦迁居湖南省郴州府兴宁县(今资兴市)南乡一都大水垅,古亦伸迁居湖南省兰山县。
    湖南酃县《古氏族谱》载:(康熙年间)选皋公以兴邑(今广东省兴宁市)地狭人稠,生齿日繁,于是携抄本谱牒及妻子,由广东经湖南衡州府酃县康乐乡永兴里三都岭上村大陂头,度其势可安身,遂栖于此。

    云贵川古姓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改朝换代时的移民运动不止两湖,还有两广、江西等地,填殖地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今重庆市。早在宋朝,就有移江西民于云贵川的记述。
    贵州省遵义县《古氏族谱》载:祖籍江西省临川县的新安郎人氏,在宋朝中期,因云贵川遭疫灾,当时医药不发达,死亡人数高达70%以上,耕地到处荒芜,无法耕种。宋徽宗时,明文指定把40%的江西人口迁填云贵川三省。有古山旺者,从江西迁到四川省江津县理石坝。明末张献忠反四川时,有一支逃迁于贵州省播州府(今遵义县)街口,并流传下“族史诗”一首:籍句江西世代传,宋朝中期迁四川;两个三点江津县,理石坝内建家园。六十花甲轮流转,国贼献忠反四川;人民生活受熬煎,徙逃数日到北黔;来到播州走一圈,六兄定居街口前。
    贵州省桐梓县、习水县、正安县等地古姓,迁徙情形与遵义县差不多。原居河北省的古志道,生子古鹏飞,宋朝进士,官任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知县,落业于泰和县鹅掌大丘古家庄。元末,古真一迁居四川省江津县。明末崇祯年间人籍桐梓县。“家史诗”云:始祖河北到江西,志道向道分两支;
    先祖功德高又厚,官拜尚书并武举。元末红巾纷纷起,兄弟十三各处居;
    真一率众来入蜀,高占坝上落业基。明朝政治较清明,子孙发达又昌盛;后裔绵延十三代,又有嗣孙古有领;崇祯十五壬午年,张献忠部入四川;领祖携家带王氏,奔赴黔地到桐城。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令以三丁抽一丁、五丁抽二丁方式“移湖广填四川”。时有居住在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马桑冲都司巷的古云轻、古受轻兄弟,人贵州省安顺府,定居于安平县(今平坝县)白云区王下村。
    与此同时,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古暹,于洪武二年奉旨人川,居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万安乡永安里杨家场古家坝。古暹支系以诗书起家,递传数代,皆为朝廷官宦。如古尚文,任昆山县主簿;
    古之贤,嘉靖乙丑榜第三甲二百名进士,累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崇祀名臣坊,录入《古今图书集成》;
    古之道,贡生,任汉中府通判;
    古德懋,举人,任安吉州知州;
    古德恒,贡生,任平越府知府;
    古其品,明末画家,名昭《明史》。“高梁称右族者,古姓首屈一指”(梁平《古氏族谱》)。后代播迁于雅安县、万县、垫江县、涪陵市、南川县、忠县、达县等地。
    麻城县孝感乡正南街的古熙昌则卜居四川省上南道邛州西路孝六甲古家沟(今邛崃市石坡镇古沟村);孝感乡金竹沟的古忠相,于同治年间迁居三台县乐安镇华池沟古家湾。同期从麻城县迁来四川的还有:古维元定居丰都县城南岸茅山秧界,古芳忠、古芳胜、古芳阳兄弟定居荣县,古永建定居威远县。
    居住在湖南省郴州府宜章县的古昌典、古昌盛兄弟,择居四川省隆昌县。
    到了清代,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古氏大批移居川渝,是组成当今四川、重庆古氏的生力军。
    从江西省迁去的有:吉安府庐陵县(今吉安县)东河的古羡文,于顺治十年(1653年)迁往湖北省荆州府西城,复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移居重庆府璧山县天池;赣州府瑞金县拔英乡苦竹甲檐坑尾的古允章,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携子古有贵、古有赞、古有贡迁居荣县成佳镇桥冲老屋场;赣州府定南县白沙村的古有光,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徙居绵竹县;吉安府龙泉县(今遂川县)樟木坑的古常礼、古常祯兄弟徙居重庆府荣昌县乐观山华家桥;赣州府雩都县(今于都县)黄金乡安富里的古茂辉,约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做挑担生意,暂居于三台县刘营镇,落业三台县苏河乡黄泥井古家湾。
    自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迁去有:古建耀于顺治五年(1648年)迁居井研县千佛寺;
    古淳于顺治年间迁居双流县;
    古公瑞于康熙辛丑年(1721年)迁居隆昌县后,又移居江津县龙门漕(今仁沱镇洞口村);
    古旭桂于康熙年间迁居德阳县三板桥打渔湾;
    古能达于雍正七年(1729年)迁居泸州府泸县天兴乡;
    古贤任、古祖邻、古来瀚、古来刚叔侄迁居富顺县古佛场一带;
    古元文、古象文、古大文、古孙文兄弟迁居隆昌县界市场大竹林古家坳;
    古世科迁居犍为县磨子厂(今金粟镇);
    古荣先于乾隆年间迁居新都县木兰寺;
    古嘉玉迁居中江县,后代移居新都县泰兴街;
    古汝盛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迁居丹陵县,后播迁于甘洛县田坝镇。
    自广东省平远县迁去的,有东石乡的古杰元,于乾隆年间定居简阳县龙泉驿义七甲虤虤沟。
    广东省嘉应州(今梅县)大坪镇的古春先兄弟,于乾隆癸亥年(1743年)人川居住于三台县西平镇朱君乡。
    广东省和平县潭头堡的古有元、古有亮、古有光兄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迁居重庆府綦江县赶水镇。
    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的古国英,于雍正年间迁居金堂县城南门外。
    湖南省岳阳县的古由才、古由亨,于乾隆年间迁居重庆府奉节县。
    云南省镇雄市的古氏,是清代自江西省瑞金县迁去的。而宜良县的古氏,据《宜良县志》及《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古典,字石镜,(重庆)丰都县人,学问渊博,工诗,善草书,随兄姚安知府古心宦滇,值乱隐于宜良县之北屯茅庵,名其山曰鹤鸣。古典人籍云南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因他的兄长古心是于明末崇祯壬午年(1642年)任云南龙知州,继后任姚安知府。

    明代山西洪洞大移民
    发生在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的移民运动。
    至于移民背景,有两种说法:一是民间传说的胡大海复仇;二是《明史》中所载:“(山西)丁多田少,乞分丁于宽闲之处。”
    胡大海是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军中的一员将领,在参加起义之前,因家境贫寒,曾一度乞讨为生。有一次乞讨至河南时,当地百姓嫌他长得粗壮丑陋,都不愿施舍于他,致使胡大海饥肠辘辘,饿得半死不活,发誓要报此仇。后来胡大海参加的起义军取得了胜利,建立明朝,拥朱元璋为帝,他自己也得到重用。这时,胡大海想到的是要去河南报仇雪恨。朱元璋念他是开国元勋,功绩卓著,特许他在河南杀一箭之地。事不凑巧,胡大海一箭射在了大雁的尾巴上,中箭的大雁却带着箭仍一飞千里。胡大海率部一路杀将过去,直杀得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几无人烟。朱元璋得到消息,悔之晚矣,然事已成实,只得调人口密集的山西居民,以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胡大海确有其人,《明史》有传,且是有情有义之人。胡大海,濠州虹(今安徽省泗县)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随朱元璋起义,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担任过江南行省参知政事,曾言“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不杀人、不掠父女、不焚庐舍”。官至佥枢院事,在镇守金华时被叛将苗帅所害,后被追封为越国公。
    河南、河北一带,历来是烽火不绝之地。在加上长期受黄河泛滥及频繁战争的影响,经济、生态等均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烟稀少。而山西省南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晋南的安定富裕,与河南、河北、江淮一带的兵荒马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河南、河北等地居民,纷纷移居晋南,致使河南、河北更加荒凉。《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的总人口是189万,河北的总人口是189.3万,而山西的总人口却多达403.4万。
    朱元璋为巩固明王朝,恢复中原经济,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便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如“移湖广填四川”、“移洪洞实豫土”等。
    他先是派官府要员在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局,征招山西省居民,派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及陕西一带。还为自愿移民者发放川资凭照,既稳定人心,又为移民者在新的地方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资助。
    《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得很清楚:(洪武年间)户部遣官核实山西太原、平阳二府及泽、潞、辽、沁、汾五州之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仍户给钞使置牛具种子,五年后始征其税。《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亦载:永乐五年(1407年),命户部徙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路费一百锭,口粮五斗。
    晋南既为安定富庶之地,居民大部分都不愿远迁他乡。于是,官府发出布告,说不愿移民者,三天内到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至第三日,大槐树下聚集了十数万“旧家难舍、故土难离”的百姓。就在此时,大批官兵包围了广济寺,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实行强制性迁民。一时之间,百姓怒骂哭啼之声四起,然朝命既下,官吏逼催,百姓不得已妻离子散,痛徙他处。官兵为防止老百姓逃跑,还用长绳将他们缚手或用刀砍伤其脚趾。至今,洪洞移民后裔都说自己手上遗传有“捆”的痕迹,小脚趾甲是复形的。山西古姓家族亦有不少在移民之列。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丹州(今陕西省宜川县)古丽中编《古氏渊源纪实》时写道:“古氏系出古公,祖居新安,与周之姬同宗。丹邑之古,据祖坟碑碣,父老遗言,皆云迁自洪洞南柏古家庄(查该地位于今洪洞县古逻乡南柏村)。”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古桥村《古氏族谱》载:“明朝初年移晋民以实豫土,始祖古奇、古美、古英、古语等,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来洧川县双洎河南岸酸枣村下(属今长葛市),立祖茔为一世,以姓氏命名曰‘古庄’。”而河南省濮阳市杜母寺村的《古氏族谱》中,开篇对联为:洪洞溯渊源,俎豆千秋,祖功宗德清芬播;新安征谱牒,本枝百世,子孝孙贤福荫长。
    古成迁居于河北省蔚州杨庄窠乡古家疃,古智迁居于河南省怀庆府武陟县东北路牛坟庄(今谢旗营乡前牛村),古尽经、古尽忠迁居于河南省尉氏县双洎河北岸古庄东门,古文得、古志刚迁居于山东省肥城市,古进祥、古进林、古进行迁居于山东省莘县魏庄乡草佛堂;
    古十一避居山西解州府安邑县东古村(今运城市北厢镇东古村)。还有山西省盂县清城乡古氏、河南省拓城县古氏、山东省单县古庄村古氏、山东省鱼台县唐马乡古洼村古氏、山东省鄄城县古屯村古氏、山东省广饶县陈官乡古黄村古氏、河北省沧州市古氏、河北省迁安县古氏、河北省丰润县古氏及陕西省华县古氏、西安市雁塔村古氏等,皆属洪洞移民。
    官府设的移民局位于洪洞县,所以当时太原府、平阳府(今临汾市)、蒲州、绛州等地的10余万民众,都在这里集中,分道分批迁徙,各处于是世代相传,众口一词,大家都称自己是从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来的,只知大槐树,不知还有他处。

    台湾古姓
    台湾,现聚居着古姓30000余人(1978年统计时有20000余人),在台湾姓氏排名中列为第75位,人口遍布岛内各县市,尤以桃园、新竹、苗栗、台中为最。
    据陈绍馨、傅瑞德(Morton.H.Fried)合著的《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社会变迁的基本指标》第一册,及潘英著的《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等资料显示,早在1956年9月台湾的古姓人口共4000人,实际人口应有16000人,占当时台湾总人口的0.2%,是台湾“本省人”的第69大姓,也是“先住民”的第34大姓,更是“客家人”的第24大姓。
    资料还显示,在全台21个县市中,古姓在桃园县排为第 34大姓,在台东县排为第36大姓,在新竹县和苗栗县排为第 38大姓,在花莲县排为第41大姓。台湾古姓相对“福佬人”、“外省人”和“其他省人”而言,在“客家人”及“先住民”中占重要比例。
    岛上古姓有来自大陆的汉族和世居本岛宜兰、花莲县的高山族。而自大陆迁往台湾的,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台湾光复前,即1945年之前;一是光复后,即1945年日本投降之 后。居于岛上的古姓,祖籍或原籍在广东省的有90%,且大部分是客家人。
    台湾在荷兰人人侵之前,已有汉人来居。清初虽颁有禁海之令,由于或禁或弛,难阻偷渡者之外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取消海禁,但同时采纳水师提督施琅的建议,渡台人民须领“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并得台湾防海同知认可后,始可放行,且均不准携带家眷;又以“粤地屡为海盗渊丛”为由,禁止潮惠人来台。禁令维持将近一百年才告解除,当时正值移民风潮最盛之际,此举确实严重影响潮惠两府的客家人来台。不过,闽西、闽南及广东嘉应州四县的大量客家人,仍按照规定,顺官道而来。又从康熙三十五年施琅死后,禁令渐弛,粤籍客家人冒险偷渡来台者,为数更多。即以古氏赴台先祖而言,就有200多户,对台湾的开发和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1995年,古小彬与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古国瑞先生合作,决定编辑古氏文献丛书第二部——《古氏渊源暨分支》,古小彬负责大陆各地的采访工作,古国瑞负责台湾全岛的采访,并多次晤面交流意见。经古国瑞先生全台采访而得的不完全统计,在台湾光复前古姓迁去开基的约有160多人。其中福建省平和县1人、广东省梅县40余人、广东省五华县74人、广东省蕉岭县近40人、广东省陆丰县4人、广东省惠来县1人。
    从台湾古氏现存族谱中已调查出最早去台湾的时间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桃园县杨梅《古氏族谱》载:二十七世达先公于康熙四十七年自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鲤鱼江高车子迁徙来台,创业于桃园县杨梅镇上田心营盘脚。至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初;福建省长泰县人朱一贵联络黄殿、李勇、关外等人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占领全台,称中兴王。时有广东省五华县义民古兰伯、古芬兴随起义军人台,居住于淡水港东西二里处。康熙年间来台者还有:广东省蕉岭县谢碑的古辛伯,迁居中部沿海;梅县伯公凹的古九佩,迁居苗栗县通宵镇;梅县的古弘贵、永祥、凤祥、兰祥等。
    雍正年间迁台的计有:广东省五华县龙玉湖约的古登昌、凤昌兄弟,居新埔流民窝;五华县梅林约的古兰桂、古传先,居关西上横坑;蕉岭县长潭的古禄祥,居苗栗县铜锣镇;蕉岭县高塘的古玉行兄弟,居苗栗县后龙;梅县樟树坪的古敬儒,居龙潭三坑。
    乾隆年间迁台的计有:
    ① 广东省五华县琴口的古通俊兄弟,居龙潭;贮河石的古今成兄弟,居板桥;华阳的古兰超兄弟,居龙潭。
    ② 蕉岭县高塘的古献来,居丰原;黄土村的古廷启,居霄里;谢碑的古日鼎,居高雄市美浓镇。
    ③ 梅县的古君球兄弟,居关西;摺田的古奇耀,居高雄市美浓镇;
    古田的古名成兄弟,居大雅;
    古庄鼎,居屏东县车城;大立的古尚英6兄弟,居树林山佳;松口镇的古登淳叔侄6人,居龙潭大坪;樟树坪的古熙琏兄弟,居龙潭八张犁。④陆丰县古典章,居新竹县湖口镇;
    古秀章居苗栗县三湾;黄塘的古应先,居彰化永靖。⑤惠来县的古儒友,居苗栗县铜锣镇,等等。
    嘉庆年间迁台者计有:广东省五华县的古运高、运义、运章、顺祥、继祥、钦就、云龙、云祥、兴周、康逊、振逊、麟昌、中纯、世雍、芳魁等。梅县的古凤彩、玉达、秀生、秀凤、福山、禄山、寿山、鹏奎等。蕉岭县的古亮铧、亮保、炳务、昌发、芳龄、乾生、庚达等。
    道光年间迁台者计有:广东省五华县的古庆云、祥云、寿云、荣耀、宗耀、板耀、阿八、意元、章元、学元、运挢等。陆丰县的古承立。梅县的古集东、记伯等。
    同治年间迁台者有广东省五华县陂坑的古春光,居新竹县北埔。
    光绪年间至日本统治时期,有广东省五华县贮河石的古汉端,迁居桃园县;
    古阿义经基隆到苗栗县大湖开基。
    据《诸罗县志》载:“农颇易,无火耕水耨之劳,不粪自植。”(‘播种之后,听其自生,不事耕耘而收获倍屣,余粮栖亩,庶物蕃盈。”
    古辛伯迁徙台湾台中府辖内落脚,务农为业。
    古熙瑞、古熙琏兄弟,来台定居桃园经商,事业兴隆发展,致富后在南炭广植土地十八甲,子孙以从事商业为最多。
    古今英于今桃园县八德霄里白露村创业,后来事业扩展至百余亩耕地。
    古兰资在新竹新埔木方寮暂居,以佃农谋生计,忠厚勤奋,而得地主赐地创业。
    古庆瑞创基新竹县芎林乡鹿寮坑,经营茶业,耕作茶园,设有制茶厂,每季制茶业产量高达六十担之多,扬名百里。
    古盛官约于清嘉庆、道光初叶来台,初居苗栗县乌梅坑,以染布为业。
    古钦就约于嘉庆年间来台,与同船的象玉公二人,落脚基隆暂居,因基隆雾雨多而迁员林之后,转移台中石冈庄食水科创业。
    1945年10月,日本投降后,台湾光复。广东省梅县人古飘萍等随前进指挥所人台,进行台湾的接管工作。之后,广东梅县籍的大律师古云琼、广东五华县籍的警官古奠基、广西马山县籍的飞行员古可模、江西寻乌县籍的古芹斋教授、江西上犹县籍的军医古章文等大批古姓军人、警务人员、律师、学者赴台。特别是在1948—1950年期间,国民党部队中许多古姓高级将领前往台湾,如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的古作邦将军、古游生将军,江西省遂川县樟木坑的古田才少将,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的古焕谟将军,广东省梅县的古辉文上校等等。其间人台的除了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南方诸省古姓外,还有陕西、贵州、四川、重庆、河南、山西等北方古姓。在这期间赴台且知其下落者,计有400余人,相当于清代来台开基古氏之半数,尤以广东省居多。
    聚居在花莲县、宜兰县等地的高山族古姓,是在台湾政府令高山族冠汉姓时才出现的。

移居海外的古姓

    马来西亚古姓
    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省嘉应州(今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如清代槟榔屿州的古石泉(乾隆年间被誉为当地侨领)、古永顺(咸丰年间主持重修槟城嘉应商会会馆)、古允卿(光绪年间主持重修嘉应商会会馆)等,以及霹雳州的古尚毕(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参与倡建安顺应和会馆)、古国璇,古晋市的古仲人、古公哲,瓜拉庇捞的古震华、古延祺,吉隆坡的古玉梁,庇能的古振宁、古雄华、古根华,沙巴的古茂发、古秉故、古建中、古道明等。另有光绪年间自广东省惠州地区迁去的古良,自高州市迁去的古永晚、古永欢,自江西省寻乌县迁去的古尚勤、古世光父子,等等。

    新加坡古姓
    分别有祖籍广东省梅州市的古天任,梅县的古启生、古继荣,兴宁市的古何先、古耀华,五华县的古日麟,河源市的古亚权,自越南迁去的古顺池、古瑞英等。20世纪初叶,乡贤古实根等享誉该国,并积极参与创办新加坡广东会馆。当代在学术研究上卓有成果的有古正美博士等。

    泰国(原称暹罗)古姓
    据史料记载: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占广州。兵荒马乱之下,中国人逃避海外至东南亚者颇多。居住在该国的古姓,多数是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如原籍梅州的古汉荣、古懋荣、古铎荣、古德荣、古钦元、古接元、古文英、古镜寰、古昔贤、古淼贤、古淼林、古思栋等,原籍梅县的古春祥、古美祥、古有祥、古天生、古道生、古惠喜、古接祥、古鑫华、古奕斌、古苑芳、古训云、古贡芳等,原籍兴宁市的古兆谋、古绍谷、古佛盛、古茂华、古云先、古焕郎等。另有自台湾苗栗县西湖乡迁去的古勇森。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古姓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祖籍广东省梅县的古大伯(有些史书作古六伯、古六甲太),任加里曼丹坤甸的“兰芳共和国”第六代“大唐总长”。清道光、咸丰年间,惠阳县稔山镇(今属惠东县)坝仔村的古茂德兄弟等移居印尼。民国以后,梅县的古春祥、古增祥、古志祥、古康明、古坤霖、古锦均、古宝模、古少轩、古德淳、古秉衡、古冠南、古连华、古歆源、古可仁、古苑光等,蕉岭县的古兆长、古兆仁、古兆安、古兆港等,兴宁市的古焕欣、古焕田、古其祥、古巽才、古愿才、古启宏、古雅宏、古兰香、古敬辉等,五华县的古德培等,相继人籍该国。他们大都居住在椰加达、泗水、马罗基、玛冷、安汶、岩望、南海漳埠等地。

    印度古姓
    有从广东梅州地区迁去的古康礼、古天济等。

    越南古姓
    有汉族和苗族。汉族古姓自广东、广西二省迁去,如广东省梅县的古国省定居于隆安,广西防城港迁去的有古贤纲兄弟。苗族古姓则自云南迁入。1978年中越战争期间,有部分古姓被越南政府驱逐回国,居于海南省临高县红华农场及广西宁明县华侨农场。

    缅甸的古姓
    有原籍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的古玉华,梅县梅南镇的古盛光、古发光、古开富、古华盛、古定芳等。

    汶莱古姓
    汶莱有华侨始于19世纪初期,当时因汶莱马来奕县发现大量石油,华人便开始迁移该国。现居于诗里亚埠的古如礼、古港礼兄弟,原籍在广西钦州市板城镇。

    日本的古姓
    有自台湾桃园县杨梅镇迁去的古娘杏,自浙江省平阳县迁去的古川馨等。

    美国的古姓
    美国是美洲地区的一个大国,居于该国的古姓也很多,大部分是从广东和台湾迁去的。早在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广东五华县的古传璋(字文轩)自欧洲辗转迁徙定居于夏威夷檀香山。至光绪年间,原籍广东梅县的古今辉,曾任清政府驻夏威夷檀香山领事馆副领事,享誉该地。嗣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一批古姓青年,亦由光绪年间前往檀香山做蔗糖和檀香工作,并定居在那里。据古氏文献资料记载,近几十年来陆续定居美国的有:广东省番禺县人、原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的儿子古幼勤,台湾的古仁栋、古贵训、古有骥、古嘉训、古嘉谦、古鸿生、古鸿仪、古鸿廷、古鸿劲、古鸿千、古霖达、古娘渊、古克斌、古肇英、古梅、古柏、古仲琥、古焕基、古衡山、古文忠、古真生、古荣一,广东省梅县的古集德,广东兴宁市的古英传,广东蕉岭县的古兆中、古兆千、古兆平,广东高州市的古正夫、古小川,广西防城港市的古慧蕃、古贤纲,等等。

    加拿大古姓
    多数来自广东、广西和台湾。如广东省五华县琴口乡的古剑青父子,兴宁市下堡镇的古振宁,广西防城港市的古忠顺,台湾的古道慈、古兆祯、古清淮等等。现任中国驻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事的是古明华先生。

    巴拿马共和国古姓
    华人移民巴拿马共和国,始于开发巴拿马运河时期,多以劳工役(卖猪仔)而去,以广东人最多。现任巴拿马人和会馆主席的古华康、理事古仲山,巴拿马中文电台董事长古文源等,祖籍都在广东省。

    巴西联邦共和国的古姓
    多半从台湾迁去,如古霖柏、古秀彦、古秀光等,原籍都在台湾。

    阿根廷共和国的古姓
    古景隆,是1977年从台湾桃园县迁去的。

    秘鲁的古姓
    古惠朋,是民国时期陈炯明的朋友。

    毛里求斯的古姓
    以广东客家人为多,如古森源、古志强、古崇鑫、古懋芳、古显祥、古腾湘、古斯焕、古镜光等。现任路易港市百姓联谊会副会长的古淼泉,是当地知名人士。

    留尼旺的古姓
    古继谋,原籍广东省梅县月梅。

    南非的古姓
    一支从台湾迁去,如台湾中坜市的古荣桐、古春锦兄弟;另一支从阿根廷国家移民去的,如古景崇等。

    英国的古姓
    有从广东省梅县东街迁去的古启华,以及从越南迁去的古洁蕃、古忠蕃、古成蕃、古进蕃等,在该国从事商业工作。教育界的古克丰L博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在国际上知名度颇高。

    荷兰国的古姓
    古鸣,原籍重庆市梁平县,是著名画家古月之子。

    澳大利亚的古姓
    有原籍广东省梅州市的古鼎聪等。

    大溪地的古姓
    古姓为数不多,有古三财等,早年从广东移居于此。

    新西兰的古姓
    古田东,原籍台湾台中县。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发表于 2008-11-19 01:20:20 |显示全部楼层
古姓家谱介绍

    修谱
    唐代以前的族谱属官修,国家专门设有谱局机构,内设总纂、主修、调查员、誊写员等人事。族谱的内容,大致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世系谱、迁徙图、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艺文志、遗像、坟茔祠庙图、五服图、族产、契约、字辈谱、族规、家训、领谱字号等,以世系谱和人物传为核心内容。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族谱也成了世族间婚姻与仕宦的主事依据,并得以迅速发展。宋代以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私家修谱盛行起来,且一般都是 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族谱、家谱亦进入寻常百姓家门。
    在南方以唐末山西古云应为南迁始祖的族谱中,要数广东省梅县(旧称程乡县)和五华县(旧称长乐县)的《古氏族谱》较为完整、全面。它与江西省宁都县横塘《古氏族谱》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历代谱系都完整的情况下,还能洞悉修谱的时间、谱序撰者是谁。但江西谱有谱规、族约、家训等内容,广东谱却缺之。

    谱序
    从目前遗留下来的五华县《古氏族谱》序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古姓第一次修谱时间是在宋仁宗皇祐至嘉祐七年间(1049—1062年),由时任殿中丞、勋都骑尉的古宗悦所修,但这次修谱时的序文已失。到了宋代绍兴十四年(1144年),古革、古巩在梅州分了家后,各自修谱,各撰序文,是次序文方见谱传。因这次修谱的序文是海内外古姓家族中所见最早的谱序,最具代表性。
    此后,古姓在每次修谱时,都会将前几次修谱序文转载编人,以方便后人知道修谱人的思想、修谱经过以及修谱者对本姓所寄予的厚望。
    谱序一般延请那些取得一定功名或有很高誉望的本族士子或外姓社会贤达撰写,从而提高氏族声望,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
    明代洪武年间,广东梅县古姓在第三次修谱时,请原任五军都督府参议、后任程乡县知县的樊思明和洪武五年壬子科解元、任职程乡县儒学训导的刘德海分别撰写《古氏宗谱引》和《新安古氏家乘记》。
    万历年间第五次续修时,则请广东省潮阳县人林大春撰序。林大春是一名进士,两奉敕谕总理两浙学政,参与预修《世宗皇帝实录》,任职浙江等处按察司副使,他撰的序文,议人叙事。
    江西省瑞金县的古姓,虽在明初拓基,却以忠厚传家,耕读为本,至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续修族谱时,因族中没有显赫人物,只得请县中望姓杨氏家族的杨以兼撰写序文。杨以兼在县中是知名学者,进士出身,还担任过康熙庚午科河南同考官,杨氏在《瑞金带溪古氏谱序》中也毫不吝笔地写道:“家本诗礼,业惟耕稼,越先朝万历年间,必伟公初得蜚声庠序,今距其世已数十年矣,卒未闻有继必伟而起者。”
    江西省宁都县,是南方所有古姓的祖籍地。世居该县的古全规后裔,于乾隆年间发起续修族谱。时有本族进士古宗泰,即将上任知县,来拜谒宁都古氏祖祠,恰逢这次修谱盛事,欣然提笔作序,以表孝思,以励后进。

-------------------------------------------------------

古姓家谱文献目录

    惠来·梅田古氏族谱 一卷 手抄本 清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古之梁编 现存台湾。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嘉庆年间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贮河石。
    定南·白沙古氏族谱 多卷 印刷本 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古仁勋编撰 现存江西省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
    江西·古氏族谱 多卷 印刷本 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编 现存江西省南康市内潮乡、遂川县。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道光年间手抄本 古若宗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道光年间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
    北埔·古氏族谱 一卷 手抄本 清代道光年间古春光编‘现存台湾北埔。
    杨梅·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道光年间手抄本 现存 台湾桃园县杨梅。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道光年间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优行径。
    南海·西村古氏家乘 一册 手抄本 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古硕元修撰 现存广东省南海市和顺镇西村。
    霄里·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咸丰年间手抄本 现存台湾霄里。
    陕北·古氏渊源纪实 一卷 手抄本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古丽中编 现存陕西省延长县。
    新安堂古氏族谱 多卷 木活字本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编 上海图书馆藏卷三。
    五华·古氏历代宗谱 一卷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文葵镇高车子。
    长宁·古氏族谱 印刷本 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古占先主修 现存江西省寻乌县。
    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天池古氏谱 一卷 手抄本 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古洪兴编 现存重庆巴县、璧山县、四川省犍为县。
    龙泉·古氏续修族谱 四卷 印刷本 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古耀金编 现存江西省遂川县戴家埔乡云龙村龙门洞。
    二十五府君派谱 一卷 手抄本 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编 现存台湾。
    会昌·清溪古氏族谱 多卷 印刷本 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古镜堂主笔 现存江西省会昌县清溪乡。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龙村镇古潭村。
    袁郡·古氏三修族谱 七卷 印刷本 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古学杰编 现存湖南省浏阳市三口乡古家坳 江西省图书馆藏首一卷。
    台湾·绘图古氏宗谱历代全书 一卷 手抄本 1915年古定青编 现存台湾中坜市。
    无为·古氏族谱 多卷 印刷本 1915年古蓬仙主修 现存安徽省无为县刘渡镇团结村。
    五华·古氏族谱 一卷 手抄本 1919年古锦垣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周江。
    岳阳·古氏三修族谱 多卷 印刷本 1919年编现存湖南省岳阳县筻口镇。
    古氏集注历代源流族谱 一卷 手抄本 1920年古俊轩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琴口乡告岭村。
    苗栗·古氏族谱 一卷 1921年手抄本 现存台湾苗栗县铜锣乡。
    宾阳·古氏族谱 一卷 手抄本 1924年古锦堂编 现存广西省宾阳县新桥镇马村古屋。
    梅县·古氏族谱 十六卷 印刷本 1926年古善愚、古骚生编 现存广东省梅县松南镇圳头村。
    杨梅·古氏族谱,一卷 手抄本 1928年古连山编 现存台湾桃园县杨梅。
    横山·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32年古少枝编 现存台湾横山。
    苗栗·古氏族谱 一卷 手抄本 1935年古关琏编 现存台湾苗栗县。
    增城·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增城市。
    梅县·古氏简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梅县大立。
    惠东·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坝仔村。
    番禺·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暮镇傍江东村。
    新丰·新安郡古氏族谱 三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高围村。
    和平·古氏简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和平县古寨镇前程村。
    新安郡古氏族谱 一册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美国。
    莘县·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山东省莘县魏庄乡草佛堂。
    莘县·古氏挂谱 一轴(巨幅)民国时期编制 现存山东省莘县魏庄乡草佛堂。
    盂县·古氏族谱 一册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山西省盂县清城乡。
    五华·国宝堂古氏宗谱 一册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
    袁郡·古氏四修宗谱 八卷 印刷本 1946年古子植编 现存江西省萍乡市 江西省图书馆藏首二卷。
    新安堂古氏宗谱 一册 手抄本 1946年古智鸿编现存台湾。
    兴国·古氏七修族谱 多卷 印刷本 1948年古惟洪纂修 现存江西省兴国县。
    灌县·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民国时期古仁智编 现存四川省都江堰市石羊镇书院村。
    南海·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南海市和顺镇古村。
    中山·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美国夏威夷檀香山。
    隆昌·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四川省隆昌县城。
    荣县·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四川省荣县成佳镇桥冲村。
    新都·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四川省新都县泰兴镇泰兴街。
    綦江·古氏族谱 一卷 民国时期手抄本 现存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解放路。
    荣县·古氏族谱 一卷 印刷本 民国时期编 现存四川省荣县人和镇柏杨村。
    台湾·龙潭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52年古德 清、古阿振编 现存台湾台中。
    湖口·康逊公派古氏族谱 一卷 手抄本 1964年编 现存台湾湖口。
    台湾开基祖传下世系略历 一册 印刷本 1966年古成恩编 现存台湾湖D。
    古氏宗谱简表 一册 印刷本 1970年古奠基编 现存台湾苗栗市。
    古氏历代族亲表 一册 印刷本 1971年古贵福编 现存台湾屏东县恒春。
    台北·古氏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72年古焕谟、古贵训编 现存台湾台北市。
    古氏子凤公派下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72年古国顺编 现存台湾桃园县杨梅。
    平坝·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74年编 现存贵州省平坝县高峰镇活龙乡小普村。
    龙潭·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75年古阿清编 现存台湾龙潭。
    古氏列祖铭赞作者群贤录 一册 印刷本 1977年古焕谟编 现存台湾台北市。
    竹北·古氏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77年古廷旺编 现存台湾新竹市竹北。
    杨梅·古氏历代世系表 一册 印刷本 1981年古秀海编 现存台湾桃园县杨梅。
    新安堂古氏宗谱画集 一册 印刷本 1982年古焕谟编,现存台湾台北市。
    泸县·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85年古富田编 现存四川省泸县天心乡。
    蕉岭·古氏族谱 一册 刻印本 1985年古超桂编 现存广东省蕉岭县蕉城镇山下村。
    邛崃·古氏宗嗣 一册 刻印本 1986年古芝光、古代全主编 现存四川省邛崃市石坡镇古沟村。
    五华·古氏族谱 三卷 刻印本 1988年古广麟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
    惠东·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88年古维华、古簪寰编 现存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坝仔村上坝。
    梅县·上岗户古氏源流稽考 一册 手抄本 1989年古敬仁编 现存广东省梅州市。
    五华·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89年古鸿培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贮河石。
    香港·古氏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90年古剑锋编 现存香港元朗青山道。
    岳阳·古氏四修族史 五卷 印刷本 1990年古荣暑、古荣聘等编 现存湖南省岳阳县筻口镇。
    湖口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1年古汉文编现存台湾湖口。
    宝山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1年古潮琮编现存台湾宝山深井。
    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 影印本 1991年古进昌编 现存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高州·古氏族谱 八卷 刻印本 1991年古应天总编 现存广西省北流市大伦镇。
    垫江·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1年古光辉等编 现存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大山村。
    横山·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2年古云华编 现存台湾横山。
    延安·古氏渊源纪实 一册 印刷本 1992年古世觉、古国杰等编 现存陕西省延安地区档案馆。
    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2年古家信、古家万等编 现存四川省新都县新都镇督桥河村。
    唐河·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2年编 现存河南省唐河县古城乡古老庄。
    新竹·通俊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3年古国瑞编 现存台湾中坜市。
    钦州·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3年古秀礼编 现存广西钦州市板城镇古屋。
    赣南·古氏族谱 三卷 印刷本 1993年古明丰编 现存江西省寻乌县桂竹帽镇。
    五华·古氏族谱 一册 刻印本 1993年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
    新编古氏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94年古子隆编现存台湾台中市。
    安定邑·古氏族谱 三卷 印刷本 1994年古今模、古炎煌主编 现存江西省安远县车头镇车头村。
    梁平·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4年古铭声编 现存重庆市梁平县明达镇。
    台湾古氏源流系统表 一册 印刷本 1995年古娘渊编 现存台湾台北市。
    湖口·新编古氏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95年古木万编 现存台湾湖口。
    赣湘·古氏五修族谱 六卷 印刷本 1995年古均桃二古英杰编 现存江西萍乡市荷尧镇火烧桥。
    璧山·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5年古大志、古大田编 现存重庆巴县、四川省犍为县清溪乡。
    新安古氏八修谱 十卷 印刷本 1995年古芳清、古小彬主编 现存江西省瑞金市、宁都县、广昌县和福建省长汀县、宁化县。
    古氏希德公派世系表 一册 印刷本 1995年古辉文编 现存台湾台北市。
    五华·肇塘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5年古富光主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肇塘村。
    河源·埔前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5年古开亚主编 现存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高围村。
    连南·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6年古问松编 现存广东省连南县高滩营。
    河源·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6年古演凡主编 现存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龙门县。
    古氏仕殿仕朝公派下世系 一册 印刷本 1996年古金水编 现存台湾观音。
    上犹·古氏五修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6年古章文、古翰玖等编 现存江西省上犹县油石乡。
    汕头·达濠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6年古增强编 现存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区。
    南康·古氏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96年古启运主编 现存江西省南康市赤土镇。
    古氏渊源暨分支 一册 印刷本 1997年大陆版、(2000年台湾版)古国瑞、古小彬编 现存江西省瑞金市、台湾中坜市。
    兴国·古氏八修族谱 上、下册印刷本 1997年古远亮、古祖苍主编 现存江西省兴国县城。
    古氏渊源世代表 一册 印刷本 1997年古国瑞编 现存台湾。
    梅县·滂溪古氏支谱 一册 印刷本 1997年古迪生、古海华编 现存广东省梅县梅南镇滂溪村。
    贺县·塘面村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7年古文辉、古国奎编 现存广西贺州市鹅塘镇塘面村。
    兴宁·蓝田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7年古胜祥、古哲谋等编 现存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蓝田村。
    五华·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7年古世怀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莲塘埔村。
    甘洛·田坝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7年古新民主编 现存四川省甘洛县田坝镇。
    贺州·古氏瑜珍公房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8年 古思雄编 现存广西贺州市八步镇。
    信宜·古氏茶山分支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8年 古万年编 现存广东省信宜市茶山镇。
    敬臣公派世系图 一册 手抄本 1998年古金男编 现存台湾台中县。
    寻乌·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显道主 编 现存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塘背村。
    古氏家族识亲表 电脑版 1998年古瑞麟编 现存 台湾新竹竹东。
    苗栗·西湖古氏源流稽考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 古木贤编 现存台湾苗栗县西湖乡。
    蕉岭古氏概况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乃裕编现存广东省蕉岭县。
    寻乌·必振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显衡、古邵华等编 现存江西省寻乌县长宁镇。
    古智玉派下全员系统表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朝沐编 现存台湾铜锣下埔。
    南康·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菁华编 现存江西省南康市内潮乡。
    昭平·黄姚秉耀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8年编 现存广西昭平县黄姚镇新街。
    寻乌篁乡古氏三修宗谱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安健主修 现存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
    五华·古氏族谱南宝公分谱 一册 印刷本 1998年古广麟主编 现存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
    龙潭·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1999年古望钦编 现存台湾龙潭。
    奉节·公平古由才公族谱 一册 手抄本 1999年古恒昭编 现存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
    遂川·声亮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2000年古以志编 现存江西省遂川县左安镇扬芬乡樟木坑。
    桃园·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2000年古习元编 现存台湾桃园县埔心。
    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2000年古长锦编 现存台湾苗栗县通霄。
    五华·琢贯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2000年古国瑞编 现存台湾中坜市、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琴口乡。
    新竹·古氏族谱 电脑本 2000年古焕球编 现存台湾新竹。
    古氏史志(第一卷)一册 印刷本 2000年古培才、古小彬总编 现存北京图书馆。
    古氏南迁及列祖坟茔所在地 一卷 手稿 2000年古荫枚编 现存浙江省杭州市。
    蕉岭县古氏族谱 一册 台湾印刷本 2001年古乃裕、古汉金主编 现存广东省蕉岭县文福乡高塘村。
    台湾古氏宗谱一册 印刷本 2001年古国瑞编现存台湾。
    惠东·稔山坝仔亮文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 印刷本 2002年古军喜编 现存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坝仔村。
    遂川·古氏族谱 上、下册 印刷本 2002年古金发主编 现存江西省遂川县戴家埔乡。
    惠东·平海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现存广东省惠东县平海镇平海街。
    长葛·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现存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古桥村。
    邛崃·古氏宗嗣 一册 手抄本 现存四川省邛崃市石坡镇古沟村。
    蔚县·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古义编 现存河北省蔚县下宫村乡。
    三台·乐安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现存四川省三台县乐安镇黄林乡何家桥村。
    三台·西平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现存四川省三台县西平镇朱君乡五村。
    武陟·古氏族谱 三卷 手抄本 古大贤编 现存河南省武陟县谢旗营乡前牛村。
    威远·古氏族谱 一册 手抄本 古银洲编 现存四川省威远县新店镇长山村。

-------------------------------------------------------

古姓字辈

    又称为派辈、派序、辈名、派语供家族成员取名择字之用。古时多应用于男性,至近代,女子名字中亦较常出现,以示男女平等。从一个人的名字中,可以看出他是家族中第几辈,或称第几世、第几代。

    江西省宁都县、于都县、瑞金市、广昌县、兴国县、永丰县、贵溪县、进贤县、乐安县及福建省长汀县、宁化县的古姓,在清代第六次续修族谱时,曾统一拟定字派:
    道可奕世德,瑞庆英贤芳;绍接家风盛,拔魁声自扬。

    后来在七修谱时有所更改。至八修谱时,发现有许多字与祖名犯讳,便重新拟定派语,自四十一世始全部启用如下派语:
    贤良家发贵,吉星运兆长;才学能治国,伟业耀华邦。

    湖南省岳阳县与重庆市奉节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功助先泽,荣昭国华;典常式序,科第起家。

    河南省唐河县、民权县、社旗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纪长向扬,昌宗昭明;亦世兴旺,远传诗礼。

    湖北省红安县与河南省新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太学复兴,尚德克承;立传忠厚,继启贤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横县、贵港市、荔浦县、鹿寨县、宁明县及防城港市,统一字派为:
    元孟昌基恩,芳联奕世蕃;中行宏大业,永远定乾坤。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轻存必云之,重道时刚士;登德天其维,启国应锦培。

    安徽省无为县、芜湖市、铜陵市、祁门县、青阳县及江苏省江浦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嗣绍上德,淑绪宏名;耕种为本,孝友是存;
    谨敦伦纪,诚振纲常;箴铭宜奉,谟训必详。

    江西省遂川县、广西贺州市、湖南省炎陵县古革公房后裔,于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统修族谱时,拟定自三十五世开始统一启用字派为:
    永年思国宝,俊杰佐朝纲;忠厚宜家远,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崇本定芬芳;勤绍先谟训,兴隆富贵昌。

    湖南省醴陵市、浏阳市、平江县、攸县及江西省萍乡市、万载县、铜鼓县、分宜县、宜春市、新余市、进贤县古姓,在联修族谱时,还制订了百字谱派:
    开源居上世,继迹在岐阳;丕显文谟耀,钦承列武光。
    致身扶圣驾,授命振朝纲;秀毓忠诚子,灵彰孝德郎。
    乡贤崇永祀,国宝降嘉祥;量美汪洋巨,臣欣社稷藏。
    作箴风令尹,遗爱颂甘棠;寰外乾坤大,山中日月长。
    雁联三进士,代报五同堂;松柏操谁守,绸银赐久蒇。

    广西宾阳县、马山县、武鸣县古姓,其派语为:
    辈名:兴志展基永克昌,荣华富贵显名扬。
    学名:文典可廷武朝伦,圣贤豪杰学忠臣。

    云南省和越南苗族古姓,还有联宗字派:
    信、金、绍、兴、发。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发表于 2014-8-2 10:05:13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南宫古家庄是哪个分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