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 发表于 2012-10-21 09:19:07
    对联,抛开一切繁锁,最简单而言,它只是对话。它是用两句话来反应一件(或两件)事情。所以说,它必需要有内容,必需要把中心思想表达明白。但是它却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加了许多限制,诸如字数、平仄、词性等等。我们在对联时,往往因为考虑限制条件太多,而忽视了其最深的本质:内容。在我们绞尽脑汁工整了限制条件,反回来看时,往往发现其含意不知道跑哪去了,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意思。

    签于上述情况,从古以来,联者提出了词不害意的说法。但基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水平,词不害意,几乎与我们无关。笔者认为,词不害意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一些大师级,比如唐伯虎、纪晓岚等,对联水平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再加上其名望,则可以在一些地方不考虑对联规则,随意运用文字。这于我们来说,太过遥远。其二,联句实在精妙,堪与传世之作相比,如任何一处改动,将会影响其含意。这种句,于我们来说,也是万中无一,如非极度巧合,绝对不能创作出来。

    因此,笔者认为,对联爱好者,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学习。首先,我们要非常明确自己的句子想表达什么意思,这至关重要。然后,在这基础上,运用我们掌握的对联规则,提炼字词,形成联句。要做到先有意后有联。万万不可无意先有联。比如说别人给我们出了上句对联,我们在理解它的意思后,一般会在脑中呈现一幅画或一个景。我们对应,也要先在脑中形成一幅画或一个景,然后,根据这幅画或景来对句。忌漫无目的,胡乱找一些对应的字词堆砌成句。笔者管这种无意,胡乱堆砌而成的句子叫作对字,而非对联。当我们给别人出上联时,同样,也要做到让别人在脑中形成一幅画或一个景,让别人能够有意可对。如果我们出的上联胡编乱造,无任何意,那别人或者不对,就算对,也只能是胡编乱造了。

    初学者及初入门者很多人犯一个错误,就是运用一些华丽词藻,拼凑成句,以达到悦目的目的。而究其句的意思,却是含混不清,不知所言。这是我们学习对联的大忌。

    对联,是向别人表达一种情怀,一种含意,需要让人看得明白。故而笔者不赞成运用一些生僻的字。毕竟,你的句子是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如果仅为了自己欣赏,那闷头在家对句就是了。这种对联,多为在人面前哗众取宠,向别人炫耀自己才华多么高。其实,非常浅薄。它的目的,已经脱离了对联的根本。这种对联,无论意好与坏,都难为大多数人接受。而设置机关,增加难度的对联,多为与人比试而作,除了能增加些趣味外,其含意一般较为普通。许多拆字等类型对联,根本就无任何意。

    对联,不论是写景、抒情、咏志、喻理、叙事,只要付与其鲜活的意,都能加工成好的句子。许多人认为偏重于某方面的对联,较为低俗。比如,风花雪月,千年传唱,大家乐此不疲。在此,笔者不持这样观点。笔者试问:风花雪月为何让人千年传唱,乐此不疲呢?反驳者不能回答。其实很简单,只因为这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离我们最近的东西。批驳写风花雪月的人,其实他双脚已经离开了地面,飘浮在空中了。

    笔者认为,用心去作的对联,是活的,它不会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就像世界由各种各样生命组成一样,每一样,都是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并不分贵贱贫富。

    纯写景的联,如果给我们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精美的图画,让读联的人觉得身心愉悦,这,就达到了对联最根本的目的。在此,笔者引用某古体诗中的两句:“架壑有松皆翡翠,凌霄无石不莲花。”多么鲜明的一幅美卷,让我们有种身在绝顶的愉悦感。我们如何能说它就不是好句呢?

    抒情、咏志的联,如果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感情,那才是活的对联。再次引用古体诗中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这样的句子,让我们的心,一下子就伤在了其中。

    当然,两种或几种类型交融的句子同样,也必需注重意。

    综上,笔者认为,意,是对联灵魂。没有了灵魂,只有个躯体,那不是对联,只是砌的几个字而已。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文采 收起 理由
几水 + 30 + 30 很给力!

总评分: 金钱 + 30  文采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