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读懂中国历史,建议你去陕西走走,那儿见证了秦汉的辉煌,隋唐的兴盛,也留下了许多的瑰宝。
据说西安是北京外古建筑保留比较完整的城市,遂和几个朋友都心向往之,可“眼见为实”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对西安的失望,除了一段完好的明城墙,我没有见到其他古建筑的影子,即便古城墙还在,也在四周钢筋水泥大楼的压迫下显得那么孤立而悲哀。

我不懂古建筑,却喜欢得紧,理由很直接简单:古时的投资方与施工方无论修建什么,都一致地顺应地势、气候、环境,一个建筑建在这里,你会觉得它就应该生在这儿。建筑与景致相得益彰,建筑因其周围的景致鲜活起来,而周围的景致因为建筑而恢宏凝重起来。
另一个喜欢古建筑的理由是叹服古代匠人的智慧与严谨的态度(兵马俑是典型的例子)。我们登城墙、观大雁塔时外面都下着很大的雨,可我亲眼看着雨水迅速渗入条砖,古砖的颜色更深了,也显得更加古朴。令人吃惊的是,地面上没有一丝水流淌,而现代人的建筑都显得很敷衍了事。
这次陕西之行我没有找寻到本该属于它的古朴,只有一些隐形的东西悄悄述说着它曾经的辉煌。比如未央区、未央公园、莲湖区、文景路、太乙路、朱雀大街、华清路、万寿路等等,这些个地名、路名还记载着岁月的故事。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规整的城市规划,它依照着在历史演变中不断扩大的格局向外呈方形扩展。
能够扳回此趟印象的要数兵马俑了,它是我对西安不至那么失望的原因,话说忽然有种去厦门旅游的感觉。大抵它是老外趋之若鹜来西安的理由,虽然我们看见的只是九牛一毛的三个俑坑而已,但是这“秦始皇地宫”小小的一角就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
现场参观的人非常多,导游不能戴话筒讲解,声音忽远忽近听着累含糊不清。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做足前期工作,没能好好了解兵马俑。另外我也推荐来陕西看兵马俑的朋友,租一个小小的电子讲解器,它会为你指导路程和讲解景点的内容。
在展厅里看了测绘后考古人员推测的完整地宫模型,这个规模宏大的地下城,其面积约有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铜车马坑、兵马俑陪葬坑之外,考古学家又新发现了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陪葬墓等新俑坑,展示了规模空前的宏大景象。几十年来,在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已经多达10万余件了。我想,如果长安在唐亡之后,一直是作为中国的都城,那么秦兵马俑可能无法保存到现在。在这点看来,中国王朝都城东移对景点的保护未尝不是另一层惊喜。
讲解员还对我们说,现代的技术还没有办法保护挖掘出来的兵马俑,估计得三百年以后才能全部挖掘,实在是让人惊叹。我们的陕西旅游就要结束了,在考古工作的努力和保护下,我想等到下次我重回西安的时候,应该不会失望的。
梦回秦汉,梦回隋唐,往事烟云,谁说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