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11-21 16:57:09
一、姓氏源流
    曾(Z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三、历史名人
    曾  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  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  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  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  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  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  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  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  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  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  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  鲁: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  琼: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  铣: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  生: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抗战时期,历任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广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曾致尧性格刚直,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所作所为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魏庠被罢了官,致尧常因奏章言辞激烈,得罪不少权臣,因而屡遭降职或调任。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曾国藩: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字颉刚(1839-1890),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曾国藩弟,字沅甫(1824-1890),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运乾: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曾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2、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姓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参为孔子门人,世称宗圣,其后子孙亦为圣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辈份亦参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辈”即“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遒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

【曾姓宗祠通用对联】

〖曾姓宗祠门楣题辞〗

三省传家

    “三省传家”典出孔子弟子曾参故事。《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传家”即由此闻名。

-----------------------------------------------------------------

〖曾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南丰撰史;
西府养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于固,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年间进士,曾奉诏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善于写文章,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王安石所推许,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天圣年间进士,历官会稽知县、郑州知州、开封知府,仁宗时任宰相,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晚年向神宗推荐王安石,共同辅政。为相十五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号称老成持重。晚年被儿子曾孝宽(官端明殿学士)接到西府孝养,世人都以为荣耀。

酒肉养志;
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孝著称,奉养父亲的时候,必有酒肉;将撤下的时候,必请示父亲允许,孟子称他为“养志”。后被尊为“宗圣”。下联典指曾参的父亲曾点,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武城世第;
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武城世德;
沂水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省身世泽;
传道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参,孔子弟子。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联典指宋·曾巩,主张先道后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丰世泽;
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年间举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郐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亦以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著有《元丰类稿》等。另《降平集》也题为其作。

南丰世泽;
东鲁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南丰撰史;
西府迎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南丰人曾巩,任史馆修撰。下联典指宋·曾公亮之子孝宽为吏部尚书,迎父至西府孝养。

三省门第;
一贯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联。

三班判押;
两浙屏藩。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曾公亮为政有能声,至夜户不闭。累迁至同中书门下事。下联典指宋·曾致尧,出为两浙转运使,性刚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
坟典淹通。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点,姓曾,名点,字子皙。春秋莫鲁国(今山东省平邑县)人。唐·开元封“宿伯”,宋又封“莱芜侯”。“舜雩逸致”,谓其收藏经史之丰。下联典指后周曾崇范,庐陵人。家中藏有九经、子、史诸书。南唐刺史贾皓到崇范家求书,并用自己的钱来抵偿书的价值。曾崇范笑曰:“坟典天下公路,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曾崇范被诏授官太子洗马,后迁为东宫使。
   
大和保合;
万福攸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春联。

酒肉养志;
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鲁·曾参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参之父曾点尝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曾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东鲁家声远;
南丰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

鲁国家声远;
武城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大学家声旧;
万民气象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

鼎新开国运;
克服振家邦。
——孙中山撰(赠赐)曾姓宗祠通用联

-----------------------------------------------------------------

〖曾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才遇天麟地凤;
志在沂水春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

〖曾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
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屏东市曾氏宗祠联。联以鹤顶格镶嵌“宗圣”二字。

武城世第承三省;
沂水渊源流九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天下斯文宗一贯;
古今乔木第三家。
——佚名撰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联
    新桥村曾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一说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桥一带的曾姓人的宗族祠堂。据说他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之后,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800年,繁衍32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进三间,由檐廊、山门、前殿、正殿和后厅等组成,气势恢宏,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古祠堂。走过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门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额扑进眼帘,两侧柱木上镌刻着这一副对联,联语说的是先圣曾参的事,因为曾参在孔门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后人便自称“乔木第三家”。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曾姓后人崇尚诗书传家,仅前清时便出过翰林7个进士、数十个举人和秀才,祠前现存的10多对旗墩,便是彼时族中子弟中举或升官时升旗庆贺留下的遗迹。

南北真传唯一贯;
古今道学第三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曾氏后裔都尊写《孝经》的曾子为祖先。古有四大贤人:孔、颜、曾、孟,曾子排行第三,于是便有“古今道学第三家”之说。

一部孝经贻世业;
八家文蕴绍宗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
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宗圣”堂名。

气象更新绵世泽;
现归依旧焕人文。
——佚名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曾氏杨公祠“若文堂”堂联
    “挂壁天井”是三僚曾屋村的一处典型风水建筑,位于三僚圩南面与曾氏杨公祠隔河相望,建于明朝,属曾氏三房的祠堂,正式名称是“若文堂”。“若文堂”结构非常怪涎,大门不是开在正房中间,而是在其山墙的一侧,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上天井在祠堂中间,与普通天井无异。下天井在山墙的正中开大门的位置,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挂在墙上的意思。天井那扇墙特别高,完全挡住了视线。这座墙上对称排列着二对燕尾墙,墙上有一种龙头鱼身的雕塑,这种是龙生九子的一种,名叫蚩吻,是龙生的第九子,好吞,它可以吞山食海,故专用于屋脊做兽头装饰,避邪镇煞。天井上用蚩吻装饰,显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义。“若文堂”是明朝时由三僚曾屋名师曾乔世主持设计的,大门不开在正面,据说是为了维护长房的利益,因为正中开门与长房有碍。大门开以侧面,是侧面山头大吉。 “挂壁天井”在风水上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翻肚鲤鱼形”,据说这座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这里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因为一打雷,鲤鱼便产卵,象征人丁更为兴旺。 “若文堂”的山头座向是坤艮兼申寅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开门没有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堂上有这副对联,说明曾氏三房建祠时,是盼望后世多出文彩。事实上,三僚的国师曾邦旻、曾永章等人都是出在这个祠堂。若文堂前面是大坪,坪外为水池,两侧建有两排平房,后面一排平房,成矩形封闭在祠三面,中间留有卵石铺成的走廊,连成一气,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方形围屋。三僚曾氏这一房人丁很旺,仅长房就达800多丁。

-----------------------------------------------------------------

〖曾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投杼逾墙,误疑贤母;
跃舟赴水,饮恨贞妃。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有人告曾参母曰曾参杀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下联典指明末唐王朱聿键被清兵所掳,其妃曾氏没水而死。

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
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
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
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祭祀联。

衍一贯薪传,圣道渊源昭万古;
相三朝谊辟,官勋赫奕振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
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曾氏宗祠联。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清·曾国藩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曾氏八支祠联。

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
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泗水乐从游,亲炙既深,道统源流传一贯;
明堂呈贺表,新奇无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春风沂水,上下同流,江汉秋阳,后先合撰;
地凤天麟,孙曾济美,芝山霞屿,堂构长新。
——新加坡华侨丘菽园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联。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堂联。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成承厥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嘉祥县曾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在《大学》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意正心)”、“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下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为孔氏高徒,志可与、道可传,桥梓联辉,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硕辅,治有声、政有绩,棣华竞秀,堪称难弟难兄。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蒲田分派,琼岛移居,百余年庙貌重新,惟长念水源木本;
闽矫登科,陵阳作宰,廿数世凤徽共仰,愿不忘祖德宗功。
——清·曾对颜撰海南省海口市迈德村曾氏宗祠联
    浪淘岁月,560多个春秋,有动乱也有安宁,有险峻也有平坦,有顺遂也有困厄,有荣耀也有屈辱,有丰美也有贫陋,有欢欣也有哀苦。桂林洋上,龙窝坡前,迈德村在这片沃野上,守护着祖先遗训、“鲁国家风”,守护着古典胜迹、移民文化,守护着一座祠堂、一眼古井、一部家谱。走进绿意盎然的村庄,走进古意森然的祠堂,心中就溢满了怀古幽思、沧桑之感。木质结构的曾氏宗祠原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1787年)。如今门窗破损,梁架、檐柱上浮雕和透雕尽皆褪色。拜祭亭已毁,只遗几个石础。宗圣殿神台两边的圆柱上贴着中国科举制度末期广东最后一个解元、清末先进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对颜撰写的这副楹联,全联44个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历史,浓缩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绵远,经义流芳,由古至今,锡爵封贤昭阀阅;
基开宁化,念石壁生支,嘉应衍族,邑迁台疆,浓山沂水顾蒸尝。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

附录一:【曾氏祖训】

〖圣宗曾子祖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曾氏家规〗
    孝亲悦心,尊师扶幼;世袭立嫡,承嗣立长。
    嫡宗不婚,子嗣敏聪;抚子继嗣,同宗择侄。
    招赘为嗣,宗圣脉混;淫邪乱伦,圣规则罚。

============================================================

附录二:【曾姓典故、趣事】

〖一贯心传〗
    颂扬曾子精通孔子思想,直接继承和传播孔子学说。据说,孔子临终前,曾子、子贡、阳虎、有若等弟子守护于旁,孔子要将最重要的一句话传给弟子,可是刚说出“吾道”二字就再也发不出声音。这时,曾子伏在老师耳旁,恭敬地说:“吾道一贯心传。”孔子听罢,欣慰地呼出最后一口气,合眼而逝。

-----------------------------------------------------------------

〖卧冰求鱼〗
    传说曾子母亲卧病中想喝碗鱼汤。此时正值隆冬,曾子顶风冒雪赶到集市,变卖了自己的棉袍,欲给母亲换几条小鱼,不料寻遍集市,未见卖鱼的。他又赶到赵王河边,毫不迟疑地扒开积雪,脱去上衣,卧冰求鱼。当他以赤子之心融开厚厚冰层,一条重逾1斤的鲤鱼跃出冰窟。曾母吃了儿子做的鱼,病愈如初。人们说,曾子卧冰求鱼的诚心感动了上苍,为此上苍特命给曾母延寿10年。

-----------------------------------------------------------------

〖安石之吝〗
    曾巩与人为善,奖励后学,十分重视推荐人才,王安石就是通过他的推荐而后一步一步走上宰相之位的。然而王安石做了宰相之后,由于政治见解的不同,一度疏远了曾巩。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归居金陵(今南京)的时候,宋神宗召见曾巩,并问他:“你与王安石是布衣之交,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曾巩很直率地回答说:“安石的文章和行义,确实不在扬雄(汉代著名文学家)之下,不过他为人持吝,所以终不及扬神宗听了这番话,感到很惊异,因此又问道:“安石为人,是轻富贵的,怎么说是‘吝’呢?”
    “我所说并不是这个。”曾巩回答,“安石勇于有为,而‘吝’于改过。我说的‘吝’,乃是指他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不是说他吝惜富贵。”神宗认为曾巩对王安石的评价很有道理。

-----------------------------------------------------------------

〖曾子杀人〗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孝子,对母亲知寒问暖,十分体贴。母亲也爱他,视若掌上明珠。
    有一天,曾子要离开家乡到齐国去。他告别母亲说:“我要到齐国去,望母亲在家里多保重身体,我一办完公事就回来。”
    母亲对他说:“我儿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说话做事,千万注意,不要违犯人家齐国的规章制度。”
    曾子说:“母亲放心,儿子一定遵命。”
    曾子走后,母亲每日在窗前织布,常常抬头向窗外嘹望,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
    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问清楚,就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在齐国杀死人了!
    曾子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并不相信。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邻居跑来,说曾子撞下大乱子了,他在齐国杀了人啦!
    曾子的母亲仍旧不信,安心织布。
    这时,门外又来了一个人,他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地嚷道:“曾子杀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
    曾子的母亲见一连三个人来报告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想道:“三个人都这么说,恐怕城里的人都嚷开这件事拉,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杀人了。”
    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听到街上共哄吵吵,官府来抓杀人犯的母亲啦。
    于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离开织布机。在两位邻居的帮助下,从后院逃跑了。

-----------------------------------------------------------------

〖杀猪示信〗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不论曾妻怎样给儿子说好话,儿子就是不听,一定要跟着妈妈去赶集。最后,曾妻戏哄孩子说:“别去了,妈妈回来买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不随母亲去了。
    但曾妻回来时并没有买肉,小儿哇哇大哭起来,任凭曾妻怎样哄劝,儿子就是不依。
    曾子回家问明情况后,见天色已晚,去集市上买肉已来不及了,就去厨房拿了菜刀要杀自家的小猪。曾妻见状,就说:“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我就戏言哄他了。事一过也就算了。不用当真。”曾子正色对妻子说:“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纯洁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向父母学习。做父母的如果欺骗孩子,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以为人是可以欺骗的,转而就会欺骗别人,这就等于父母在教孩子欺骗人。另外,做父母的欺骗了孩子,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以后,孩子就再不会相信父母,对父母的教诲也就听不进去了。这样,很难把孩子教育成有用之才。如果孩子对父母失去尊敬,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于是,夫妻一起动手磨刀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猪肉。
    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小朋友那里昔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曾子笑着把孩子送出了家门。

-----------------------------------------------------------------

〖耘瓜受杖〗
    雄鸡三唱,太阳从山林冉冉升起,农夫们纷纷荷锄下地。?
    曾参的父亲曾皙荷锄走出大门,曾参紧跟在后面,来到山脚下瓜地里。那瓜苗一片葱绿,十分茁壮,迎风摇摆着。?
    曾皙以教诲地口吻对曾参说:“参儿,锄地下锄要稳,拉锄要匀,切勿忙手忙脚。”说着便做起示范。?
    曾参用心学习,小心翼翼地耘瓜。?
    曾皙老当亦壮,遥遥领先。?
    曾参初学乍练,手脚生疏,远远落在后面,但他不甘落后,奋力追赶。稍一不慎,一棵肥壮 的瓜苗被锄掉了,于是大惊失色。曾皙回头一看,十分生气,声色俱厉地顺手拿起木杖就打 儿子。曾参没有逃避,反而顺从地趴倒在地,任凭父亲责打。?
    曾母听说儿了挨打,急忙跑到田间,抱住儿子痛哭:“参儿受苦了!参儿受苦了!”曾参忍住疼痛,劝说母亲:“请母亲不要难过,爹爹是在对我教训。惹爹爹生气了。”?
    曾皙渐渐息怒,回家之后,担心打伤了儿子,便悄悄到书房门窥视。曾参知道父亲走过来了 ,忍住肉体剧痛,抚琴而歌。曾皙看后,才放下心来,缓步又走回屋去。

-----------------------------------------------------------------

〖伏案苦读〗
    曾参自幼参加劳动,12岁起在父亲曾皙培养下,潜心向学。他留着长发,穿着掩衿短褂,系着腰带,少年志成。他白天下地劳动,晚间则在油灯下翻阅竹简,攻读诗书,直到深夜。
    在隔壁草房里,曾母正在织布,木梭来往飞驰,忙忙碌碌。夜深了,星斗满天,玉盘西斜,已是三更时辰。曾母离开布机,走进书房,轻声喊道:“参儿,天色不早了,还不休息!”
    曾参很有礼貌地站起身来:“母亲,儿就去睡觉。母亲织布太劳苦,请母亲早早安歇!。曾母答应,转身又回到织布机上继续织布。曾参悄悄把门闭上,往油灯里添了些棉籽油,又翻阅起书简。?
    过了一个时辰,曾母又去催促儿子休息,推门一看,曾参已经扒在书台上睡了。于是十分疼 爱地喊道:“参儿!参儿!快去睡觉,明日爹爹还带你下地耘瓜!”曾参猛醒,起身致歉:“母亲,让你挂心,这就去休息!”?
    母亲走后,他就用尖刀在竹简上刻了四个大字:“志从孝道。”立志终身从孝。

-----------------------------------------------------------------

〖奉事争异〗
    曾参27岁时,正是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故了。?
    孔子死后,曾参、子夏、子张、子游、有 若等弟子们沉痛守丧三年。在满三年时,共同行了大礼,失声痛哭而归。?此时,子夏、子张、子游三个人提出:有若的长相酷似老师,想把有若当作孔子,以对老师的诚意和礼节来 事奉有若,表示对尊师的敬意。
    曾参听后,非常生气,立即起来反对,严正陈词:“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象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象秋天阳光的照耀过,还象广阔无边的天地一 样圣洁,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曾参一番言语,众人听后不禁叹服不已,深为曾参敬重老师的真诚所感动。

-----------------------------------------------------------------

〖思母吐鱼〗
    春天来到了,树木青枝绿叶,曾参庭院锦团花簇。?
    曾妻从门外提来了两条鲜鱼。因为曾参 最爱吃生鱼。妻子精心泡制,放进大碗里,摆在桌子正当中,并在周围放好了佐料。?
    曾参的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叭到桌旁,馋涎欲滴。?
    曾妻斥责说:“孩子们可不能乱动,等你爹爹回来一齐吃鱼。”?
    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来吃生鱼,爹爹回来吃生鱼!”
    说话间,曾参从学堂里教学回到家里。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礼。?
    曾参一手抱着书简,一手提着长袍走进屋来。?
    妻子高高兴兴地介绍说:“夫子,今天吃生鱼,不知你满意不满意?”?
  曾参回答:“满意!满意!”说罢,便居中坐下,两个儿子坐在两边,曾妻来回端菜盛饭,一家人欢欢乐乐吃起饭来。?
    曾参首先用筷子夹了一块生鱼,在热汤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进嘴里,味美可口。接着他的脸上从喜悦又变得腊黄腊黄,随之“哇”的一块全吐了出来。?
    曾妻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道:“夫子,生鱼不好吃吗?”?
    曾参眼含热泪说:“我的老母生前不知生鱼美味,今天生鱼虽然美味,我却独自品尝,真是 不孝啊!”此后,终生不再食生鱼。

-----------------------------------------------------------------

〖贫而乐道〗
    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 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 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奉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
    曾参对使者诚肯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 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
    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 。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 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垂翼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 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 ,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

-----------------------------------------------------------------

〖尊官悲泣〗
    曾参质孝,不图高官厚禄,以孝奉父母为本份。在他晚年的时候,声誉愈来愈高了。由此,齐国聘他为相国、楚国请他为令尹、晋国请他为上卿,但他都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父母 健在时能在跟前孝敬侍奉,做不做官以后还有时间。不过,父母的寿命是不能再增加了,应在家好好事奉父母。所以宁愿在齐国当个小官吏,虽然吏禄微薄,只有“三釜”,却能事奉父母。?
    曾参还说过,杀牛来祭祀先人,还不如父母在世时杀只鸡孝敬老人更好。?
    后来,曾参的父母先后病故了,他便离开家乡到了楚国做了大官。住的是高堂九仞,出门是 车马百乘,仕禄“三千钟”。甚为显贵,可是此时此刻他反而非常悲伤起来,面向正北涕泣,悲伤不已,时常仰天叹息,因为这时候没有双亲奉养了。

-----------------------------------------------------------------

〖曾参吊黔娄〗
    黔娄是南武城人,与曾参是同窗好友。黔娄病故了,曾参急忙前去吊丧。?
    曾参到了黔娄家里,看到黔娄的尸体静卧于牖榻上,穿着长袍,用块白布覆盖着。由于这块白布短小,盖头就露出脚来,盖上脚则露出头来。曾参提议说:“把布斜着盖,不是头脚都盖上了吗?”?
    黔娄妻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不邪,死而邪之,这样会违背先生的生前意愿。”?
    曾参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哭得更为悲伤。并问黔娄妻:“先生终时,何以为谧静?”?
    黔娄妻说:“以康乐为谧静?”?
    曾参又说:“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首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祭祀酒肉,这能算是谧静、康乐吗?”?
    黔娄妻回答说:“先生生前,国君常常想授于他正事,任为国相,但他辞而不为,这算是有余贵吧!国君还常常要赐与他米粟三千担,先生还是辞而不受,这也算是有余贵吧!他愿与天地人间共甘苦,宁愿为平民百姓,不戚戚于贫贱,而忻忻于富贵,全是为了求仁求义。这样的谧静、康乐,不是更好吗?”?
    曾参听了大加赞誉:“有黔娄这样的先生,才能有黔娄妻这样的好妇人。”

-----------------------------------------------------------------

〖子夏丧子〗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 都哭瞎了。?
    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
    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
    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
    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

〖曾参更席〗
    “易箦”是用来作病危将死的典故,源于《礼记·檀弓上》。
    曾参在70岁时得了重病,卧床不能起了。于是,他把儿子曾元到跟前说:“人生的经验,不 要花多实少,言多行少。比如飞鸟鱼鳖,为了追求食饵而身亡。君子不要以利辱身才是。”
    有一天,他的学生孟敬子前来问候病情,曾参又语重心长地说:“鸟到临死时,叫得极为悲 哀,人到临死时,言语极为善良。君子生养之道,至死也不会忘掉修养才行。”?
    又过了几天,他的弟子乐正子春也来看望老师。乐正子春坐在床前,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 申都坐在他的足下,跟随乐正子春的书童坐在墙角的凳子上,手端着一尊明烛。书童突然用手指着曾参床上正铺着的席子说:“那华美的竹席子是大夫的席子吧?”?
    曾参在朦胧中听到书童说话,忽然猛省地说:“这席子是季孙氏大夫送给我的,还未能更换下来。”曾参猛喊曾元:“元儿!快更换席子!”“父亲的病重了,不可以更换了!”曾参说 :“你爱我,不如君子爱人,君子是以德爱人。你这样姑息我,我还求什么呢?”曾元听了,无可奈何,知道父亲是不愿死在季孙氏大夫赠送的席子上,只好遵命更席。曾参起身尚未躺好,便咽了气。
    唐代柳宗元《唐帮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就用这个典故:“恒是悬罄,逮兹易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11-21 16:57:43 |只看该作者
曾姓起源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国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名副其实的四千年。
    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鄫”为氏,后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是少有的几个来源比较纯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远祖大禹
    1、大禹治水
    4000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 “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舜见鲧治水9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
    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一共13年,曾经3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2、大禹传子
    舜年老以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到了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已经很大。 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也事先推荐一个人,即曾经帮其治理政事的东夷族首领皋陶(gao yao,高姚)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是,当禹年老死后,联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禹传子”。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3、少康中兴
    当启登上夏王宝座以后,首先遭到了一个姒姓部落有扈氏的反抗。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区西边的一个大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户县一带。启率领军队亲自讨伐有扈氏,最后把有扈氏灭了。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下场,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民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
    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 和浇满怀仇恨。
    而少康在有仍那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到有仍,少康得 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省虞城)。有虞的诸侯叫 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 食的官,而且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省虞城东)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此地,少康有十里见方(一成)的土地,有五百个(一旅)人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
    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 他联合进攻寒浞。 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
    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曾姓的受姓始祖是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 (zeng,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zeng,曾);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zeng,赠);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闻名于世的缯(zeng,曾)。公元前 567年,鄫被莒国所灭,鄫国子孙遂以曾为氏。
    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国语·郑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
    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惟独曾人却留居中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
    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同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阳)参加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鄫国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鄫国灭亡之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为了生存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朵旁(右耳朵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有了曾姓。

    少数民族中曾姓:
    少数民族中只有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有极少数人姓曾。
    京族 我国南方一个以海洋捕捞为生的民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400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曾姓京族居住在潭吉岛、巫头岛上,京族曾姓族人迁入潭吉岛的时间较早,在此已居住8代;巫头岛上的曾姓族人迁居于此稍晚,仅传3世。
    满族 今河北省隆化县的中满族有曾姓。
    布依族 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黔南、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的镇宁和关陵两个布依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贵阳市郊,属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镇宁布依苗族自治县布依族中有曾姓。
    土家族 在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有曾姓。

-------------------------------------------------------

曾姓迁徙概述

    曾姓源于山东,汉代之前未出山东,自西汉开始以山东为中心向周围发散。西汉时曾光徙居长沙(今属湖南省),是为长沙房,曾顼徙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后曾玉、曾淐分别迁居于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南)。王莽之乱后,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繁衍,曾据也因此被称为江南曾氏之鼻祖。自清代起,曾姓族人开始向台湾及海外迁徙。

    春秋时期
    曾姓远出于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点,曾参(宗圣曾子)父子。曾姓族谱中把宗圣曾子作为自己的一世祖。

    两汉时期
    发祥于山东的曾氏,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庐陵一带。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遂使曾姓发展成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曾氏于东汉时大举南迁。15派曾据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居于庐陵吉阳乡,后又迁至莺迁乡。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曾参第23派孙曾曜于魏晋时期徙居蜀郡(四川)

    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江西境内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被迫东向溯章水进入福建的汀州,沿韩江以下而分布于潮州各县。南丰曾氏经江西广昌、石城,到达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最后达到广东平远、兴宁、五华以及香港等地。

    宋元时期
    宋元间曾参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宋末已有曾姓先民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乱时,金门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姓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
    《海虞曾氏家谱》:“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江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硅子第三十五世隐自吉阳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于明初自晋江移家江阴之南乡,至其孙享禄、良禄之后析为东分、西分,散居于曾村、戈巷、金巷等处。”
    江西南丰曾氏迁至润州,《润城西门外曾氏重修族谱》:“一世祖为北宋曾布,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始迁祖坟政、如湖、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

    明清时期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始迁祖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南小塘”;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第五十六世芝,明永乐至弘治间人,自永丰迁来宁乡,居于麻田”;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始迁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万载迁湘乡,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边”;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圣三郎元季由赣迁湘乡,是为本族始祖。其子镇抚明初徙居邑南黄花韶岭间,卒葬榔山;其子纹禄自榔之神山徙居龙潭头江”;
    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曾姓也在其中。
    雍正五年(1727年)歉收,由长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饥民”“日以千计”两湖百姓携家眷入川者,不下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姓族人也在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称:“始祖志诚,元时由赣入粤。始迁祖兰耀、集虞,清雍乾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民国《成都曾氏支谱》记载,仅广东兴宁曾氏就有成都、崇宁、新津、彭县、彭山、嘉定、犍为、华阳、金堂、仁寿等地;民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说,广东长乐曾氏分别迁往简州、金堂、成都、华阳、新都、新繁、资阳。

    迁入台湾
    曾姓迁居台湾是在明末,最早到台湾开基立业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便到台湾开垦了。
    曾姓大举移居台湾却在清朝,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曾姓入台者30人:
    康熙年间,一人与许姓合垦新竹县香山乡(今归新竹市),一人到今彰化县竹塘乡开垦;
    康熙末年,曾机禄、曾瑞文入垦深耕堡(今新化县沙山乡);
    康熙雍正年间,曾某与邱、乌二姓,合垦屏东县车城;
    雍正三年(1725年)福建南安(今属福建)人曾才开垦大棣榔堡溪南庄;
    雍正五年(1727年)广东陆丰(今属广东)人曾国鹄入垦竹北二堡圆山(今新竹县红毛乡);
    雍正初年,曾某与巫、何二姓开垦猫罗堡柳树林庄、登台庄;
    雍正年间曾某与许、叶二姓合垦今新竹县香山乡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乾隆六年(1741年)漳州(今属福建)人曾合记入垦今台北县新店镇(今新店市)顶城里;
    乾隆八年,广东人曾某与广东人赖、曹、温三姓,福建人田、庄二姓,开垦苗栗二堡通霄庄(今苗栗通宵镇);
    乾隆三十年,同安(今属福建)人曾某入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埔头村;
    乾隆四十年曾某与何、巫二姓合垦今台中县东势镇;
    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今属福建)人曾壁章开垦今台北县林口乡青湖村中湖;
    咸丰六年(1856年)广东人曾宣再与钱、詹、黄三姓合垦今新竹县横山乡田寮村;
    光绪二十年(1894年)曾干运入垦新竹县宝山乡。

    迁徙台曾姓族人的籍贯
    迁徙台曾姓族人以福建、广东居多,多系龙山派苗裔。
    新竹县竹北乡莰顶曾氏的祖先,就是第67派裔孙,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
    台北县曾氏,亦出晋江曾氏。桃园新屋乡永安村曾氏,则来自广东陆丰县,自武城繁衍而来。

    迁徙台曾姓族人的分布
    迁居台湾曾姓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
    晋江新市武城曾氏迁往台湾府、承天府、盐水港鱼寮庄(今属新竹市)、竹堑、彰化、淡水(今属台北县)、大坪庄、东螺、澎湖屿、浯岛;
    晋江畲店曾氏迁往咬狗竹、盐水港;泉州龙笋曾氏迁往彰化城内、府城等。随着当地曾姓居民的增多,随之也出现了以曾姓命名的自然村,在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区有曾仔寮、曾厝等。
    民国四十二、三年间(1953-1954)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住民828804户中,有曾姓12002户,占全部户数的1.45%,居全省737姓的第16位。

    移居海外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载:108名族人移居南洋,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载: 34人到海外谋生。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载:“应助,明威将军,生于顺治己丑年(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国(今越南)”。
    《武城曾氏宗谱》记载有的毓萱、毓应、毓蒲、毓宁4人:
    毓萱,字秉可,号仕受,生康熙戊戌年(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东瀛……;
    毓应,生雍正五年丁末(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
    毓蒲,生乾隆丙辰年(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罗;
    毓宁,生雍正壬子年(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罗。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有坤观、衍国两人:
    坤观,字贻地,生乾隆乙酉年(1765年)十月十四日,卒乾隆辛亥年(1791年)六月初十日,殁于吕宋;
    衍国,号怀远,生于雍正丙午年(1726年)八月十八日,卒于乾隆乙酉年门765年)九月廿九日,殁葬吧地。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载:传龙,生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纪炉、纪案、纪坛均在南洋;
    传挺,生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连氏,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纪照、纪饯、纪墀均在南洋;
    纪巩,生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九月二十二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宣统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卒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公冢山;
    纪烈,生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匪乱,携妻徐丽,子广坡、广闯、广切、广苔、广锡等人往南洋拉美士。夫妻卒葬南洋,子孙现在拉美士;
    广听,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八月初七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九月初五日,卒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四月二十九日,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山公冢;
    昭美,字口焕,生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九月二十八日,卒葬南洋。配黄氏,生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卒民国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葬南槟榔屿眼唐。
    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载:庆(亻平),生于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配缅甸仰光口氏,子五,长台升,次台金、三台前、四台源、五台江。合家现住在仰光。
    从侨居的地点看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曾姓族人定居。
    曾姓族人已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姓族人的足迹。

-------------------------------------------------------

曾姓当代分布

    据统计,按人口多少,曾姓为中国第3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为多。
    四川 什邡县,曾姓为该县44大姓的第8大姓;井研县研城镇2382户,10117人中有曾姓族人57户,275人;夹江县 224姓有曾姓。
    江西 德安县,曾姓为人口聚居较多的村庄和人口较多的9大姓之一;崇义县 155姓有曾姓;定南县168姓有曾姓。
    河南 商丘县328姓、潢川县494姓、西平县302姓、虞城县328姓、息县340姓、太康县467姓、淅川县108姓、林州市321姓、淮滨县207姓、登封县337姓、光山县 334姓、长葛县206姓、长垣县214姓、柘城县235姓、鄢陵县231姓、延津县265姓、新县272姓、夏邑县292姓、扶沟县 279姓、南阳市613姓、商水县281姓、西华县249姓、濮阳县223姓中均有曾姓。
    上海 川沙县523姓、嘉定552姓、宝山404姓、金山395姓中均有曾姓。
    湖北 红安县239姓有曾姓;汉川县 210姓有曾姓。
    海外分布 曾姓族人已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了。

-------------------------------------------------------

曾姓家谱介绍

    曾姓的最早家谱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宋史·艺文志》记载的曾肇的《曾氏谱图》一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谱了,该谱已佚。
    现存族谱大都是明以后所修;从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山东、四川、湖北、江苏、江西、香港、台湾等地区,尤以福建、广东、四川、江西为多。
    其体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其中尤以谱序最具影响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明代刑部尚书何乔新都曾为曾姓族谱作序。

    曾姓家谱文献目录
    曾姓家谱一:
    《温陵曾氏族谱》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兴宁曾氏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族谱》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
    晋江《武城曾氏族谱》
    《清源曾氏族谱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谱》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
    《海虞曾氏家谱》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

    曾姓家谱二:
    曾氏宗谱口口卷 明隆庆活字印本 北京大学卷
    安徽旌德·旌阳曾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昌期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崇本堂活字本四册北图
    湖南湘潭·石莲曾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追远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河北大学
    曾氏(族谱)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 1976年铅印本 精装一册 北文献会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曾氏族谱人事编、谱系编不分卷 游有财 民国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 精装一册 北文献会 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间刊本 福建师大 注:谱始修于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谱续修 (清)曾新修四年(1907年)稿本 一册 福建图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达文 清光绪—一册 哥伦比亚大学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 曾达文民国十三年清光绪三十十年活字本铅印本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附 曾传着 清光绪二十六年活字本 十四、十六册 哥伦比亚大学
    广东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册 (清)光绪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刊本 广东汕头市档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庆良 民国十三年油印本 一册 广东兴宁、日本静嘉堂
    广东·蕉岭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曾毓郯重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广东中山图 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祠不分卷 (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序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封签作《梅城凤尾阁曾氏大宗祠谱》
    广东·南海曾氏家谱不分卷绪三年(1877年)钞本 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曾氏族谱不分卷绪五年(1879年)刻本 广东中山图 (清)曾梦鸿等编 清光 (清)曾毓郯重修 清光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广东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曾清河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广西容县文管 注:残存本载有山东嘉祥、湖南宁乡、广西容县三地曾氏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氏族谱编委会 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 精装一册 国史馆 附注曾氏裔孙谱系
    福建·长乐县感恩村曾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曾尊椿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乐曾氏石印本 四册 哈尔滨师大、福建图 注: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达文 清光绪二十年木活本 一册 哈佛大学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 曾传着 1967年影印本 哈佛大学
    曾氏族谱不分卷 游有财、曾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年铅印本 一册 哈佛大学
    安徽黄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 (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守约堂木刻本 三十九册 河北大学
    安徽黄山·曾氏文献存征五卷 曾士璋辑 清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作《太平曾氏通介房谱》
    湖南衡阳·曾氏六修族谱 (清)曾育才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宗圣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山东历城·曾氏家乘略二卷 (清)曾自尚增辑 清乾隆二十年(1755)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民国三年(1914年)重镌本 一册 河北大学(二部)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曾百容等续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大渡乡 注:清光绪三十一年曾少衡创修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一卷 (民国)曾毓南、曾广发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 注:清咸丰十一年曾毓楷、曾红万等首修(湖北新洲)武城曾氏宗谱八卷 (民国)曾志益重修民国十二年 (1923)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武城曾氏族谱二卷 木刻本 湖南来凤县志办 注:该族散居湖南龙山、湖北来凤等地
    湖南·湘乡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嘉言、曾大型等修,曾林书、曾克能等纂修 清嘉庆四年(1799年)刻本 一册 湖南图
    湖南·曾氏支谱齿录不分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写本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衡山、湘乡等地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续修族谱口口卷首一卷 (清)曾贯之、曾得宗修,曾志坚、曾纪英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湖南图 存八卷
    湖南湘乡·曾氏田宅族谱口口卷 (清)曾瀛、曾尚录等纂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湖南图 存卷1、2、3
    湖南·武城曾氏七修族谱四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活字本 二册 湖南图(存卷1、2,又一部存卷首)
    湖南湘乡·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 (清)曾传着、曾怀柳等修,曾毓绪、曾广镕等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9)、美国
    湖南·湘乡田田曾氏续修族谱口口卷首二卷 (民国)曾芸阁、曾茂才纂修 民国六年(1917年)武城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
    湖南益阳·曾氏四修族谱口口卷首四卷 (清)曾昊继纂序清光绪十八年(1892) 活字本 湖南图(存七卷)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五修族族谱十九卷首一卷 (民国)曾广杰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活字本 湖南图(存十七卷)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首一卷 (清)曾心德、曾连胜修,曾连峰、曾祯祥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活字本 十二册 湖南图(又一部存二册,又一部存三册)
    湖南衡阳·衡西曾氏五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曾祉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养志堂活字本 七册 吉林大学
    曾氏宗谱不分卷 曾星炳等续修 民国五年(1916年)活字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 (清)曾彬文辑 民国钞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曾彬文卒于清咸丰十年,后人增辑记事至宣统间
    江苏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谱口口卷苏南京市档(存卷3、4)
    江西吉安·梅山曾氏重修族谱 木刻本记事至清光绪十六年
    江西·曾氏宗谱四卷 江西铜鼓县丰田木刻本江西档 (江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木活字本一册 江西图 残
    江西·袁郡曾致昌祠谱口口卷 (民国)曾大方等纂修民国四年(1915)鲁国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
    江西吉安·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曾世珍等纂修庆三年(1798年)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江西萍乡·萍邑曾氏祠册一卷 (清)曾元善等纂绪间木活字本一册 江西图清喜清光
    江西修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照临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木活字本 二十八册 江西图
    江西·袁祠曾氏族谱四十三卷前编二卷后编一卷 (清)曾挺森等纂修 清同治元年(1875年)鲁国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七卷)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 (清)曾达文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常熟曾氏义庄活字本 一册 历博、上海图、江苏常熟市图、江苏苏州市图、日本、美国 注:首修于明曾玉梁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蜀支谱不分卷 (民国)曾启濂、曾尔楷等修民国三年(1914年)成都曾氏墓祠刻本 历史所、河北大学(二部)、南京大亨、四川图 注:清乾隆五十八年曾痴园始修
    曾氏族谱不分卷 游有财1967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 林添福 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湖南·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容光等重修影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 四册 美国
    香港·新界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写本 一册 美国
    香港新界·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武城曾氏家乘一卷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木活字本 美国
    武城曾氏谱原残口口卷 (清)曾文王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 美国(存卷1)
    武城曾氏家乘十卷 编修者不详清乾隆四十六年木活本六册美国国会
    武城曾氏续修家谱不分卷 清刻本 一册 南京大学
    江西吉安·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毓蹲、曾衍咏同修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刻本 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六卷 (民国)曾达文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常熟曾氏义庄排印本 三册 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江麻苏州市图、江苏常熟市图、美国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家乘八卷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刊本 六册 日本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曾庆良等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年)油印本 一册 日本、美国
    武城曾氏谱原残一卷 曾文玉 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日本东京帝大
    曾氏家训八卷 曾克专 民国铅印本 一册 日本东京帝大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清)曾宪柘主修 清官统二年(1910年)木刻本 山东嘉祥县满洞乡南武山村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口口卷 (明)曾孔化辑 明嘉靖刻本 上海图 存五卷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六种三十二卷 (明)曾孔化编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刻本 上海图、天一阁
    富顺·曾氏宗圣支谱 曾昭煌等编修 民国石印本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绵竹·曾氏家谱不分卷 (清)曾文生续修 清咸丰间刻本 一册 四川图 注:此谱首修于清乾隆年间曾仁山
    四川·富顺曾氏宗圣支谱不分卷 (民国)曾昭煌编纂民国间石印本 四川图(存一册)
    四川简阳)曾氏宗谱不分卷 清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四川图(存一册)注:记事迄同洽年间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忠谋堂刻本 四川图 (存一册)
    武城曾氏全国通谱七卷 (民国)曾贡三、曾介圭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 四川宣汉县档(缺卷7)
    湖南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毓郯等纂
    民国间湖南宁乡曾氏南宗总局活字本 四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清嘉庆十一年修,此为四修
    四川内江·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十二卷 (清)曾锡光、曾传谷纂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内江曾氏宗祠刻本 十二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初修
    福建晋江·三峡瑞峰公派下族谱 (清)曾濠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龙山部份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钞本一册 台湾
    福建南安·台湾曾氏族谱 (清)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宁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谱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宁化·曾氏世系谱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谱 (清)霞山氏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同安·顶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谱 (清)曾玉音原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 一册 台湾 注:记事补止清光绪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 (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续修,曾庄、曾文鳌三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钞本 一册 台湾
    广东梅县·曾氏家谱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钞本 一册 台湾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口口卷 (清)曾纪湖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 十一册 台湾
    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曾玉音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 一册 台湾
    广泽尊王谱系纪略不分卷 曾天爵 1968年油印本平装一册 万万斋 附注五代闽南安郭忠福后受封广泽尊王之谱传、附土库凤山寺尊王版画像
    曾氏先贤史略特辑不分卷(美国纽约)曾纯利 1958年纽约曾三省堂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
    台北市曾氏宗亲会会讯不分卷 曾氏会讯编委会 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亲会、曾纪华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谱不分卷 (清朝)曾广祚 1967年台湾学生书局景印本 精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附注湘乡曾氏文献、曾约农、曾宝荪等在台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谱
    宗圣志不分卷(明朝)曾承业宗圣奉祀官府、196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本 精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 附注曾宪口等在台湾重印宗圣传记事略
    曾氏家乘五卷 曾克专 1958年曾克专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省文献会、北文献会 附注由赣人闽曾氏庐陵公裔孙谱系
    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写本册 香港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刊本 四册 香港大学
    武城曾氏宗圣志谱二十卷册 香港大学曾容光 清光绪十六年影印曾宪 1968年刊本
    新界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清光绪十七年写本一册 香港大学
    曾氏家乘五卷 曾克专 1958年铅印本 一册 香港大学
    曾氏家乘不分卷他家谱学会
    福建·曾氏族谱谱学会缩微胶卷曾克专 1958年铅印本 一册 犹曾六郎 刊本不分卷 一册 犹他家
    福建·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69年刊本 1969年刊本
    福建·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朝清 196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海澄·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柱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不分卷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南海·曾氏族谱不分卷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宁化·曾氏族谱不分卷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宁化·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清贤 刊本 一册 犹曾元辅 民国十五年刊本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曾得昌 刊本 一册
    福建平和·曾氏家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民国三十七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平和·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真枝 1980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平和·曾氏族谱不分卷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同安·曾氏家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林碧珠 1985年刊本 (福建同安)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取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同安·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人格 1975年刊本曾蓬辉 1983年刊本曾庆祥 刊本 一册 犹
    福建永定·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玉音 清嘉庆十二年刊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博罗·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修山 1971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程乡·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海丰·曾氏族谱不分卷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湘江 1963年刊本编修者不详 1968年刊
    广东嘉应·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清乾隆二十五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镇平·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义秀 1984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系·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呈贞 1976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南邑·曾氏家谱不分卷 杨朝逢、杨丹桂 197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台湾·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头公派下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丽纹 1979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武城·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清嘉庆九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雾峰·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申甫 民国十二年、1976年 (续抄)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不分卷 曾玉音、曾味根、曾庄、曾文鳌清乾隆四十五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世系统图不分卷 曾焕魁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列代祖先祭祀表及户口誊本·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8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传家宝(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元辅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稻江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玉音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惠安獭江曾氏族谱不分卷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惠安獭江曾氏族谱不分卷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民国十六年刊本 一册曾颐和 刊本 一册曾颐和 1967年刊本
    广东省揭阳县西门外五经富客属宗圣曾子五十五世孙支系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8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黄帝至夏禹历代远祖史料集不分卷 曾颐和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回忆录不分卷 曾勤华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家谱(曾氏)不分卷 曾聪恕会缩微胶卷
    家族簿不分卷编修者不详会缩微胶卷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
    金湖春秋(曾氏等家谱)不分卷 曾人口(曾启修)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开澎始祖诰公派下族谱不分卷 曾江海、曾其明、曾荣宗、曾根旺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家谱不分卷 曾一平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派曾氏家谱牒(正本)不分卷 陈家驹 民国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世系,第六十五派才公直系考直系图不分卷 曾份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上曾氏历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之神位不分卷 彭素娟(抄) 1985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曾氏历代族谱不分卷 曾和文(重抄) 1970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族谱(曾氏)协春分堂不分卷 曾蓬辉 1983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南投曾质朴公派下家谱不分卷 曾海倾 1973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
    平和族谱不分卷 曾焕枝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嵌顶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57年刊本 一册 犹他曾昆和 清道光元年刊本
    泉郡龙山分派于台湾此路海山郡板桥庄下深丘曾氏历代家承不分卷 曾人焕 民国三十二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荣泉家谱(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荣泉 民国十一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汝拱汝潮曾公派下裔孙族谱不分卷 曾盛和 198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省鲁国郡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来 1982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省堂尚上历代祖高曾祖考妣神位不分卷 曾清发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省堂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85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峡瑞峰公派下族谱不分卷 曾濠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神经簿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民国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清乾隆四十六年刊十八年刊本 一册十六世曾六一公派下家系表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世系族谱(曾氏)不分卷 曾忠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52年刊本 一册
    台北竹堑曾氏族谱序、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金定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台湾桃园永安村曾姓沿起及原籍界台籍历代谱序不分卷 曾门 196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太平寨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玉音 清嘉庆十二年、清光绪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武城堂家谱不分卷 曾进松 民国二十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不分卷 曾纪湖 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雪兰莪曾氏宗祠族谱不分卷 曾庆贤 1960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燕翼堂曾氏族谱不分卷 霞山氏 清咸丰十一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依照童印族谱抄族谱(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祥富 民国二十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永定迁台曾氏派字系统表不分卷 曾子中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元才公系统图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宝荪回忆录不分卷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东灿家谱表不分卷 1976年刊犹他曾宝荪 1969年刊本 一册
    曾东灿家谱表不分卷 曾东灿 1980年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国堂族谱不分卷 曾富雄 1982年刊本 一册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系图(曾家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5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族谱记录簿不分卷 曾水发 1959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祖簿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77年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见龙公尝系统图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景和家谱表不分卷 曾景和 1981年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丘渊源考不分卷 曾清贤 1981年刊本 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世系表不分卷 曾水照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第六十五派才公房直系考不分卷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册 1976年刊本编修者不详曾氏黄氏梁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乘不分卷 曾克专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礼簿不分卷 曾荣村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册 195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 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 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 胶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曾连科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曾秋林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曾松麟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曾嵩生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
    曾氏家谱蔡惠荣(抄)不分卷 1979年 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学序编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族原谱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克专 1962年刊本曾文楷 1977年刊本 一册
    曾氏历代系统表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七十三世伯杂公家谱不分卷 曾颐和 1961年刊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世次源流族谱不分卷 曾光清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世次源流族谱不分卷 曾光清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清道光二十六年刊
    曾氏世系谱不分卷 曾光清 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本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世系图(平和衍台湾部份)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6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手抄族谱不分卷 曾火顺 刊本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系统图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谱学会缩微胶卷册犹他家谱册 犹他家曾氏裕振公派高祖十七世日恭公支派系家谱不分卷 曾监灶 1981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渊源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60年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源流大宗谱(抄录式)不分卷 曾锦祥(抄)十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宗族世谱不分卷 曾阿山 1975年刊本册民国三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南投镇内兴里)不分卷 曾炳炉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平和部份)不分卷 曾添福 民国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74年刊十一年刊
    曾氏族谱(神经簿)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屏东全台宗圣公祠六大户派下不分卷然 197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57年刊本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安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57年刊本 一册
    曾氏族谱不分卷 游有财 196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德才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三捷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振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抄录不分卷 曾金莲 1975年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龙山部份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清康熙六十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五十五派公房不分卷 曾建安 民国三十八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序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民国十二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序不分卷 曾焕进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祖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祖先忌辰表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文滔药簿(后附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文滔 民国二十二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宪泽家谱表不分卷 曾宪泽 1980年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姓系统一览表不分卷 曾文楚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姓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76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姓族谱不分卷 彭玉旺 1966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张曾家族谱不分卷 曾新德 民国十五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张哲山传不分卷 曾和安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彰化花坛白沙村曾家族谱不分卷 曾耀东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镇平南山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秋月 1970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竹堑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银镂 195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竹堑曾氏族谱手抄部份不分卷 曾肇珠、曾蓝投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子孙宗族芳名簿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祖考口仁善子嵩曾公系统表不分卷 曾子嵩 1961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祖谱(永定移台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宪毅 1980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祖宗谱序不分卷 曾戌坤 197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浙江常山·定阳桂岩曾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曾宗鲁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村老坞 不全
    浙江常山·曾氏宗谱口口卷 民国三年(191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新村白谷圩(存卷3)
    浙江常山·定阳曾氏宗谱三卷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油印本 浙江常山县东鲁黄坞岭路底蓬
    浙江常山·武城曾氏族谱十卷 清宣统元年(1909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乡占汗村
    浙江常山·前川曾氏宗谱口口卷 (民国)王朝佐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前庄坂(存 卷1、2)
    浙江常山·续修曾氏宗谱常山龙尧麦圹世系不分卷 民国十六年(192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麦坞村长家圩
    浙江常山)定阳归严曾氏宗谱口口卷 民国十二年(1923年)木刻本(序)浙江常山县五里乡山底村石冈(存卷首、7);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水牛坞村(存四卷)
    浙江常山)续修曾文定公族谱十二卷 (清)魏定国续修 清乾隆四年(173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
    浙江常山·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符璋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
    浙江常山·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郑凤池, 曾繁仁续修 民国间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外方山村、箬溪村 注:始修于清道光十七年曾纯瑚
    浙江常山·曾氏宗谱四卷 (民国)曾职员 曾绍曾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年)木刻本(序)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游林 村上东坑 注:始修于清宣统二年徐燮
    浙江腊溪·石坑曾氏宗谱三十八卷 民国十五年 (1926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松阳·午岭曾氏宗谱五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 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四都乡午岭村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民国)佚名纂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感恩村曾氏族谱(民国)曾尊椿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石印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石莲曾氏六修族谱 (清)曾海南等纂修 同治五年追远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 嘉庆二十三年守约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清)曾毓纂修 嘉庆十一年刊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家乘(不分卷)(民国)佚名修 民国抄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家乘略(二卷)(清)曾尚增辑 乾隆二十六年 抄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家谱(清)曾新续修 光绪三十四年稿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六修族谱(清)曾育才修 道光二十一年宗圣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蜀支谱(民国)曾尔楷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蜀支谱(不分卷附曾氏通谱)(民国)曾启濂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通谱(清)佚名修 乾隆五十八年修,民国三年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文献存征(五卷)(清)曾士璋辑 清代敦本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山东嘉祥·曾氏宗圣志二十卷 (清)曾国荃修,王定安 编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南京刻本 六册 中央民院、日本 注:初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三修

-------------------------------------------------------

曾姓字辈

    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又称辈、辈行。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十分讲究、严肃的,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 63派(“派”与“传”、“代”、“世”同义)起使用圣祖仁帝所赐的3句、15字名派: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后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10个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刚建立时,大总统袁世凯(一说是孙中山,又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令贻所续)又为曾氏赐名派4句、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曾氏家族在统一辈序之前,各地曾氏没统一的辈序,龙山派语为:
    奎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召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
    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眙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11-21 16:58:08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曾绍山中将
    曾绍山(1914-1995),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部少年宣传队队长,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少共团委书记、少共国际团排长,第10师28团一营书记、师政治部秘书、司令部参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司令部作战股股长,13团参谋长,385旅参谋长,太行军区新编第十旅副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员,皖西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1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川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济南军区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月26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81岁。

    曾泽生中将
    曾泽生(1902-1973),云南省永善县人。毕业于昆明省立中学。1922年入唐继尧办的建国军机关枪军7队学习,因成绩优异,于1924年1月免试进入云南讲武堂18期学习。1925年任黄埔军校区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军衔高级将领。1948年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大革命时期,1926年任广东20师教导团连长。1927年转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月应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召回滇,任昆明军官候补生队副队长。1930年任讨伐军第10路军3旅5团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任国民党政府60军184师团长。率部参加台儿庄对日作战。1939年1月任184师副师长,7月任师长。1944年11月任60军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率部去越南参加受降。1946年12月任国民党东北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兼60军军长。1948年1月任国民党政府军吉林守备军司令兼60军军长,3月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兼60军军长。对蒋介石卖国独裁、发动内战、屠杀人民的反动政策日益不满,毅然于1948年10月率60军在长春起义。起义后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50军,任军长。积极配合政治委员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关于改编起义部队的各项政策,使这支部队顺利转变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1949年率部参加解放鄂西、四川的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1950年3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0月率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军长,在朝鲜战场上共进行大小战斗95次,歼敌14492人。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能够以身作则,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68年9月离职退休。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73年2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曾国华中将
    曾国华(1910-1978),广东省五华县人。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五团排长、连长,红军东渡黄河突击队队长,红一军团五团副团长、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营长,挺进五支队支队长,115师教导第二旅旅长,滨海军区第六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谋处代处长,山东军区教导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三师师长、七师师长、纵队副司令员,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参谋长,第15兵团参谋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空军第三军军长,东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1月3日因脑梗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

    曾思玉中将
    曾思玉(1911-——),原名曾世裕,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本县农民起义。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36师连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第二师司令部通信参谋,军委警卫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第343旅686团民运股股长,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运河支队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野战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冀察军区副司令员,冀察热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第19兵团64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顾问。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曾生少将
    曾生(1910-1995),广东省惠阳县人。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对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山大学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海员工会组织部部长,193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香港回到惠阳,任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领导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努力争取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使1000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游击队。1940年8月,任东江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四战区第3游击纵队新编大队大队长,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率部开进东莞县的大岭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1月指挥所部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以下50余人。广州日军首脑哀叹:“这是进攻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后任惠宝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任司令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参加组织护送撤离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至后方安全地区。抗日战争中,他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渤海区委员会副书记,渤海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珠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珠江地委书记,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州市市长,广东省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等职。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主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3年9月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1月20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曾征少将
    曾征(1912-2000),原名曾来古,江西省寻乌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5军排长,红3军团第5师15团连长,红1军团补充营营长,红29军第256团团长,红2方面军第6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参谋长,第6军分区参谋长,第12旅副旅长兼参谋长,第3支队支队长,独立1团团长,独立2旅5团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11军分区参谋长,第6军分区参谋长,第12旅副旅长兼参谋长,第一野战军7军20师副师长。参加了绥远战役、太原战役、扶眉战役和陇东追击战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师副师长,空军第一预科总队总队长,1958年毕业于空军学院,任空军第一预科学校校长,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第3军副军长,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兼西宁警备区司令员,1964年兼任青海省体委主任,陕西省军区顾问等职。为军队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6月1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88岁。

    曾威少将
    曾威(1916-2004),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保卫局特务员,红6军团保卫局战士、班长、特务员,西安办事处副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三、四、五次反“围剿”,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警卫副官、总务科长,挺进军第9团营政治教导员,挺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10团政委兼中共昌延县委书记等职。参加了创建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和华北地区反“扫荡”中的多次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第5旅副政治委员,独立第8旅副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平北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副师长,师参谋长,塘大警备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3兵团第37军109师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7军109师政治委员,担负机场修建和保护任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军副军长、副政治委员。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1975年到1978年任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长期从事国防工程施工,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先后3次入朝作战。他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曾美少将
    曾美(1914-——),原名曾昭泰,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中央红军学校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在上干队测图班学习,毕业后任公略步校测绘员,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参加过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1937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某团干事,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4大队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大队政治委员,第26团副政治委员,第4区队区队长,崞(县)代(县)、五(台)县游击支队队长兼政治委员,参加“百团大战”。1941年至1944年春,任团长,参加抗日敌后游击战争。1944年10月任冀晋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率部收获孟县、西烟据点,参加正太线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冬任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第5旅副政治委员,独立第8旅副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平北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保卫古北口战役、晋东北护秋战役,歼灭阎军一个团。参加解放石家庄战役,率部攻占大郭村机场,切断敌空援后路,为我军胜利解放石家庄奠定了基础,获“首功”奖励。后任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副师长,华北军区第13兵团第196师师长,参加平津战役、太原战役。1948年8月任第67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3兵团第196师政治委员,第67军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京津卫戍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高等军事学院首批学员,高级步校政委,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第二政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30日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曾涤少将
    曾涤(1913-1971),原名曾垂坤,湖南省浏阳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萍乡县三区团委书记,中共分宜县委书记,江西少共省委儿童局书记,省委宣传干事,省委过视员,红6军团政治部俱乐部主任、宣传部干事,桑植独立团政治部主任,地方工作团、解放团、军团直属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民运股股长、团长、团政治委员,中共鄂北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教导旅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6师政治委员,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兼干部部部长、宣传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2年12月14逝世,终年58岁。

    曾凡有少将
    曾凡有(1916-——),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保卫局检查科科员、骑兵团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连指导员、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16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南进支队21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平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独立7师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6军159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和平津、渡江、衡宝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副政委。1952年以步兵第143师师机关及西南军区步兵基干第4团和步兵第533团机关合编组建空军28师,任师政治委员。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基地后勤部政治委员、基地政治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后勤部政治委员。参与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曾光明少将
    曾光明(1917-1985),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3军7师19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第1师2团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4团政治处股长,120师358旅716团政治处主任,晋绥军区独立第4旅13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田家会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独立4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2军4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南疆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司令员、政治委员。参加了蟠龙、宜川、扶郿等战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11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68岁。

    曾传芳少将
    曾传芳(1915-1982),江西省永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1军团31师93团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军大学步兵学校教员。参加了长征。长征途中调到中央军委5局担任管理员,后到2局任排长。长征到陕北后,到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学习,后在步兵学校任连政治指导员,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3团总支书记、政工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5月到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1月去苏联养病。1940年回国,在新疆迪化工作。1942年被军阀盛世才关押监狱4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出狱回延安,分配到山东,历任渤海军区津南支队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18团政委、叁野33军98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15师政治委员,第27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9月4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67岁。

    曾旭清少将
    曾旭清(1909-1998),四川省宣汉县人。1932年23岁时参加了农会,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担任党支部书记,组织了一个战斗连队,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0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任区委书记,曾在游击队担任中队长。1935年任独立营营长、区委书记、特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红军到达陕北后,在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在援西军政治部任民运干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771团民运干事。随129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刘志坚到晋城扩军,刘志坚把他留在陵川县,他在陵川县拉起一个连队,1938年带领这个连编入赵基梅、涂锡道支队,历任支队民运股长、营教导员、科长。1939年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毕业后任冀鲁边教导6旅17团政委、2分区政委,他和2分区司令员龙书金率领部队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游击战争。指挥和参加了齐河、济阳的反扫荡,披崔家和大、小杨家伏击战,王家楼、刘大屯突围战,陵县、平禹、临邑、齐河、济阳、德平、德县的破袭战等多次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第7师师长兼政治委员,7师在解放战争中歼敌数千人。济南战役时,只身爬上城墙观察敌情,抓住战机率队打开突破口。1949年,渤海纵队与张克侠起义部队合编为33军,7师编为98师,师长由起义军官担任,曾旭清任政治委员。上海解放后,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指挥98师4个营渡海作战,攻占了上海港外近海的四礁等岛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代副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华东军区工程兵部主任。1958年任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副司令员,率领10万大军战斗在戈壁滩上。1963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1964年出任工程兵副参谋长。1965年4月,李天佑副总参谋长主持会议,决定组建以工程兵为主体的中国后勤部队第2支队,赴越南东北地区,担负紧急构筑沿海陆地及其岛屿设防工程任务。第2支队的指挥部以工程兵建筑某师为基础组成,任指挥部主任,李良汉任政治委员。6月,第2支队开始入越,至1966年9月,完成了越南东北地区岛屿和沿海要地设防工程、海底通信电缆工程和通信线路工程,并击落、击伤美机200余架,第2支队牺牲数十人。1974年任工程兵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一年被授予少将衔仅王赤军 孙润华、杨大易、曾旭清4人。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0月1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曾庆良少将
    曾庆良(1917-1996),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电台报务员,红四方面军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军委电台报务员、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叁局无线电科副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通信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通信科副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西北军区通信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司
令部通信处副处长、政治委员。参加了平绥路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通信处处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任军事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雷达工程学院院长,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总参谋部军事科学研究室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1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曾如清少将
    曾如清(1914-1989),江西省吉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巡视员,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共于都县谭头区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组织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1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泰州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和省委书记,新四军第1师1旅1团政治委员,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4纵队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25军58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政治部主任,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在第2次战役中,27军一举成建制歼灭美军5个整营,缴获团旗一面。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政治委员,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4月2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5岁。

    曾克林少将
    曾克林(1913-——),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第7师21团连副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第4师12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8军第3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战争时期,任平西挺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冀东军分区参谋长,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沈阳卫戍司令部司令员。1945年9月15日,八路军延安总部,朱德、彭德怀、刘少奇、叶剑英等首长听完东北战况的汇报后,邀请汇报人共进晚餐。席间,彭总竖起大拇指夸奖汇报人说:“你首先进入东北,是有功的。”这位功臣,就是1913年1月出生在兴国县东村乡齐心村的曾克林将军,当时他年仅32岁,担任沈阳首任卫戍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44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海军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戎马生涯的回忆》、《曾克林将军自述》等。
    附录:“东北人民自治军”名称的由来与中共第一位卫戍区司令员
    1945年8月14日,时任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司令员的曾克林奉命组建挺进东北东路部队。9月5日,曾克林率部抵达沈阳。火车未停稳,“哗啦”拥上一批苏军,一个个荷枪实弹,剑拔弩张,将火车团团包围,不准车上的八路军下来。
    刹时,沈阳火车站两军对垒,战云密布。
    “咣”的一声,一扇车门打开,从车厢里走下一位年轻的八路军首长。顿时几支枪逼到了他的胸前。一位苏军中尉很不客气地问他:“站住!你是什么人?你们是什么军队?”
    “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我是这支部队的司令员曾克林,我要见你们这里的最高长官。”
    苏军驻沈阳的司令部里,中苏两位司令员对面而坐。苏军司令员卡夫通是个少将,身村高大,由于他事前未接到任何关于八路军将进驻沈阳的通知,对这位身穿粗布军服、自称是“司令员”的年轻军人非常疑虑。于是,他用傲慢的口气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是谁派你们来的?”
    曾克林面对“老大哥”这一连串不客气的“审问”很生气,但他仍心平气和地解释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朱德领导的八路军,是遵照延安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挺进东北,收复失地,来接管沈阳的。”可惜当时曾克林带去的翻译,只是部队里一位略懂俄语的战士,可以大致听懂俄语,却讲不明白。这位“翻译”吭吭哧哧地讲了半天,卡夫通还是不明白曾克林率领的是一支什么军队,更增加了他的疑虑。他态度强硬地说:“根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最高统率部不会同意你们进驻沈阳。”
    曾克林听了翻译过来的话后,知道一下还不容易说服这位“司令员”因为他们通过山海关,乘火车长驱直上,推进太快,估计上级带未与苏军统率部接上头,便用商量的口气要求苏军让他率领的部队下车来休息。没想到,卡夫通也拒绝了这个要求。
    回到火车上,曾克林一边用电台请示延安八路军总部。一边召集几个干部商量,大家觉得还应该找卡夫通交涉。
    第二次交涉,卡夫通少将弄不明白曾克林的身份,发了火,拒绝听曾克林的解释(因为他听不懂)。晚上,曾克林想到苏军的傲慢,感到百思不得其解:都是共产党的军队,在山海关附近第一次见到苏军时,苏军开始以为他们是伪军,也将他们包围起来;后来他对苏军翻译说明他们是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时,苏军指挥官上向他道歉,同他们举行联欢活动,并且联合攻打山海关。他们和苏军联合作战,从日军手里夺取了山海关。这次在沈阳是怎么回事呢?他心里一亮,想到了问题所在――我们的“翻译”水平有限,卡夫通没有听明白我们究竟是一支什么军队?
    第二天,曾克林再次到苏军卫戍司令部交涉,这次他一进苏军司令部,首先就要求苏军提供翻译。他指着苏军司令部墙上挂着镰刀、铁锤的旗子,指着同去的十六军分区副政委唐凯同志当年参加红军时在手臂上刺的镰刀、铁锤的标志,说:“我们是共产党、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这次,卡夫通少将明白了,原来是共产党的军队,他的态度马上大为改变。经过苏军翻译官的正确翻译,双方初步得到沟通。但卡夫通仍表示他要请示上级。曾克林向他解释说,我们已经没水没粮,在车上困了一天一夜了,必须尽快下车。卡夫通表示同情,双方达成了二条初步协议:一、八路军可以下车;二、八路军驻地先定在城外30里的苏家屯。
    曾克林立即让部队下车集合,准备穿过沈阳城,徙步行军到苏家屯去。
    当时曾克林的八路军先头部队约2000人,清一色是缴获的日本式装备,非常整齐。当队伍排成四路纵队行进在沈阳城区时,受到饱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14年的沈了人民的热烈欢迎。群众高呼口号:“八路军万岁!”“抗日战争胜利万岁!”“欢迎八路军进驻沈阳!”数万名群众拥到他们的队伍前面,不让他们离开市区。苏军只好派出二辆装甲车前导开路。
    卡夫通少将看见八路军这么受群众欢迎,非常吃惊。他这才明白,曾克林率领的确实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他马上改变主意派二位上校坐吉普车追上曾克林,请他们改驻在沈阳故宫小河沿一带。
    第二天,卡夫通少将接到苏军统帅部斯大林、莫洛托夫的电报,允许八路军接管沈阳。他马上派车来接曾克林,设宴招待八路军首长,对前两天的不礼貌行为道歉。并同他们商量说,根据苏共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国民党军才是接管东北的合法军队,是否可以请他们这支八路军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这样苏军就不会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指责。并请曾克林立即派部队接管了原伪满沈阳市政府大楼和日本宪兵司令部。
    曾克林通过请示延安八路军总部,同意改变称呼。马上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并成立沈阳卫戍司令部,曾克林出任首任司令员,全面接管沈阳城的防务。曾克林是八路军第一位接管省会城市的干部,9月15日,曾克林乘飞机抵达延安,向八路军总部汇报东北的情况,同行还有两位苏军代表,他们是去延安和八路军联络,让八路军接管整个东北的代表。
    曾克林的延安之行,对党中央作出“进军东北”的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曾育生少将
    曾育生(1913-1991),湖南省淑浦县卢峰镇人。1927年12月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第8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3军团卫生部二所所长,红3军团直属卫生队队长、保健科科长,军医训练班班长兼护士大队长,团卫生队队长,红6师卫生部部长,红3军团卫生部医务主任、军团卫生部副部长、陕甘支队第,纵队卫生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兵站医院院长,红一方面军卫生部保健科科长。为开展红军的医疗卫生工作,救治伤病员,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10月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任八路军医院院长,1938年8月任八路军120师卫生部部长,1940年6月任延安留守兵团卫生部副部长,1941年人延安医科大学学习3年,1945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1950年10月任西北军区卫生部党委书记兼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4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60年任云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兼厅长,1978任云南省卫生局党组书记,云南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1981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第四、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10月10日因病在昆明逝世,终年78岁。

    曾昭墟少将
    曾昭墟(1915-1973),江西省兴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3军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信康赣雄游击大队政治指导员,湘粤赣边游击支队第4大队副政治委员、第7大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连政治指导员,先遣支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2支队新3团参谋长,新四军特务团营长,第7师干部队队长,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营长、营政治教导员,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教导旅第1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1纵队1旅2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2团团长,第3师司令部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0军60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89师副师长、第58师副师长。1952年10月第20军回国,接任志愿军第58师副师长、师长、第60师师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师师长,升任第20军副军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3年3月5日逝世,终年58岁。

    曾保堂少将
    曾保堂(1911-1989),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信丰农民武装暴动,后参加赤卫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1师33团排长,红1军团第2师5团连长,红1军团第1师3团团长,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八路军115师直属独立团营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营长,第2军分区四团副团长,第4军分区35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旅副旅长,第四纵队10旅副旅长,第12旅旅长,第19兵团64军192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华北军区抗美援朝战地实习团团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副参谋长,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任山西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0月2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曾宪池少将
    曾宪池(1910-1988),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医院第2分院政治处组织干事、股长,红33军98师272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年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营副政治教导员,补充团营教导员,随营学校保卫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保卫科科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第7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响堂铺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独立7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上党、安新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军区交通处政委,军区军法处处长,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1961年,军委批准建立防化学兵科学技术研究院,1962年出任院政治委员,院长吴克之少将1964年才到任。他十分重视团结知识分子工作。说:团结不好知识分子,特别是老知识分子,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政治工作的失败。防化学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一位女研究员,原籍台湾,剑桥大学毕业,因对她的社会关系看得过重,她一度要求调走,曾宪池为她调整了住房,配备了科研助手,使她安下心来。有一位副研究员,原来是国民党兵工署化学兵司少将司长,参加革命后担任二野特纵高级参议,调防化学兵工作后,转业为职员,思想上比较苦闷。曾宪池向他表示不把他当作旧军官看待,鼓励他大胆工作,使他很受感动。1969年,防化学兵科学技术研究院被缩编为一个研究所,曾宪池未再担任领导职务。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12月5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曾祥煌少将
    曾祥煌(1914-1981),湖北省潜江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军团6师16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直属通信营教导员,中共神池县委书记,八路军120师政治部教导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独立游击3支队7团政治委员,第358旅715团政委。参加了齐会战斗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1纵358旅715团政治委员、旅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参加了延安保卫战、扶□等战役。1947年,担任358旅副政委的曾祥煌协助旅政委余秋里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取得成功经验。彭德怀说:余秋里和曾祥煌功不可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副政治委员,第57速成中学校长,解放军军政治委员,雷达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3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67岁。

    曾敬凡少将
    曾敬凡(1915-1989),又名曾长久、曾敬烦,湖南省茶陵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任茶陵县游击队司号长,同年随茶陵县游击队上井冈山,在工农革命军司号连当司号员。任红军学校第6分校排长、政治指导员,红二军团6师17团副政治委员,红二军团独立3团政治委员,红二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冀中军区第5支队副政治委员,绥蒙军区9团政委。1941年起,先后入延安军政学院、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副政委、蒙汉联军临时指挥部司令员、辽南挺进支队司令员、辽北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独立12师师长,第44军157师师长。参加了陈庄战斗和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上饶军分区司令员。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副军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0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曾新泮少将
    曾新泮(1912-2003),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赣边界建黎泰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中共中央军委总卫生部科员、直属医院医生,红31军卫生部卫生主任,第93师卫生队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卫生队队长、386旅卫生处处长,太岳军区卫生部部长。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卫生部部长,冀鲁豫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部长,平原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定陶、聊城、淮海和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公安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备部后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为我军卫生医疗事业和部队后勤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4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曾鉴修少将
    曾鉴修(1916-1985),广东省蕉岭县人。大夏大学肄业。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4纵队10总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静乐县县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3旅政治部宣传科长,西北野战军3纵独立3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野战军3军8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晋中、太原、扶□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副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组织部纪律检查处处长、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副部长,昆明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顾问,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治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4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69岁。

    曾雍雅少将
    曾雍雅(1917-1995),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7师宣传队分队长,红1军团保卫局指导员,红1军团政治部干事,第2师5团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敌工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敌工科科长,广灵县县长兼县委书记,第1军分区3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区队长,第34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14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黄土岭战斗中,指挥的游击支队首先接敌,他们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使1000多日军无法摆脱,无法求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10旅旅长,独立12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9纵25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46军136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副军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副军长、第50军副军长,参加了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任第50军代军长、第46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1968年任西藏军区司令员,西藏自治区革委会主任,1970年12月调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3月16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78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11-21 16:58:23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曾幼诚中将
    曾幼诚(1923-——),湖北省武汉市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七师连政治指导员、旅司令部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团参谋长。参加了莱芜、淮海、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司令部科长,军区司令部空军处长、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空军作战部副部长、部长,空军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198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后任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空军纪委书记。1990年6月退役。
    1988年被9月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5#
发表于 2008-11-21 16:58:39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曾士峨将军
    曾士峨(1904-1931),字迪勋,号广泽。湖南省益阳县人。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庭贫困去商店学徒。后经家族资助,读完中学并考入信义大学就读,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9月到长沙,参加“雪耻会”领导的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学生的群众运动。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1925年考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被派到湘军一军官讲习所从事兵运工作,不久加入国民革命军第8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连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同年夏转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9月随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3团参谋长。参加三湾改编,改任第一团特务连连长。10月同党代表罗荣桓率连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后任红4军第11师31团3连连长,同年冬任该团第1营营长。1929年春参加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不久任第3纵队第7支队支队长,同年秋任第3纵队参谋长。1930年春调任红4军第2纵队司令员,同政委罗荣桓一起积极贯彻古田会议决议,加强部队建设。6月任红四军参谋长兼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文家市、围攻长沙城和夺取吉安的作战。10月任红4军第11师师长。同年底率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1931年5月率部参加第二次反“围剿”,先后在东固、白沙、中村和广昌歼敌获胜,政委罗瑞卿受重伤后,兼任师政治委员的职务,率全师在广昌、南丰一带发动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同年8月率部参加第三次反“围剿”,先后在莲塘、黄陂歼敌获胜。9月8日率全师在兴国高兴圩竺高山同国民党军主力作战。在敌军重兵猛攻下,他指挥部队坚守阵地,多次打退冲锋敌人。同日下午在亲率敢死队冲锋时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曾日三将军
    曾日三(1902-1937),亦名曾日山,湖南省宜章县城关镇曾家湾村人。早年就读于县师范讲习所等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宜章县教育局学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早期曾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宜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加入工农革命军第3师,4月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会师。5月成立红4军,在军部任参谋,后任营党代表等职,参加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次反“围剿”战斗。1929年1月任红4军军部秘书长(军委秘书长),随军转战赣南、闽西,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2月出席古田会议。1930年秋,担任红1军团红3军政治部主任,协助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加强全军政治工作,先后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1932年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抚恤委员会总会主任,红3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3年春调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6月兼第34师政治委员,7月任福建军区代理政治委员,率军区部队参加第五次反“围剿”的东线作战。1934年秋调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10月随军团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担任全军后卫。协助军团首长加强部队思想动员,掩护全军冲过四道封锁线。1935年夏任红5军团代理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7月21日红5军团改称红5军,仍任代理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0月奉命率全军南下川康边作战,曾明确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动。1936年初调任红4方面军红9军政治部主任,同年秋随红2、4方面军北上到达甘肃会师。11月奉命编入红军西路军,仍任红9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艰苦的西征作战。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担任西路军余部东返支队政治委员。4月27日率领200余人从祁连山向东游击前进,途中在牛毛山遭国民党军包围。在战斗中因弹尽粮绝与100余名指战员被俘,敌人在四周架起机枪,叫嚷当官的出来,不然统统杀掉。此时,曾日三挺身而出:“我就是当官的!他们都是没有冲出去的士兵,放了这些士兵,要砍要杀都由我担当!”接着高呼“红军万岁!”英勇牺牲,时年35岁。

    曾中生将军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钟圣。湖南省资兴县人。1919年在湖南省郴州第七联合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五·四”反帝爱国运动。1922年中学毕业后参加了军阀沈鸿英的部队,1923年离开沈部。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在黄埔军校学习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青年军人俱乐部的工作,同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同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宣传革命思想,报道工农运动,促进革命的发展。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以武汉革命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加了讨蒋委员会的工作。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奉党的指示离开武汉,前往上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6月18日至7月11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冬回国,在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工作。1930年4月受党的派遣负责南京市委组织部的工作,9月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不久又调回上海中共中央工作。同年11月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名义,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传达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组建鄂豫皖临时特委。1931年3月鄂豫皖特委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任特委书记和军委主席。同时还兼任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校长。在此期间,总结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新的斗争方;针和根据地的各项政策,扭转了“左”倾错误造成的混乱局面,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的第一、二次“围剿”,巩固和发展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4月张国焘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排斥和打击根据地原有的领导同志。被撤销了鄂豫皖特委书记和军委主席的职务,调任红4军政治委员。8月与张国焘在军事战略方针上发生严重分歧,遭到张国焘的打击。9月被撤销红4军政治委员的职务。10月被调离部队考察。12月黄安独立团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独立师,在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被任命为该师师长。1932年10月在战斗中负伤,调回总部休养。对此时张国焘放弃鄂豫皖根据地的逃跑主义做法十分不满。12月和旷继勋、余笃山等商议派人去中央反映张国焘的错误,要求党中央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后决定改由他以书面形式向张国焘陈述大家的批评意见。后被委任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1933年2月当选为中共川陕省委委员。8月被张国焘诬蔑为“托陈取消派”、“右派首领”,并被撤销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的职务,遭到非法逮捕和长期监禁。在惨遭迫害的情况下,仍拖着饱受摧残的身躯,拄着拐杖随军行动,系统地总结了红4军在历次反“围剿”中取得胜利的经验,写成《与“剿赤军”作战要诀》和《游击,战争要诀》等书,对提高红4军广大干部战士的战斗力起了重要的作用。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6月,红1、4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时,写信给党中央和张国焘,要求继续为党工作,但被张国焘扣押此信。8月中旬,被张国焘以“通敌逃跑”莫须有的罪名秘密杀害于四川西北卓克基的森林里,时年35岁。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肯定了他为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寻求真理,英勇奋战的一生所建立的功绩。1989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他为当代中国33位军事家之一。

    曾希圣将军
    曾希圣(1904-1968),湖南省资兴县人。1922年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参加中国国民党。1927年夏在汉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军时期开始)情报工作创始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
    大革命时期,1924年秋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转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政治讲习所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任宣传分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团指导员、教导团军事队长等职。同年冬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此后在武汉,河南、山东等地从事地下工作和兵运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调任长江局军委秘书长。同年冬调上海中央军委从事侦察、情报和兵运工作。1931年冬进入中央苏区,在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任侦察科长。1933年-1939年任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在粉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围剿”的战斗中,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南征北战,积极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破译了国民党蒋介石军队的许多军事情报,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为毛泽东同志制定正确的军事部署,指挥红军作战,提供了许多准确无误的军事情报,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经重庆调往敌后组建和领导了新四军第7师,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路线方针,出色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法宝,充分施展情报工作才能,巧妙地打击敌人,孤立顽固势力,广泛团结各方面朋友,使7师由开始不足2000人迅速发展到3万多人。1941年-1945年,任新四军第7师政治委员、中共皖江区党委书记,抵制了“左”右倾错误的干扰,深入敌后,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条件下,一边抓武装斗争,一边抓经济建设,为军部和兄弟部队提供了大量财政和物资上的支援,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7年,历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部长等职,1948年任豫西军区司令员,1949年任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皖北区党委书记。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中,在党和军队的建设上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兼省人民政府主席,为安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56年改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他还先后兼任过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主席,治淮委员会主席,合肥大学校长,安徽省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1961年-1962年初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1965年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仍然矢志不渝,为解放军的侦察技术改革忘我地工作,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68年7月15日在北京病逝。1978年7月18日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恢复名誉。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6#
发表于 2008-11-21 16:58:52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曾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曾志副部长
    曾志(1911.4.4-1998.6.21),女,原名曾昭学,湖南省宜章县人。出身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春起,先后任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郴州中心县委秘书长,郴州第7师党委办公室秘书。1928年4月上井冈山,郴州第7师番号取消,编入红4军,任红4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4军组织科干事,红4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1930年6月起,先后担任厦门、福州中心市委秘书长,闽南特委组织部部长,福安中心县委委员,闽东特委组织部部长,福霞中心县委书记。1932年与陶铸结婚,婚后不到一年,陶铸奉命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不久便被捕入狱。曾志坚持在闽东一带,同叶飞、范武人一道领导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先后任湖北临时省委妇委书记、汤池农村合作训练班党支部书记兼教员。1938年10月任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12月,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秋,任中央妇委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沈阳市委委员,中共铁西区委书记,中共辽吉省委委员,中共辽吉一地委副书记、五地委副书记,中共沈阳市委常委、职工部部长,沈阳市工会、妇联筹备处主任。1949年5月任武汉市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武汉市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中共广州电业局党委书记,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和陶铸一起与“四人帮”及其同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77年12月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组织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使大批老干部和科技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任中顾委临时党委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中共第八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8年6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了一生,将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送别活动。她的高尚品德和优秀情操,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称赞。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7#
发表于 2008-11-21 16:59:05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曾山部长
    曾山(1899-1972),原名曾如柏,又名修生、宪朴、曾珊、唐古。江西省吉安县人。工人出身。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江西省苏维埃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大革命时期,1925年随兄曾延生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2月当选吉安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参与组织全县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随起义军南征到广东。同年冬入教导团当上士、事务长,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春回家乡,任中共支部书记、吉安西区区委书记,组织发动农民参加赣南武装起义。同年冬任中共吉水县委书记。1929年1月任中共赣西特委组织部部长。3月会见毛泽东、朱德,此后随红四军开展地方工作。6月被选为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2月被选为中共红四、五、六军共同前委常务委员。3月被选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务委员,同时被选为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6月兼任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并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被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并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务委员。参与领导赣西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领导江西苏维埃政权建设,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被中共中央指定为苏区中央局委员。同年11月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动员组织赣南革命根据地群众,支援主力红军取得第一至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2年11月受到“左”倾领导者不公正的批判,改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部长。1934年2月再次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担任中央政府内务部部长。1934年9月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江西军区政治委员。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率江西省党政军机关坚持原地斗争,1935年指挥机关人员和少数部队分散进行游击活动。5月游击队失败后潜往上海,找到党组织,后被派赴苏联。同年8月入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冬从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并兼新四军驻江西办事处主任。协助项英组建新四军开展江西地区的抗日民主运动。1939年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任中共中央东南局组织部部长。1941年2月皖南事变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部长,参与领导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坚持华中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组织部部长兼财经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华东财经办事处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并兼上海市副市长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参与领导华东地区财政经济工作,动员大批人力物资支援前线,恢复国民经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兼纺织工业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长、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2年4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曾庆红副主席
    曾庆红(1939.7-——),江西省吉安县人(原内务部部长曾山的长子)。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58年在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1963年任解放军743部队技术员。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二部六室技术员。1969年下放到广州部队赤坎基地、湖南西湖生产基地劳动。1970年任七机部二院二部技术员。1973年任北京市国防工办生产处、科技处技术员。1979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厅秘书。1981年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厅副处长。1982年在石油部外事局联络部工作。1983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络部副经理,石油部外事局副局长,中共南黄海石油公司党委书记。1984年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1986年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89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9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199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兼任)。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曾荫权行政长官
    曾荫权(1944.10-——),花号煲呔曾*,祖籍山东省(是春秋时孔子的高才生曾子,名参,字子舆的第74代孙),广东省南海县人。1944年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警员家庭。1964年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198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公共行政硕士学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太平绅士,第3任(董建华1-2任)行政长官。
    香港回归前,早年在香港华仁书院读中学。1964年预科毕业,没有机会上大学,进入辉瑞药行任西药推销员,1967年考加入港英政府做一名公务员,先后出任多个重要职位,主要工作范围涉及财政、贸易等。1974年加入财政司财务科。1977年借调到马尼拉的亚洲发展银行总部从事地区财务分析工作。1981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公共行政硕士学位课程。1985至1989年间成为港英政府布政司“强人”霍德的左右手。1991年任贸易署署长及总贸易谈判代表,负责所有关于香港的贸易谈判及管理事宜。1993年5月任库务司,负责香港政府的整体资源分配和税收制度等政策。1995年9月继麦高乐之后出任财政司,负责制订过渡期预算案。是首位出任这一重要职务的华人,一举打破了百多年来由英国人担任财政司司长的传统。深受前财政司司长夏鼎基的理财哲学影响。夏鼎基的理财原则,有一条就是“积极不干预”政策,现在也成为港府遵守的“金科玉律”。
    香港回归后,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提名,任命曾荫权为香港特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2001年因陈方安生辞去政务司司长一职,5月获任命为政务司司长。2002年6月又任命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二届政府政务司司长。2005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后,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曾荫权以政务司司长身份出任署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6月1日,为参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辞去政务司司长之职,获国务院批准。6月16日,当选香港特区新的行政长官人选。6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曾荫权为第2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6月24日宣誓就职。
    曾荫权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7年荣获英国颁受爵级司令勋章(KBE)。2002年因“多年来竭诚服务香港,成绩超卓”而荣获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GBM)。
    曾荫权是虔诚天主教徒,父亲曾云是一名警务人员,于警队服务30年;夫人曾鲍笑薇(澳门人),婚前任职秘书,育有两个儿子,长子任职医生,次子读工程;胞弟曾荫培于2001年至2003年为香港警务署署长,现已退休;胞妹曾璟璇现任渣打集团中国区总裁。在参选行政长官时,曾感慨地说:他来自香港一个寻常百姓家,与大多数香港的子弟一样,曾经是香港的一个平凡的学生、为生活而奔波的推销员,后来又成为市民的公仆。“如果不是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和香港人的鞭策和信任,我不可能在特区政府内担当核心的职位。”
    附注 * :花号“煲呔曾”的称呼,是港人对曾荫权的昵称,也是香港媒体乐于宣扬的曾荫权符号。因为他在各种场合亮相,都会戴着领结(bowtie)。曾荫权衣食住行讲究,总是西装笔挺,衣领上结一个与西装颜色格调相配的煲呔(领结)。据称曾荫权家里放置了超过100个领结,分布在衣柜内3个架上。他的“煲呔曾”形象,被认为是营造个人风格极为成功的例子。

    曾培炎副总理
    曾培炎(1938.12-——),浙江省绍兴市人。1962年9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56年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学专业学习。196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技术员、课题组组长。1964年任一机部西安开关整流器厂整流器研究室技术员、组长。1965年任一机部西安整流器研究所组长、室副主任、副总工程师。198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处二秘、一秘。198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办公厅主任,计划建设司司长。1987年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共电子工业部党组成员兼计划建设司司长。1988年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共电子工业部党组成员(其间:19899月-11月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1991年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共电子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兼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1992年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正部长级),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国家计委党组副书记。1994年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国家计委党组副书记。1998年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共国家计委党组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0年1月)。2001年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共国家发计委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共信化工办党组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2年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共发计委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共国家信化办党组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8#
发表于 2008-11-21 16:59:22 |只看该作者
【近代民主革命曾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曾伟烈士
    曾伟(1912-1949),广东省惠阳县人。初中时丧父母,遂自学成才。自幼受革命影响,年轻时参加国民党军队,坚持进步,坚持抗日。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早期领导人、港九民主同盟组建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冬,国民党反动派曾密令逮捕曾伟,遂避难出走桂林,一面卖文为生,一面学习马列主义。1944年协助张炎将军在粤南组织南路人民抗日军,在国民党反动派与日寇的夹击之中苦战数月。张炎将军不幸遇害后,率队与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汇合,坚持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抗战胜利后离队赴香港,担任《人民报》编辑。参加筹建港九民盟组织。并担任民盟总部组织委员会委员,南方总支部执委。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农工民主党华东局委员。1946年冬离港赴沪,指导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工作。1947年底以后,上海民主同盟及农工民主党转入地下活动。担任策反蒋方军政人员的具体工作,经常不倦的深入基层工作。对学习也不放松,与同志互相鼓励,学习马列主义。生活作风简朴,克己待人,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1948年初,赴港穗一带活动,1949年4月2日返回上海,准备配合上海解放工作,4月5日上午在山阴路恒盛里47号召集南京、上海等地农工民主党负责人开会,讨论迎接解放上海及安徽、江苏一带敌军的策反工作,不幸被敌人发觉,遂被捕。被捕后坚贞不屈,未承认自己政治身份,也未招口供。
    1949年5月24日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北郊宋公园(今闸北公园),牺牲时年37岁。

    曾日全烈士
    曾日全(1866-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旅越华侨,工人。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爱国华侨从各地回来参加。祖籍广东省花县旅居越南的华侨曾日全、徐礼明、徐昭良、徐廉辉、徐松根等5人,也积极投身于“三·二九”之役。是日清晨,他们随先锋队(敢死队)队长徐维扬在黄兴总指挥之下,与数十人合攻清廷设在广州市的两广总督署,冲入东辕门,击毙敌管带金振邦。曾日全冲到督署二门前中弹牺牲,时年45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