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营 发表于 2008-12-24 10:03:13
<P>&nbsp;&nbsp;&nbsp;&nbsp;春节快到了,广西电视台《风起南方》栏目组策划制作一个喜庆的系列节目《东盟婚俗大观》,我负责柬埔寨篇的拍摄。拍摄对象通过柬埔寨《华商日报》的记者李明洋很快得到了落实,于是,我们就有机会来到了纯朴、安详、贫穷的小村庄——波蜜。
<P>&nbsp;&nbsp;&nbsp;&nbsp;波蜜村离金边只有70公里,隶属干拉省哥通县落堤乡。听李明洋介绍那里是三不通:不通电、不通路、不通水,柬埔寨农村大部分地区都这样。但要拍到原汁原味的婚俗,只有深入到偏僻的农村地区。雇辆车,从金边到达乡政府就花了近四个小时,从乡政府到波蜜村就只能走路或搭小木船去了。干拉省是柬埔寨著名的水乡,湄公河的支流——芭迪河穿境而过,各种小江小河更是纵横交错。我们在向导家安顿,这里离波蜜村只有三公里。听向导的家人说,我们计划拍摄的两个主角此时都不在波蜜村,而是在二十公里外的黑木村。新郎颂兴家本来就在黑木村,新娘是波蜜村人,按照柬埔寨的习俗,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婚后男方随女方居所生活。尽管颂兴和喜办了婚姻登记,已是法律承认的夫妻,但人们认为他们还不是夫妻,要办完婚事后,颂兴才会和喜回到波蜜村。喜的舅舅嫁到黑木村后开了个制冰作坊,喜两年前来到这里帮舅舅卖冰块。柬埔寨人喜欢喝冰水,但在农村没有电也买不起冰箱,制冰作坊一般用柴油机发电,要喝冰水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往凉水里加冰块。喜和颂兴认识,就缘于卖冰。
<P>&nbsp;&nbsp;&nbsp;&nbsp;在黑木村我们先见到了颂兴,22岁的小伙子,样子不陌生,果然他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缘。颂兴介绍说黑木村离柬越边境只有二十多公里,农闲的时候他常到边境倒卖点汽油补贴家用。喜一出现在黑木村,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P>&nbsp;&nbsp;&nbsp;&nbsp;“她是个勤劳、温柔、善良的姑娘,不跟别人到处玩。”颂兴说。
<P>&nbsp;&nbsp;&nbsp;&nbsp;尽管颂兴因为常到处玩而受到父母的责备,可在颂兴的心里,还是“不跟别人到处玩”的女孩可爱。每次喜送冰到到颂兴家里,都会引起颂兴一阵狂喜,但颂兴不敢向喜表白,只是躲在喜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注视着自己的心上人。颂兴备受两年暗恋煎熬后,终于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请父母到喜家为自己提亲。而喜直到提亲的时候甚至不知道颂兴长个什么模样,在喜看来,他们只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的时候,第二次是到乡政府登记结婚。接触虽然不多,颂兴还是给喜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P>&nbsp;&nbsp;&nbsp;&nbsp;“他这个人还不错。”喜不善言谈,用最简短的语言说出自己对颂兴的评价。
<P>&nbsp;&nbsp;&nbsp;&nbsp;颂兴和喜的故事在柬埔寨农村地区很有代表性,这里的青年男女羞于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婚前单独相处,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误会。尽管此时两人都在黑木村,第三次见面看来只能是在举行婚礼的时候了。
<P>&nbsp;&nbsp;&nbsp;&nbsp;婚礼的日期由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推算择定,当然懂得此术的只有寺庙里的长老。通常婚礼会安排在柬埔寨的旱季,这段时间是农闲季节。
<P>&nbsp;&nbsp;&nbsp;&nbsp;12月4日是长辈为颂兴和喜择定的良辰吉日,婚礼将举行两天,第一天叫“入棚日”,第二天叫“正日”。
<P>&nbsp;&nbsp;&nbsp;&nbsp;“入棚日”这天一早,我们就来到波蜜村。村里的道路沆沆洼洼,杂乱的高脚屋依河边而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酸腐味。这是因为村民为提取棕榈树里的淀粉,长年在河边淘洗所致。喜的家是一座竹木结构的高脚屋。喜的爷爷,确切讲是外公,名字叫邓.定,他正忙着打扫卫生。按柬国习俗是男嫁女方,喜的母亲在家里成婚,外公和喜他们生活在一起。在柬埔寨,孩子取父亲的名为姓,喜的母亲以邓.定的名为姓,叫定.淑卡;父亲叫波劳.项,喜就取名项.喜。
<P>&nbsp;&nbsp;&nbsp;&nbsp;项.喜今天将迎娶颂兴为夫,定.淑卡早早把女儿的结婚登记表郑重贴在家门口,告示乡亲。别看从男方提亲到结婚只有短短两个月,定.淑卡对女儿的婚事可是慎之又慎:“不能一提亲就同意的,我找人啊,找一个不行,找了四个村里最有威望的老人到黑木村了解情况,包括家庭、经济、为人等等,兄弟姐妹还聚在一起讨论多次,才决定让女儿和颂兴结婚。”
<P>&nbsp;&nbsp;&nbsp;&nbsp;据说现在的程序是简单多了,要在以前,小伙子还要到女方家干上一年半载的活,而且只能住在高脚屋下面,确信小伙子有能力养活家人后,小伙子才有机会结婚。
<P>&nbsp;&nbsp;&nbsp;&nbsp;众乡亲纷纷来到项.喜家,帮着制作婚礼过程中必备的食品——香蕉粽。与我们常见的粽子不同的是,香蕉粽的芯是香蕉果肉。而其它事情,一概请专业队伍来完成,如搭彩棚、婚宴、音响、服装化妆等等,喜家里要做的就是把钱准备好,当然婚礼的大部分费用都由新郎家负担。柬埔寨人居住的高脚屋,空间比较窄小,因此,家里赶上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都会临时在家门前搭建个大棚,以应使用。结婚是喜事,搭的是彩棚。由于没有电,负责音响的人员可是准备了充足的蓄电池,在两天的婚礼时间里,整天音乐不停,高音喇叭让人们在老远的地方就知道这儿有人举办婚礼。
<P>&nbsp;&nbsp;&nbsp;&nbsp;波蜜村许多人有华人血缘,结婚或逢年过节仍保留贴对联的习俗。喜的父亲买回来一叠对联,众乡亲接过来帮着贴,边打开边议论着,但他们不会讲,也不会看汉语。邓.定拿着一幅上联反复端详,上面写着:夫唱妇随到百年。我们请翻译给邓.定解释这个上联的意思,并请他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nbsp;&nbsp;&nbsp;&nbsp;<STRONG>&nbsp;&nbsp;&nbsp;&nbsp;</STRONG>&nbsp;邓.定说:“这样就对了,这样就对了,我在家里也是一家之主,大家都尊敬我,我说什么没有不听的”
<P>&nbsp;&nbsp;&nbsp;&nbsp;邓.定今年73岁,他的父亲是中国人。说到为什么要贴对联,他说自己也搞不清楚,只是老一辈人说结婚就一定要贴这些东西,至于看不懂也没关系,因为每幅对联后面都用柬文标明该贴的位置。说着邓.定翻过手上的对联,只见后面写着“房间” “左”。
<P>&nbsp;&nbsp;&nbsp;&nbsp;邓.定从堂屋的神台上拿下两块板,上面公别贴着“祖位”,“神位”,字迹很旧,说是喜的姐姐结婚时贴的。祖位没有宗姓,也难怪,孩子的姓随父亲的名,几代后就不知祖宗姓什么了。邓.定在板上覆盖了新的“祖位”和“神位”。
<P>&nbsp;&nbsp;&nbsp;&nbsp;与此同时,颂兴家也为儿子出嫁忙碌着,只是场面冷清了许多。颂兴家不排宴席,只制作些小粽子,用于祭祖和带到新娘家。母亲为颂兴收拾着简单的行李,对即将脱离家庭的儿子,不断重复着简单的话语:“结婚后不要到处贪玩了,要努力赚钱”。
<P>&nbsp;&nbsp;&nbsp;&nbsp;颂兴的父亲对儿子出嫁,倒是有种踏实的感觉:“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留在家里也不好,结婚算了,省得他到处玩操心”。
<P>&nbsp;&nbsp;&nbsp;&nbsp;黑木村离波蜜村二十多公里水路,婚礼两天时间,期间将有很多仪式要做,为方便,颂兴家在波蜜村租了间房子作为临时住处。
<P>&nbsp;&nbsp;&nbsp;&nbsp;下午,大家收拾好行囊,没有迎亲的队伍,送嫁人员由父母和亲戚二十多人组成,新郎颂兴亲自驾驶机动小木船,向波蜜村驶去。芭迪河两岸,椰风徐徐,拐到小河道,又是稻浪荡漾。这里的水稻象荷叶,随水而长,水有多深,稻就有多高。
<P>&nbsp;&nbsp;&nbsp;&nbsp;彩棚在送嫁队伍到来的时候才做好,彩门前竖着两棵香蕉树,树上硕果累累,两穗香蕉被喷成金、银两色,寓意金玉满堂。
<P>&nbsp;&nbsp;&nbsp;&nbsp;傍晚时分,项.喜才从黑木村回到波蜜村。整个婚礼过程她用不着操太多心,只要按长辈的要求去做就行。
<P>&nbsp;&nbsp;&nbsp;&nbsp;喜的新房是高脚屋里腾空的一间小房,布置非常简单,两张草席、两个忱头、蚊帐、被单已是里面的全部用具。喜的新房成了临时化妆间,兼服装间。化妆师按主人家的要求提供化妆服务,及婚礼中新郎新娘所有的服装。
<P>&nbsp;&nbsp;&nbsp;&nbsp;从新房里出来的喜已是焕然一新,浓妆艳抹,珠光宝气,艳丽肥大半脚的裙裤很有特色。后来才知道,这是柬埔寨富有民族特色的叉尾裙,只有正式或隆重的场合,人们才机会这么打扮。
<P>&nbsp;&nbsp;&nbsp;&nbsp;在颂兴家的临时住处,我们有幸观赏了颂兴穿叉尾裙的经过,叉尾裙其实是一块布,但穿起来很讲究,也费时,化妆师显然经过专门的训练。但我想如果上一趟厕所,岂不是又得重来?
<P>&nbsp;&nbsp;&nbsp;&nbsp;颂兴从行李袋里抓起一把废弃的摩托车反光镜,颇为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新形象。
<P>&nbsp;&nbsp;&nbsp;&nbsp;晚上八点,两个和尚如约来到喜家,他们将为新郎新娘举行的诵经仪式,这是“入棚日”最重要的活动。两个和尚的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但邓.定、村里的长老以及在场的所有村民,无不顶礼膜拜,或念念有词,或长跪不起,虔诚之情,不容置疑。新郎新娘双手合十,并肩跪在僧侣面前,两个僧侣不紧不慢地念诵经文,向新郎新娘祝福。诵经约两个小时,新郎显然无法忍受长跪的煎熬,早有朋友在旁不时帮着按摩腿部,而新娘似乎是久经考验。
<P>&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是“正日”,是婚礼最重要的一天。凌晨四点,高音喇叭闹醒了人们梦乡。“四”在柬埔寨是个吉利的数字,结婚日期选4日;时间从四点开始;新娘新郎各有三个伴娘伴郎,加起来男女双方都是四个。
<P>&nbsp;&nbsp;&nbsp;&nbsp;喜和三个伴娘也必须赶在这个吉时开始化妆。
<P>&nbsp;&nbsp;&nbsp;&nbsp;临时住处里,在主人家的祖宗牌位前,新郎开始祭拜祖先。牌位同样不写宗姓,也许在人们看来,哪家的牌位都是“祖位”两个相同的符号,也就无所谓在哪儿拜了。
<P>&nbsp;&nbsp;&nbsp;&nbsp;早上九点,送礼盘的队伍开始前往新娘家。礼盘是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通常为一百多盘,但必须是四的倍数,但装有猪头、糕点、水果和酒等等,礼盘越多、队伍越长,女方越有面子。其实,因为两家相隔太远,颂兴家在波蜜村又只租一间小房,礼盘早就放在新娘家,只不过是一百多人捧着礼盘到村里转一圈,再送回新娘家而已。操办婚礼的钱大部份由新郎家负担,颂兴家花费约8千元人民币,这几乎是全家一年半的收入。
<P>&nbsp;&nbsp;&nbsp;&nbsp;彩棚里,三根香蕉杆象征三道门,新郎家要派代表,以歌舞形式表现新郎英俊、能干,表达新郎对新娘的爱。新娘家满意了,门才能打开。头两道门由村中长老把关,最后一道由新娘把关。
<P>&nbsp;&nbsp;&nbsp;&nbsp;新郎和新娘的手在摄影师的摆布下拉在了一起,如此亲密接触,对他们来讲还是第一次。
<P>&nbsp;&nbsp;&nbsp;&nbsp;照相对村里人来讲是一项奢侈的服务,为充分体现这服务的价值,千百年形成的婚礼进程也得让位于摄影师的要求。摄影师认为有意义的瞬间被摆成定格;婚礼主持人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好放下话筒;主人家有时被摆布得晕头转向,不知到底该听谁的……
<P>&nbsp;&nbsp;&nbsp;&nbsp;婚礼特别是婚宴过程中,新郎新娘不断更换服装,样式有柬式,也有西式,这个时候客人最多,换得越多越体面。服装师提供的服装和鞋都是大号的,不求合适,但求更多的人能穿。在农村,人们一年到头就是一双拖鞋,穿高跟鞋、皮鞋,对新郎新娘伴郎伴娘不讲都是第一次,男的皮鞋太大,凑合拖着走就行;女的穿着高跟鞋就麻烦了,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鞋跟插到竹楼的竹板缝里,半天拔不出来。
<P>&nbsp;&nbsp;&nbsp;&nbsp;新郎又换服装了,这次穿的一套宽大深蓝色西服,胸前还别了一一朵花,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是一朵“新娘”标识的花!按柬埔寨的习俗,新郎新娘胸前一般不戴花,戴花的往往带有华人血缘。但人们不认识中文,以至于人们都对新郎胸前挂着的“新娘”的标识熟视无睹,有好几个人倒是注意新郎的标签了,但只限于是否挂正而已。服装师还特意嘱咐新郎,小心点,别把花弄皱了,下次还要使用的。服装师也不认识这个标签,只是觉得新郎的衣服太素,加个花好看。
<P>&nbsp;&nbsp;&nbsp;&nbsp;“新娘”的标签挂了三套衣服后,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错误,并提醒化妆师换上了“新郎”的花。
<P>&nbsp;&nbsp;&nbsp;&nbsp;婚礼的各个程序由村中长老主持,礼仪相当繁杂。
<P>&nbsp;&nbsp;&nbsp;&nbsp;剪发礼,并不是真的剪头发,只是拿上道具比划一番而已。
<P>&nbsp;&nbsp;&nbsp;&nbsp;剪舌头礼,当然也不会真剪舌头,只是让新郎新娘各含小纸条,象征长舌,长老做过一番法事后,剪除之。
<P>&nbsp;&nbsp;&nbsp;&nbsp;剪发礼和剪舌头礼都寓意剪除过去不好的东西,从此讲好话、交好运。
<P>&nbsp;&nbsp;&nbsp;&nbsp;“洗脚礼”,是让新娘给新郎洗脚,喻示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P>&nbsp;&nbsp;&nbsp;&nbsp;仪式的间隙,被安排表演滑稽搞笑节目,表演者是主人家特意请的民间艺人,总之,主人家是想方设法把这天里的每秒钟都填满,从早到晚闹不停。
<P>&nbsp;&nbsp;&nbsp;&nbsp;绑手礼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长老照例一番念念有词,祭过天神地神后,将一根小红线分别绑在新郎新娘的手上,并祝福新人,仪式结束后,人们就认为他们是正式夫妻了。随后双方亲朋好友会将钱等物放在新郎新娘手上,心示祝贺。
<P>&nbsp;&nbsp;&nbsp;&nbsp;“龙女配”由新郎新娘分别扮演王子和龙女,演绎的是王子追随龙女进入龙宫,缔结良缘的故事。柬埔寨民间多以此解释女大当婚、男大当嫁习俗的形成。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gl.gxnews.com.cn/newsimages/2006-01-12/gxlyhb2/10.jpg" target=_blank></A>
<P align=center>记者采访柬埔寨金边大学金教授
<P>&nbsp;&nbsp;&nbsp;&nbsp;事后我们拜访了柬埔寨金边大学研究柬文化的教授金先生,他说:“柬埔寨有个习俗是新郎婚后要在女方居住,这要追朔到柬埔寨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浑滇的国王来到古吉蔑,古吉蔑就是现在的柬埔寨,浑滇和这里的女王柳仪结婚,并一直居住在古吉蔑,人们便以此为传统,并沿袭至今”。
<P>&nbsp;&nbsp;&nbsp;&nbsp;晚上,聚集在彩棚里跳舞的年青人越来越多。这里不管哪家举行婚礼,都是年青人的节日。农村娱乐活动少,哪儿的高音喇叭一响,年青人知道那里晚上肯定有舞会。舞会上,新郎和新娘各找各的伙伴,而新郎的胸前不知怎么又挂起了“新娘”的标签。
<P>&nbsp;&nbsp;&nbsp;&nbsp;新郎新娘只能抽空玩一下,还有更多的仪式等着他们去做:祭佛祖、赠刀、撒槟榔花、传递蜡烛等等,总之,按长老说的去做吧。大人们不厌其烦,一旁小孩早已进入梦乡。
<P>&nbsp;&nbsp;&nbsp;&nbsp;旱季里少有的一场大雨,彩棚变成了雨棚,舞池变成了烂泥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年青人的兴致,他们尽情地狂舞着,而此时颂兴和喜已全然不知外面的喧啸,麻木地按长老的要求去做,仪式一直特续到凌晨三点多才结束。
<P>&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一早,我们到波蜜村辞行,邓.定说新郎颂兴已划一条小木船出去办事了。在竹楼的晒台上,我看见了喜,她正在洗碗,此时的喜已是素面朝天,一身便装,衣服袖子卷得高高的,旁边摆着两大盆咋天用过的碗筷…… </P>
<P>&nbsp;</P>
<P>&nbsp;</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2新娘和新郎接受和尚念经祝福</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nbsp;</FONT></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2#
发表于 2008-12-24 10:08:36 |只看该作者
自己顶下!版主有空帮忙吧图片放在文前面,最好新郎新娘在前面
3#
发表于 2008-12-24 11:06:54 |只看该作者
照片排了下。怎么有点乱呢。
莫存成见;
不想当然!
欢迎光临中国对联网
4#
发表于 2008-12-24 14:46:05 |只看该作者
被你排乱了.......................
5#
发表于 2008-12-24 16:43:41 |只看该作者
你负责拍摄啊,好
莫存成见;
不想当然!
欢迎光临中国对联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