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一鸣 发表于 2007-11-11 18:14:33

网络诗词作品赏析贴



    要写好诗词,不外乎多读多写,而爱好者们往往于写作一道激情有余,但对解读则颇嫌不足了。读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或浏览,而是需要一字一句的解读,读出作品的好和不好、之所以好和之所以不好,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在不断的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

    死盖(或破盖)一贯主张先学鉴赏再学写作,在一般情况下,若连他人的作品好坏都读不出来,试想自己如何能写好作品呢?学会鉴赏,就是要能读出作品的好与不好之处,好又究竟好在哪里,不好又究竟为什么不好?当然因为角度的问题,理解自然会有差异,那就不妨分个你、我、他,也就是说,读诗先从作者的角度研究,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继而分析这样写的长处和不足,取其善者而从之。接着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若换成自己又会怎么写?最后才从大众的角度分析,别人会怎样理解这作品?又是否能接受自己的看法?毕竟诗先有人后有诗,这样去解读作品,或更全面而恰当?
    此外,作者本来这般写,读者却很可能那样来看,这种现象也是经常有的,但若作品总是要作者来解释,方能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的作品未必能称的上成功之作。。。

    闲也无事,拟将以前整理过的一些网络作品并赏析文字陆续贴于此(都是别坛的诗社或练笔活动作品),且当“死盖”灌水混积分是也~:)


此中诗友若有此类附赏析的作品,不妨也贴于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2#
发表于 2007-11-11 18:16:22 |只看该作者
一、菩萨蛮 • 练 笔        
作者: 蓝烟
今宵夜色依然否?不堪风月一般瘦。碧管声声长,听来都是凉。
华章三百句,句句含珠玉。只恐累行囊,还君泪两行。


【乐游点评】蓝烟这首,依然深挚婉约,只是情感似乎略外露了。

【沧海点评】乔以钢在《中国的风流才女》中说:“在几千年中华民族历史上,女性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王国——‘忧郁王国’。她们从来就是男性中心社会的附庸。所以在她们的作品中,构成了一个以悲怨哀戚为情感主色调以温柔凄婉为总体艺术风格的特殊文学系统。”此作可以看作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新女性意识的某些反映。
起句,“今宵夜色依然否?”一问,可见在作者心灵深处曾有一个美好的夜晚,因而她问今夜还是不是与从前那个夜晚一样,担心会不会改变了呢?但其实作者十分清楚已经不一样了,这样问只是侧重反映出对自身处境的担忧。果然,她“不堪风月一般瘦”了。瘦不仅是外部生命存在的表述,更是内心忧思愁绪的象征。一个“瘦”传达了愁情,也展示了女性的柔性心态。“瘦”历来就是才女们喜欢用来自写的词,“风月”象征了情感,暗示了作者曾为那段情感而伤萦。“碧管”本意为竹萧类的乐器,这里泛代指音乐,也可能不是实指,而只是象征心中的某种积蓄已久的哀绪。因为萧为声低沉,多伤感之气。另一角度看,又引用了“吹萧引凤”的爱情典故。“听来都是凉”隐含着她伤于情事的一些信息。跳出来看,让人联想到是对女性旧时地位身份的哀怜和叹惋。
下片“华章三百句,句句含珠玉。”起的有些枯燥,可以看作是对古今才女们的钦羡和赞许,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诗词的热爱。结句“只恐累行囊,还君泪两行。”看似平淡的两句,却给人无限臆想。预示自己已不堪那段感情的负累,而将开始另一种生活,这种割舍是作者本来不愿意的,故此,她表现的不是很决绝。在新的社会秩序中,才女们能不能走出她们的“忧郁王国”呢?

【冷月点评】上片精致,下片精到。“今宵夜色依然否”句中“宵夜”二字可用另外一字取代其中一字。“碧管声声长”句有意打破格律,但愚以为,在形式精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词来。

【尹月点评】幽婉流丽。本次练笔,共出5“瘦”字,唯蓝烟此处最佳。

【风雪点评】起句设问,是疑思语,看似平常,实藏巧妙,依然否的问号,既有一份期翼,也有一份担忧。不堪一句紧承,没有常人推窗卷帘一类的俗套,却自然而然的完成了心动到行动的切换,而一般瘦,道尽奈何之意。结二句,是浮想语,管声依稀可闻,偏偏凉意袭身,竟是无可奈何之想!此处凉字承瘦字而来,个中况味,令人唏嘘~
过片二句,是回味语,三百句道出了作者前段设问的缘由,亦为后面的转笔作了铺垫;但也由于三百的空泛,所以也给人软肋的感觉?此处套用乐府“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句式,足见蓝老师化解古人句子得心应手。下结二句,是痴情语,恐字承凉字而来,心灰意冷之后,恐的当然有理有据了,而累字也暗示了作者在情感方面心力交瘁的后怕,即是如此,作品也并没有作铁石心肠貌,而是自己在默默承受,洒泪一结,愁情深锁。
总体而言,上片大佳,下片略欠。全篇用笔细腻,出语辛酸,有如太白“相逢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之境况~

【二元点评】“风月瘦”形象,既写景,又反映作者的内心。故美妙的曲子听来都是凄凉。最喜“风月瘦”句。

【天涯点评】不错,语虽平直,却含情脉脉。蓄哀婉于平淡中。诗词的用语不是衡量好坏的依据,却要看在或直或曲的文辞背后,是否始终跟随着一种触动人心的情绪。

【言无厌点评】(看到石头对蓝烟这么推崇,回过头来再看看,果然所言不虚。附带着看了下评,)对“三百句”或是下片前两句却有些不同意见。“华章三百句,句句含珠玉。只恐累行囊,还君泪两行。 ”该作一个整体看。三百句华章,或是书信,或是诗词,词中主人公所作,欲寄与某人的。只有这样一解,下面“只恐累行囊”好解释,结两句其意义也自见。
总体感觉,上片虽好,见其思之深念之切,却还是些平常语。下片却不同,亲手写就思念的词章,欲寄却不敢寄的矛盾心理,表达得徘徊婉转,“只恐累行囊,还君泪两行”,较之上片,更见其情深也。

【石头点评】(谢谢点评,有似曾相识之感,或许还真相识呢。。。。。:)女子犯了相思,到最后以泪作结,确是常之又常,有些男人专好此道,会陡生一些怜香惜玉之心,认为益见女子之风情韵致,殊不知相思极处终无泪一说。。。(石头深恶哭泣得没完没了的女人)
蓝烟有泪字,但泪得不俗,石头不好说了。

【门外点评】(看到言兄对石头的推崇如是关注,门外亦认真看了老言的发言,的有道理。但有些理解门外却不苟同,)华章三百句,当是作者所寄之人写给她的文字,或书信或诗词,所以才说那是“华章”“含珠玉”,而不应该是作者“亲手写就思念的词章”?作者所恐的是给她写文字的某人的那份深情和执着,所累的是自己不能承受那份情感,于是想把那份情债还回去,无奈又还不起,只能急得流泪——“还君泪两行”了。隐约里面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取意~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3#
发表于 2007-11-11 20:24:09 |只看该作者
:s 太适合我了!
4#
发表于 2007-11-11 21:02:01 |只看该作者
这种形式很好!辛苦盖斑了。顺便编辑了下字体颜色行距,以期直观方便阅读。不怪吧:)
5#
发表于 2007-11-12 11:30:5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谢 于 2007-11-11 21:02 发表
这种形式很好!辛苦盖斑了。顺便编辑了下字体颜色行距,以期直观方便阅读。不怪吧:)


——一直没整明白怎么排版,还真谢谢谢管代劳呢:)好像回复里面是不能排版的,这次试试引用看能排不:)
又,谢管看贴认真,俺记得发贴后发现将“权当”打成了“劝当”,却又急着回家,所以没修改了,今次一看,谢管还帮俺纠正了呢~:)
继续——

、阅微:贺新郎 · 雨断江头
雨断江头暮。上高台、华灯光转,飞星无数。惟识行人青丝乱,识不得行人语。应有恨、木桥旧路。独自看来长短影,向幽幽、渐掩无端绪。人散后,听黄浦。
半生长向天涯旅。但凭酒、肝肠一副,谁能容与。怜只身良宵勾月,此际韶光耽误。待闲中、层云看取。且捏个随心如意,好唤来、载我归乡去。回首处,又风雨。
【学谦评】情甚真,意甚切,感而慨,慨而不伤。
上片由雨断起兴,看沪上华灯便生出孤独寂寞情绪,而情绪刻画尽在“识不得”、“独自看”、“向幽幽”、“听黄浦”等动作,自是十分细致。下片续说情绪,却未沉痛,只是突生一奇想,道出寂寞情绪本是乡愁,顿时全词层次分明,意味深长。若论缺憾,只是上片“应有恨、木桥旧路”有些衔接不上。
故曰,此篇情真意切,章法也颇为流转清晰,可推。
【乐游简评】乡思缱绻。
上片:“雨断江头暮”,开篇大气,一个“断”字气势十足,竟有唐味。“上高台、华灯光转,飞星无数”,点出作者视角,华灯飞星,天上江中,景象令人迷幻。“惟识行人青丝乱,识不得行人语”句好,只见画面,不闻人语,真耶幻耶?“应有恨、木桥旧路”当是思念之所在,而前后皆是现实景象,插在这里不妥。“独自看来长短影,向幽幽、渐掩无端绪”,长短影难解,无端绪则大佳。“人散后,听黄浦”结的不错。
下片:“半生长向天涯旅”换头,转而写己。“但凭酒、肝肠一副,谁能容与”进一步体现“半生”,写出胸怀。“怜只身良宵勾月,此际韶光耽误”回归现实,亦是正法。“待闲中、层云看取”句的“闲中”不好,“层云”嫌突兀。“且捏个随心如意,好唤来、载我归乡去”想象不错。“回首处,又风雨”结的还可。
此首上片佳,推前半首。
【疯言谑语】按钦谱古声,个处有出,怜只身句节奏不对~:)
此手触景生情之作,前段描眼中所见,后段道心中所期。上片雨后景,起句直入,已见三分气势;高台二句,例作闲笔,却不呆滞;惟识二句诚自家语,味足耐品,赞。木桥句有些突兀,乃上片较大软肋处;独自句只一看字当酌,上片均是所见之景,可见看字用的忒弱了;结二句,甚好,亦有余味。下片应景生情,乡思慢慢道出。换头句过度自然,亦暗示本篇主旨正是乡思二字;凭酒二句以问隐述羁旅未志、客居之苦;只身二句稍欠,于前亦见语复;层云句一笔带过,引出下文精彩处,就这朵如意云,载“我”归乡去,主旨顿明,若仅如此,则只是手法的巧妙,故结二句才是关键所在,回首处,又风雨,看似寻常语,却有更深意,起句雨断,而此又,见风雨无常,羁旅人生又何尝不是?
整体而言,上片流畅味足,下片亦能荡开,虽有小处可酌,但笔曲情深,乡思情致临摹得透,自是佳制,若论本次练笔,当荐入前十~
【子萌荐语】同样是写暮雨,风景却是旖旎绚灿,人物飒姿英爽,语言生动活泼,全文开合有度。深得稼轩运笔之巧妙。
此文具体不评,只摘数语说之。“惟识行人青丝乱,识不得行人语”此句初读颇似废话,次读才知巧妙,再读深觉耐人寻味。“独自看来长短影,向幽幽、渐掩无端绪。”看了这句不能不佩服作者,体验生活之细微。发过呆的朋友们看看可有同感,哈哈。 不说了妙语连篇。此篇应入甲等。
【天涯荐语】字挑拨情绪,着人心意追随。词者,情之载体也。载得动情之词,即为好词。
【沧海荐语】感怀自己远离故乡到上海孤独的打工生涯,上片起于登高夜望,引出都市中寞落孤独的慨叹。下片自怜青春被耽误,期望能有好的转变,但回首处,又是风雨。又陷入对前途的担忧之中。笔法起伏沉宕,首尾契合。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6#
发表于 2007-11-12 11:33:08 |只看该作者
、望悠:贺新凉 · 网~
一线驰天下。过秦楼、箫声咽梦,杏帘斜亚。旋作星穹银河缺,泻漏谪仙风雅。情共怨、且由真假。今古美人浑入彀,指掌间,翻覆乾坤也。遥举盏,为君谢。
十年灯烬催残夜。已成恨、寸心空损,来牛去马。吞我丛霄扶摇志,从此低眉无话。怎濯足、以答渔者?此夜屏前徘徊久,念故人、点检情怀罢。似醉醒,风云咤。
【学谦评】
上片起句形象,甚好。继而以“过”接“驰”,本是可取,只是思维定势所限,由网而过渡到秦楼云云,跨度显得颇大,且“箫声咽梦”觉费墨虚笔。“旋作”句,单看大佳,整体而言,难承上文,亦是跳跃颇大。幸后续者,渐入佳境,描摹网事,流畅真实。下片抒怀,起句“灯烬”不解,挑灯上网?继而两句阐发得当,道出沉迷网络的困顿。后作一问,用典也得当,后接一句似有些累赘,而结句也是重复此意。
故曰,此篇描网络,说网事,感网情,布局自是得当,但受步韵所限,多有难达意者,重复者,虽间有出彩者,整体难称上佳。只推半手。
【阅微评论】章法平稳,情感真挚,全词用字娴熟,达意明了,上片写网事,下片写感,层次分明,旋作句新奇,很妙。当推。不足之处,情共句于上片不适滴说,这样的意思,放在下片可取,放在上片有失和谐。下片怎濯足、以答渔者?的感慨略少依托,从十年句起,到吞我丛霄扶摇志,应该说的是自己心力不济,似乎与濯足典故关联不大。
【乐游简评】文思纵横。
这首文思纵横,若古若今,亦真亦患。上片极尽飘逸洒脱,如“泻漏谪仙风雅”、“指掌间,翻覆乾坤也”、“遥举盏,为君谢”等,何等的风流洒脱。至下片转的不好,“灯烬催残夜”“已成恨、寸心空损” 等满腹新愁旧恨,与上片风格迥异,不够谐调。“念故人、点检情怀罢”可,所幸下结“似醉醒,风云咤”对全篇还守得住。推半首。
【疯言谑语】按钦谱古声,合。
此手步韵感言网事之作。起句形象,接二句或弱,旋作二句大佳,所泻者,谪仙风雅,用意双关。情怨句,有气度;此后四句,亦是形象之指代。下片言感,见自家心思,尤以吞我几句句,颇得我心:)
整体而言,有感有寄,若论本次练笔,当荐入前十~
【沧海荐语】这首词写的是网络,应算咏物兼咏事的词了(网络是新生事物,是事也是物。)上片描写网络的功能和无所不包的特征。下片侧重写作者与网络的关系,引发出中年期独特的人生感受。章法有序,内容饱满。只还未有扣人心弦处。新生事物不易写,无前人借鉴,故无创意之笔莫轻动笔。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7#
发表于 2007-11-16 02:17:03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辛苦了!
8#
发表于 2007-12-18 16:02:01 |只看该作者
冷落这帖子好久了,有空还是来补上一些~:)——

客居——晚成
客居年有一,空持掌中笔。霜毫柔无骨,涂抹殊难立。我身亦如笔,俯仰皆由执。或问执者谁,冥搜不可及。但为妻儿驱,但向冠盖揖。但能体态肥,头颅尚呼吸。斯文非我土,自由非我邑。身侧秋风起,日下江城急。万类失其形,渐泯一线熠。枯坐入深宵,唯恐梦来袭。
【疯言谑语】“我”亦执笔人,“我”亦被人执,非凡之作,得情真、味长、气胜之旨,深触我心。
起句稍作交待,空持句简单明快的一承,“空”字颇耐把玩,奠全篇基调;紧接二句,看似说笔,实则以笔况人——执笔之“我”,“柔无骨”表面消极,内藏屈伸之喻;我身四句,以人喻物,呼应前文,正是“我”执笔,人执“我”,个中滋味,即不思量,也当攒眉煎熬;但为四句,承或问句而来,头颅句是点睛之笔,于悲情中见不屈之精神!头颅呼吸,思想尚存(及此想起《新华字典》里关于“人”的解释: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我们的字典竟然忽视了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征象——思想!);斯文六句,即是呼吸之声,非我二句,或见用力偏猛,略欠婉转风流了,然为渐泯句作铺垫,或不必求全责备:)结二句,甚可细品,一个恐字,非真恐,而是所历的一切对作者的头颅有不能承受之重。
全篇以异乡感触为落笔点,感触的背后或有作者不为人知的际遇和见闻,但从文字中可以读出作者无奈中的悲郁、失意时的不屈、古典诗人的风骨、中国公民的良知!
【子萌评】该诗用笔老道,臻于老杜风格。推的主要原因,也与风雪观点相同。喜其58句。它和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异曲同工。说明了只要世人对特一切事孜孜不倦的追求,自有柳暗花明的时候,仿佛神助。缺点是:三个但字用起来口感不太好。
【乐游评】角度新奇,寓意深远,不仅乡思,而是深入冥冥主宰、人世兴废之思索。结尾“唯恐梦来袭”更是奇语,使人悚然而惊、怅然而叹。
【茹彬评】诗作由旅居异乡而生发对生活、对人生、对理想信念之感慨。全诗开合自然,脉络清晰,文笔老辣,情感沉郁,而以五古之风和入声韵入诗,则更加深作者失意、郁结的心情和对人世炎凉的无言抗争,无奈而不颓靡,失意而不失落,字里行间,可见风骨。
起四句写手中之笔。客居承主题而来,空难二字见无奈之绪,为全篇感情奠基。接八句写我身之笔。其间有对掌控自己命运者的愤懑,有为家庭、为妻小奔波忙碌的辛劳,有对冠冕堂皇者折腰的无奈,生活之难之重已见一斑。接六句暗合开篇之“客居”,写身在异乡的境况。所勾画的是象自己一样的许多人,却几番挣扎之后,已然失去了诸如尊严、信念、自由等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结二句,枯字为全篇定格灰调,恐字诚如风雪言,应非真恐,而是对社会现实之“重”无法承受吧。
【结庐阅微人评】客居情景,似熟人语,娓娓道来,鸣人心弦。
【天涯孤舟评】忧愤之情,激越之音,撼人心肺。作者以老到沉郁之文笔吞吐世情、俯仰心胸,气力充盈。
【汤沧海评】运用比喻手法,找到人与笔的契合点,使自己不由自主的命运得以形象的显现。风格沉郁。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9#
发表于 2007-12-18 16:06:07 |只看该作者
冷三郎:金缕曲 · 莲事
曾向佛前绽。正依约、前生来世,欲真成幻。千载婵娟轻照我,旧事几番宛转。皆化作、涟漪数点。懒问因缘何所系,自高洁、昏晓都不管。尘与土,未尝染。
此生又见芙蓉面。乍相逢、横塘新涨,断桥轻掩。一缕黄昏销魂雨,清露薰得月满。夜潋滟、玉轮低转。叹尽心声凭谁诉,恰今宵、梦与沧桑远。风紧处,水清浅。
【学谦评】咏莲情怀,亦是自家情怀。
上片起句定下全词基调,甚好。接一句,用些禅语,却嫌有些表意不明,流于形式。“千载”句,前描实,兼以历史感,厚而不重,继而又转为虚笔,以启下文,却“旧事”也觉表意不明,后似未有解释。“皆化作、涟漪数点”又作实写,寄托得当。“懒问”句,勉强承上,结句甚妙。下片起句,点明上述前世,而下说今生。承接句,平平。“一缕”有华而不实之感,继又一句重复前景,啰嗦,不如上片淡雅。后又接一叹,与前未觉有何可叹之处,“梦与沧桑远”似扯得比较远,“风紧处,水清浅”,但看佳,但“风紧”实忽来一笔,刻意。
故曰,此篇咏莲抒怀,咏莲颇佳,抒怀则显含糊,后不济也。不作推荐。
【阅微评论】婉约细腻之笔,但上片似限于叠词,过于熟溜。下片清新,却略意涩。两转韵。整体上如果上下片调换,或许层次感更强点。不推。
【疯言谑语】按新声,个处小出。
此手咏物言事之作。相对作者几个怀古之作,这个尚见内容,然多处意重语复而见堆砌(如月、夜等),此外上片以千载转几番,亦欠斟酌,几番不如几多、数点不如点点。
纵观乐儿此次练笔之作,亦被雅所误深矣~
【天涯荐语】咏物难写,不可执着本事,也不可断了干系。该词把握得恰到好处,更多有清新出新之句。
【沧海】这首咏物兼咏事。上片起于佛事,佛前绽,像是要祈祷什么,接着引出月亮,点出其不问因缘的高洁之态。下片写莲的外部环境,以蒙太奇手法剪辑了一组画面。其中月亮的多次出现竟有些抢了莲花的风头。全词尽在虚处着笔,清丽婉约,意境朦胧,虽优美,终觉空洞了些。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10#
发表于 2007-12-18 16:27:13 |只看该作者
学习,辛苦破盖!

善忘好久都不见,很忙呀?
爱祖国更爱才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