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之花 发表于 2007-12-5 09:58:15
遥远不远老师12月3日课程
整理:枫之魅

中联鸣谢遥远不远老师!
遥远不远老师腿负伤仍然坚持教学,这种精神,中联人敬佩。向遥远不远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



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对仗体现在中间两联,即三四句与五六句分别要对偶,三句对四句,五句对六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出句和对句要求结构一致,也就是说,相对应位置的字的词性应该一致。因为汉语的词性是近代《马氏文通》在学习英语语法之后形成的汉语语法中的一个概念。古人虽无词性之说。但是也知道词义相类,所以我们尽量认为同类型的词素(字)处在相对位置就可以了。比如,表颜色的词汇,如果上句出现了红花,下句则在相应的位置出现“色”+“植物”这样像类似的词汇。因为名词可以被广泛并置,所以有的时候如果是“颜色”+“事物”也可以。因为色彩的词汇性质明显,所以要求相对严一些,在虚词的位置,就不一定必须是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因为古人没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概念,有的时候这类虚词甚至可以和动词相对。

如:即从巫峡穿巴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尾联对仗的句子,我们可以发现,上句重字的地方下句相应位置也重,表地名的词,下句对的也是表地名的词,这就是同类相对。但“从”是介词,所对的“下”是动词,“穿”是动词,所对的“向”却是介词。


   为什么在这里介词和动词能够对仗呢?是因为它们和后面的方位名词构成了介宾关系或动宾关系,看起来结构是类似的,所以也就形成了对仗。我的意思是说,在实词方面,对偶不仅仅是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而是要在一个大类下小类相同。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得平生未展眉


    夜和生,都是名词中的时间名词,是名词这一大类中时间类的名词,眼和眉都是人体器官,是名词中的器官类名词。举例所说,实词对仗更严格,虚词对仗相对宽。一般来说,律诗(包括绝句和排律)的对仗有四种
    1、工对
    2、借对
    3、流水对
    4、字面对

    工对就是非常工稳的对仗形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就是很工稳的对仗形式
    数词、量词,颜色+鸟类、动词,颜色+事物,上下两句都是如此。再比如: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是最工稳的对仗,绿,青,都是表颜色的形容词,树、山,都是景观类的事物名词,村、郭,都是建筑类的名词;边、外,方位名词;合、斜,情态类动词;可见,孟浩然的的对仗是严格地按照小类来的。
  
    外城(墙)曰郭,内城(墙)曰城,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意思是说,周长三里的内城墙,周长七里的外城墙,形容城市很小。讲到对仗的时候我插一句,律诗对仗工稳,会产生一种形式美感,同时,上句和下句的意思不可重复,要对得出人意表。会让人阅读的时候产生一种巧妙的阅读快感。而对仗的运用实际上是从骈赋中继承而来的,它的使用,又使律诗形成敷排递进的气势,因此相对说来律诗的厚重感由此而生。上下意思一致,会形成重复累赘的感觉,古人谓之为“合掌”。
  
    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都说的是有声音而更显幽静。单句足好,两句则多余。
    借对,借音或借意像对的意思。

    杜甫《野望》一诗中: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清字就是借青之音,和白字形成借对。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本来是平常的意思,但古代寻又指八尺,二寻为常,两字也可以表长度,具有数量关系,因此这里借义和七十形成对仗。流水对,其实是指对仗的两句在语意上具有顺承关系,如流水而下。它也可以是工对,也可以是借对,也可以是字面对。我们上面举的“即从巫峡穿巴峡,便下襄阳下洛阳”就是这样的对偶句。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也是流水对。我们看了上面的例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和青山在意义上也是同类的。但是有些对偶句单独看字是对仗的,其组合的词的意义根本不同类,因为字面上看起来对而形成的对仗,整句的意思又是相对的,因此称为字面对。如果字面对但整句意思完全不相类属,那就是无情对了,律诗是不存在无情对的。因为一首诗是一篇完整的篇章,其意义肯定不会东拉西扯,只有单独的对联才有无情对一说。

    我们举个著名的例子来看看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表面看起来简直是字字对,可是有个问题,日对天,角对涯(方位名词),但日角和天涯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李渊起兵前,有人说他“日角龙庭”, 意思是说他天庭饱满,具有帝王之相,这里日角一词指代李渊,而天涯的意思就是天边。李渊和天边根本不同类,但是李商隐巧妙运用了字面相类的特点,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形式效果,这就叫字面对。
但两句都是在讽刺隋炀帝,因此它又不是无情对。

    这是一般说来律诗对仗的四种形式,在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非常熟练的时候,是可以采用宽对的,以后熟练了,只有会形成属对精工的,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这样,最开始的时候觉得对偶工稳又要准确表达很难,为了不影响表达,只好宽对,慢慢地熟练了也就能较为工稳了。一般说来,七律和五律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首尾两联不对仗,但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五律常常出现只有颈联对仗的情况,唐初五律盛行,但是当时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在那个时代,有许多五律第二联不对仗。

    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不对。然后当律诗定型之后,后来有的人故意要稍存古法,有时候有意让颔联不对仗,如元稹〈归田〉:
    我亦今年去,
    商山浙岸村。
   另外,也有人在五律或七律中第一联就入对,也有的让最后一联入对,也有四联都入对的,大家有印象吗?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首联入对。
    元稹:〈遣悲怀〉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最后一联入对。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联皆对。

    排律除了首尾二联外,其余各联都要对仗。绝句则很随便了,可以散起对收,可以散起三收,可以对起散收,可以对起对收,散就是不对仗,起指前两句,收指后两句。在创作的时候,要让自己的思维发散,充分展开联想,围绕你要表达的主题,对对仗的句子进行充分的思考,选择。

    咏物不过是借物抒情,中学时代大家都学过爱莲说,你要咏一个东西,必先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把这种特征人格化,先状物,通过描写事物提炼它的特征,然后可以比拟某类人,然后再抒发对这种人(或自我)的主观感情,然后再升华,大多写自己。刚好四联。

    兰泣露 :
    这周作业,命题律诗
    一、芦苇
    二、幽思

    写《芦苇》时,大家可以参看薛宝钗咏螃蟹,那是批判的象征,也可以看她们咏杨花,还有种不用象征手法,只把所咏之物作为一个抒情的线索,比如柳,大家写它,可以写它轻薄,也可以写它飘零。但也可以以它为线索,写当年的别,现在的思,这样它成为了一个道具,一条线索,一种切入点。

    后面一首《幽思》,是让大家展开自由联想的一次训练,开放式的作业,怎么写都可能是幽思,比如写雁,张玉田用它来象征孤旅失伴之人,范仲淹以它来寄托边人的思乡之情,手法是不同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魔域之花   人间盛开

欢迎加入中国对联网
2#
发表于 2007-12-5 10:46:18 |只看该作者
口头支持这执着于普及古体诗词的一群人~:)
表逼俺,再逼俺,俺装死给你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