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丝 发表于 2007-12-14 16:18:15
  同学一行来游泰山,恰逢中秋,天高气爽、正是观日出的绝佳时节,我们决定半夜上山以观日出。
  出得门来,却看满地银光,抬头看时,正是一轮满月,中秋的月,正是如水般的清澈明亮。满地的白沙,一天的清辉,好友一行说说笑笑,不由回忆起当年大学时代的情景,中秋节的晚会,大家唱着跳着却会有泪水流出来的狂欢。自从毕业后,独自一人在外,就再没有那种纵情的快乐了,即使在这种举家团圆的时候,也只能独自对着月亮,想一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诗句,就连伤感,也是少有,而这晚的月亮,仿佛一洗往年的缺憾,尽情的放纵着自己的美丽,让久别重逢的旧友,有了人月两团圆的欣喜。

  我们走的是中路,从红门东边的一条小路进山,到小罗汉崖过河上正路。未至梳洗河,已经闻得水流叮咚,快步下得河来,见大片完整岩石横亘河底,两米多宽的溪水轻轻淌过,在静谧的月夜下,水光闪烁,旁边便是古代帝王登山的御道,月影在水泻处化成千般碎玉,“银瓶乍破水浆迸”便是如此了。
  便在那块大大的岩石上,深吸一口气,天地精华,仿佛尽在其中。自毕业居泰山已经是五年,陪别人上山已经不下十次,在这月白风清之夜上山,却还是第一遭。皓月当空,清光万斛,月亮把梳洗河与两岸的青山照得格外柔和静美、了无纤尘,高山、流水、树影,全都披上一层轻纱,恰似一幅淡淡的山水画,虚无缥缈,朦胧恍惚,所有的诗句都不能确切的形容此时的感觉,只觉犹如梦中。
  梳洗河,据说,这河是西王母每日梳洗后的剩水形成的,此河一直从山上淌下来,在虎山公园注入王母池,那池便是西王母洗脚之所在。泰山由大而完整的花岗片麻岩组成,这种岩石不易破碎,极其坚固,因此历来有“稳如泰山”之说,但梳洗河内却有一种奇石,它们总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碎裂,痕迹如同一个同心圆,这就是著名的“醉心石”。

  继续前行,不再有喧哗吵闹,一行人,轻轻的走在盘道上,都不敢出声,怕是打破这安静的世界。月,有时被古树遮住,斑斑驳驳的树影,也不似平日的苍劲,更多了几许柔和。身后不远处是万仙楼,古老的庙宇灯影朦胧,却依稀传来木鱼声声,轻轻缓缓的从远处飘来,听来有“灭却心头自然凉”之境,回荡在深山中,更添缥缈清幽,愈加如入仙境。

  再往前走,过斗母宫,便是三官庙,月亮升的更高,也更悠远空旷。
  走过三官庙不远,借着皎洁的明月,我们竟意外的找到了“李斯碑”复制品的残迹。“李斯碑”是秦始皇的承相李斯奉命亲笔书写的一篇颂文,相传刻好后一直立于泰山顶玉女池旁,后移至碧霞祠,清乾隆五年遭大火,此碑不冀而飞,嘉庆二十年,汪汝弼知县重金悬赏,方找到下落,安于东岳庙,后又几经辗转,现保存于岱庙。这里的李斯碑残迹,大概是后人复制到此处的,刻在石上的,依稀还是那仅余的几个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抚摸着仅余的那几个小篆,两千多年前的旧事,借着这浓浓的月色穿越厚重的泰山,显现在眼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原先各不相同的六国文字——便是秦国文字“小篆”,当时的小篆形象,我们也只能从这几个字来见证了,仅仅几个字,却浓缩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和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这李斯碑的确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见证!(注: “李斯碑”原件在岱庙,这儿的复制品,历史古籍中可能还没有记载,是我每天跑步时,自己发现的,不可考。)
  再往前,见“经石峪”的牌坊,斜向东下去,便是经石峪。
  (因上山之人急于赶路,一般都错过经石峪,因为过去还需要费一些时间,其实经石峪也是很有看的必要。附我所写的另一段关于经石峪文字:过了“聆神桥”,一面巨大向西南倾斜的石坡,上刻“金刚经”经文,据说是北齐时期所刻,一直到北齐灭亡也没有完工(不可考),共有2000多字,后来经风雨的侵蚀,所余仅一千来字了,字大如斗,人称“大字鼻祖”和“榜书之宗”。西面是河,河西岸有块高耸的大石,上书“高山流水”四个大字,“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即出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种至美至高的境界。
  这里水流轻缓,有高山、流水,有经文、明月,在水边坐定,闭目合十,也仿佛入定了一般,无尘无垢,独独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句子。恰如“高山流水亭”上的一幅对联“天门倒泻一帘雨,凡石灵舸千载文”。
  经石峪,也称“曝经石”,亭对面有一首诗:“曝经石上水凌凌,镇日闲来倚树听,此意世人混未解,半山皓首半山青”,此意世人混未解,从古时到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这凡石灵舸和千载经文呢。)

  过经石峪的牌坊,沿登山的盘道,慢慢往前走,路两边柏树森森,全是高大茂密的千年古树,人行其中,如在洞中穿行,这一段路便叫做“柏洞”。月亮被树遮住,细细碎碎的月影洒了一地,不由轻声念出“竹影筛碎的月光下,我的墨水在日记本里哭泣”,旁边的钟会心而笑,这是当年“五月诗会”中,建所作的一句诗,曾经在同学中传唱到许久,一个“筛”字,竟也是把眼前这种竟境形容到了极至,而钟,就是我同宿舍五年的知音。
  走到四槐树,就到了著名的“女儿茶”馆。“女儿茶”,是泰山所特有的一种茶叶,极珍贵稀少,要经过特殊的工艺和烹煮才能有独特的味道,以前白天上山,每次经过必定要坐下来品一杯茶,竹筒做的杯子,木墩做的桌椅,几根柱子支着一些茅草而成的小屋,卖茶老者也是仙风道骨,别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意境。而此时深山寂寂,已经是月上中天,在此居住的两位老人,经过一天的劳累,该是酣然入梦了吧。
  一行人静静的走过去,左边是淙淙流水,右边是古树森森,抬头,便有月亮在中天高高的挂着,慢慢有云升起,轻纱一般遮住月亮,夜色便暗下来,更添朦胧意境。
  再往前,便到了壶天阁,就与钟说起,几年前在太原晋祠实习时,在晋祠寺也见过一个“壶天阁”,还记得那“眼底壶天”四字匾额。那时我和钟,每天早晨跑步到晋祠,边细细观赏边赞叹着,幸运的是遇到一个热心的老大爷,每天带着我们,给我们讲解每一副对联每一首诗的来由、讲述每一座塔每一座神殿的传说,那两个月里,我和钟就天天早上与老大爷一起,体验着感动着厚重的三晋文化与信仰,那些对联和诗以及许多生动的典故传说,我们曾边听边记在本子上,老大爷是极力的想让我们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山西和晋祠,就如我现在,极力想让任何一个人了解泰山一样。那个老大爷姓段,晋祠镇人,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不知道事隔五年,可还健在否?
  慢慢回忆着,也慢慢往前走,“影自涓涓魄自寒”,夜慢慢有些清冷。过了中天门,走过对松亭,过快活三里,再往前行,便到了十八盘。这是最陡最险的一段路。素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站在十八盘的起点,借着移到西天的明月,抬眼往上看,盘道如天梯一般高高的悬在天上,让人望而生畏。艰难的迈着步子,气喘吁吁的往上爬着,即使是“爬”,也是极费力气,这十八盘,曾令多少人望而却步,但是,在我们终于走过十八盘,站到南天门上时,那登高望远的开阔,才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南天门是道教传说中天宫的大门,跨过去便是玉皇大帝的灵宵宝殿,可真是一步登天了。
  走过天街,便到碧霞祠了。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相传极为灵验,能医治百病,保佑一方人平安,年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元君生日,当地合家老少来山上朝拜,非常虔诚,并且常有远道而来的香客来许愿还愿。此时的庙宇寂然无声,没有晨钟暮鼓也没有木鱼声声,只有清清凉凉的月光无声的诉说着千年来人们对泰山奶奶虔诚的信仰与崇拜。
  就想起前不久的一天,晨炼返回,走到万仙楼附近时,见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女孩,三步一头的往泰山上走,每迈三步,就在坚硬的石阶上跪下,头触地叩行大礼。才刚刚走了个开头,膝盖就磨破了,汗和泪流了满面。猜是她的亲人得了不治之症,到泰山许愿,盼泰山奶奶能显灵挽回亲人生命。我鼻子发酸,转过头不忍再看,泪也就于那一刻流了出来,想到我那姐姐,年纪轻轻就得了白血病,终日靠药物维持生命,自己不也是走到哪里,都要虔诚的拜上一拜吗?泰山六千多级台阶,平常人走还要四五个小时,那女孩三步一头,不知要几时才能到山顶,也不知事过几个月,她的亲人是否起死回生了?此时的碧霞祠,香灰火冷,寂静无声,我还是对着神殿拜了几拜,只盼着神灵保佑天下百姓平安,能让老百姓家家团圆。

  终于达到玉皇顶,五岳独尊四个大字,气势巍峨,月下的玉皇顶,神秘且厚重,沉载了太悠久太长远的神话传说和人文历史。
  唐摩崖石刻更是气势恢弘,这是所有泰山刻石中最壮观的一处,高三十多米,宽五米多的陡峭岩壁上,刻有李隆基亲撰并御书的《记泰山铭》。铭文加篆额“记泰山铭”整整一千字,每个字一尺见方,雄浑遵劲,大气磅礴。李隆基封禅时正是开元盛世,国泰民安之际,大唐天子也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而这次封禅,也是历代帝王封禅活动中最完美的一次,除这摩崖石刻外,唐玄宗还流传下来许多宝贵文物与动人传说。
  相传唐玄宗封禅前的斋戒沐浴之夜,天气突然变得寒风刺骨,唐玄宗仰天祷告:“某身有过,请即降罚。若万人无福,亦请某当罪。兵马辛苦,企停寒风。”意思是把所有的罪过一身承担,其浩然正气令人肃然,而当年秦始皇封禅,途中遇暴雨,狼狈避于松树下,正怕天神降罪,途中的五大夫松,便是秦始皇感谢松树护驾之功而封。而秦始皇的残暴成性,无德无仁与李隆基的凛然豪迈,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玉皇庙西南侧,存有“古登峰台旧址”,相传为汉武帝所筑。整个泰山的历史,也是一部封禅的历史,这古老的登峰台,在清冷的月光下却显得有些苍凉,几千年的封禅历史,终于在明代结束了,却留下那块高高耸立的无字碑,留给后人一个无法解开的迷,是立者自认功高盖世无字可表呢还是另有原因?

  游过玉皇顶后就到了日观峰,终于在一块大石头上坐定,累的感觉,不是没有,是不忍说,只怕辜负了这中秋月,此时,都纷纷躺倒,尽情的感受这泰山顶上的明月。那月,高高的悬在天上,空旷高远遥不可及,眯着眼看,月亮上的影子看得清清楚楚,记得年幼时奶奶告诉过我,那是一棵大大的桂树,还有美丽的嫦娥和可爱的小白兔,还有日日夜夜伐树的吴刚。
  不一会却风起云涌,月亮被一层一层的云遮住,满天的云,层层叠叠急速的翻卷着,月仿佛在云里穿行,“八千里路云和月”可是如此?只感觉到湿湿的雾气缠绕上来,云烟深处,缥缈朦胧,能看到大片大片的云从身边涌过去,不敢动一动,仿佛站在悬崖的边缘,“荡胸升层云,决眦入归鸟”,是不是这个情景呢。
  中秋的月亮,分外的明亮和圆满,竟是陪了我们一程又一程。再一次抬头,月亮已经是西斜,满天的云影,雾气弥漫,月色如水,这一天一地的朦胧,让人再一次久久的沉浸其中,坐在这古老的泰山之巅,那一份久远的厚重历史,那一份悠长的人类文明,在这中秋月下,悠悠传来,仿佛回到千年前的岁月,看到当年的秦皇汉武,正沿着古老的御道,一步一步庄严的登上山来。

注:许久以前写的,大约在2000年时,在别家论坛一个网友讥我只会写小女人文字,何曾会写中华大好河山的,于是我就凑了这样一篇,其实,是将许多次登山的经历合起来写了。所以只算是凑的。但这篇文章不能写尽我心中的泰山,只算是流水帐了,于是我才有《闲看泰山》一组文字,把一些景观古迹,拆开来,从我的角度,写一写细节之处。虽不如文学大家的气势,却是以我久居泰山的心情来感悟它的历史与文化。那才是我心中的泰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云水,禅心
2#
发表于 2007-12-14 22:11:25 |只看该作者
大凡游记散文,最是难做。过于摹景会失却厚重,过于抒情又显得矫情。如何情景交融,让读者看到不同于别处的风景,生出不同于别处的感慨,是游记作者都追求的效果。
关于泰山的文字,是我和如丝闲聊说起泰山,心中有许多仰慕时,如丝从旧年文章中翻找出来的。如丝说,自己住在泰山下面,已经数十次登临泰山。泰山上的许多风物已经被她在心底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
我信。因为文字!
月夜登泰山总体上写得优雅闲适,中秋夜三两好友相约登山,本来就是非常惬意是事情。而月色如练,泰山上的许多景致,和白日里又有许多不同——皓月当空,清光万斛,月亮把梳洗河与两岸的青山照得格外柔和静美、了无纤尘,高山、流水、树影,全都披上一层轻纱,恰似一幅淡淡的山水画,虚无缥缈,朦胧恍惚,所有的诗句都不能确切的形容此时的感觉,只觉犹如梦中。 这样的笔法轻灵飘逸,读起来自然沁人心脾。
至于封禅一节,文与史相得益彰,颇有些气势。可见如丝文字,自有雄浑大气的一面。
极喜欢如丝文字中的博雅,行文景中有史有情,表达当时心情的古诗随手拈来,颇见信手工夫。
3#
发表于 2007-12-15 15:46:14 |只看该作者
游记我一直不敢写,因为以我有限的笔力,写出来怕负了那原有的人文景观,宁可记它们在心中。可不写,又一样负了它,似乎更对不住那心。我就这样矛盾着,一路走,一路错过,也一路折磨。
云水,禅心
4#
发表于 2007-12-15 19:27:12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其实游记,不过是那个景致在自己心底的影象。就如泰山,在不同的人眼底,有不同的外象有不同的内在。写的人多了,泰山就会更丰满。
以如丝笔法见识,自然不会辜负了那道风景。

我就这样矛盾着,一路走,一路错过,也一路折磨。————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不过人闲散惯了,最终少了些自责!
5#
发表于 2007-12-19 03:06:48 |只看该作者
去过泰山,却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应该看过姐姐的文章再去。我会再去的。
爱祖国更爱才子
6#
发表于 2007-12-20 00:32:18 |只看该作者
仿佛回到千年前的岁月,看到当年的秦皇汉武,正沿着古老的御道,一步一步庄严的登上山来。
大气!
他家自有风月在,何须寻我问道情
7#
发表于 2008-2-15 04:18:06 |只看该作者
看过很多写泰山的文字。这一篇,也算是绝了。
8#
发表于 2008-2-15 23:41:35 |只看该作者
晕,好久不见的如斯夫啊!!!新年好! 我可是好久没看到你的文字了,人生一大遗憾,哈哈~~~
魔域之花   人间盛开

欢迎加入中国对联网
9#
发表于 2008-2-19 15:21:26 |只看该作者
谢谢如斯夫赐教,向妹妹报个道,我回来了。
云水,禅心
10#
发表于 2008-2-20 00:40:0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如丝 于 2008-2-19 15:21 发表
谢谢如斯夫赐教,向妹妹报个道,我回来了。


欢迎姐姐归来,望眼欲穿哦,抱抱~~~
魔域之花   人间盛开

欢迎加入中国对联网
11#
发表于 2008-4-16 13:43:12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真厉害

呵呵你真厉害,佩服哦
网络游民
12#
发表于 2008-4-17 18:04:26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如何不是精品!!
对天发誓
联手泡妞
13#
发表于 2008-4-20 22:11:25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去青岛,回广州时乘坐火车,晚上12点到了泰山站,本想去,后家人不同意,只好错过
春来观花用心品香
无心明了清澈水,月静花香
14#
发表于 2008-11-16 17:23:2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顽石补遗 于 2007-12-14 22:11 发表
大凡游记散文,最是难做。过于摹景会失却厚重,过于抒情又显得矫情。如何情景交融,让读者看到不同于别处的风景,生出不同于别处的感慨,是游记作者都追求的效果。
关于泰山的文字,是我和如丝闲聊说起泰山,心 ...

我爱奥运
素心月 管理员
勤奋的追梦人
15#
发表于 2009-1-4 23:06:55 |只看该作者
:f 细腻质朴,感觉身同随行一样,好久不见这么好的文笔了,从心里赞一个:好!:f
认认真真学对
清清白白做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