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9-16 00:02:51
一、姓氏源流
    方(Fā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世本》等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姓,称为方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2、出自姬姓,为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3、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为神农氏第8代孙帝榆罔子雷之后,以地名为氏。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名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省方氏(疑与上“1”款姓源相同)。
    4、出自姬姓,为宋初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之后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5、出自其他小数民族有方姓。如现今的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姬方雷。炎帝神农氏第九代孙。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陕西省陇县)。夏代时,其部落迁至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后子孙有以封邑为氏者,称方姓,他们尊姬方雷为方姓的得姓始祖。

    方(Fā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世本》等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姓,称为方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2、出自姬姓,为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3、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为神农氏第8代孙帝榆罔子雷之后,以地名为氏。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名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省方氏(疑与上“1”款姓源相同)。
    4、出自姬姓,为宋初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之后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5、出自其他小数民族有方姓。如现今的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姬方雷。炎帝神农氏第九代孙。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陕西省陇县)。夏代时,其部落迁至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后子孙有以封邑为氏者,称方姓,他们尊姬方雷为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方姓以河南省为发祥地,后来南方各地出现的方姓有些成为望族,均是河南方姓向南播迁的结果。西汉末年,固始籍汝南尹方  ,为避王莽之乱,迁移到安徽歙县东乡安家,其三孙之长子方赞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严、衢、婺、越,赞之二弟方观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九江、滁阳、莆田,其三弟方弘的子孙则分衍于徽、宣、池、秀、湖、常。隋唐以前,青州(今山东省淄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一带及北方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方姓居民。唐初,有河南方姓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漳州。唐德宗大中年间,都督长史方王叔自安徽歙县回迁河南固始方龙山居住,方王叔有孙名廷滔,其后裔有迁饶、信、江、苏诸郡;另一孙方廷范因仕宦及避乱之原因,徙居莆田剌桐巷,并改其名曰方巷,其六子皆进士及第,后其子孙中有的与阿拉伯人通婚,并信奉伊斯兰教,后从中分出一支于宋元之际为避乱迁至海南岛琼州定居。此际有一支方姓从河南省固始避乱南迁,先达福建省福州,再迁漳州之龙溪。明初,方姓因方孝孺遭受一次空前劫难,燕王诛杀方孝孺,同时灭其十族(九族加上学生),受株连而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被充军者数以万计,有逃至河南省钧州(今禹州)者,后发展成大族。同时,方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清初,有漳州龙溪一支迁入台湾省,不久闽、粤中的方姓人也有入台者,后有飘洋过海落籍异邦者。可见,方姓不仅在中原发展繁衍,而且多次南迁,相当广泛地分布于江南各省,有些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方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河南二省多此姓,二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浙江、辽宁、江苏、福建、云南亦多此姓,上述七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六。

三、历史名人
    方  干:新定(今浙江省建德)人,唐代诗人,因缺唇,故在科举中不被录取,于是隐居会稽镜湖,终生不仕。其诗闻名江南,多以流连风物和格调低沉为主题,死后追赐及第,有《玄英先生集》传世。
    方  清:唐代农民起义领袖。唐代歙州人(歙州治所在今歙县)。762年,江南发生大规模疫灾,百姓民不聊生,方清率领歙州饥民揭竿而起,凭借山区险要地形同官军对抗,一时应者如云,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了数万人。763年,方清率领农民军进军贵池秋浦的乌石山,与广德一带的陈庄、陈五义军会合,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势,连克周围县邑。765年正月,方清的军队屯扎石埭县,并乘政府军准备不周时,勇猛进击,攻克歙州,擒杀刺史庞浚,一时威振江南。此后,方清在黟县赤山镇修筑城池,自建阊门县。766年(唐代宗永泰二年),唐王朝派大将李光弼进剿,唐军主力部队又得到了豪绅吴仁欢数千民团的帮助,方清虽据险扼守,但寡不敌众,战败牺牲。
    方  会:俗姓冷(992-1049),袁州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先作小官,不称职,出家,从楚圆学禅法。后在杨歧山和云盖山弘法,言行常常更加离奇。如上堂说:“举古人一转公案,布施大众。”过一会说:“口只堪吃饭。”又如:“慈明忌辰设斋,众才集,师于真(画像)前以两手捏拳安头上,以坐具画一画,打一圆相,便烧香,退身三步,作女人拜。”可见教法还是临济宗和云门宗的奇警一路。嗣法弟子有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他死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年五十八岁。临济宗两支派之一的杨岐宗由方会禅师创立,杨岐宗是临济的正脉,方会以后,临济一系延绵不绝。
    方  腊: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120年率众起义,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起义军攻陷数十县,东南震动。次年夏,被俘后在开封就义。
    方  岳:宋代词人。字巨山(1199-1262),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省)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
    方  凤:南宋诗人。字韶卿(1241-1322),一字景山,浦江(今属浙江省)人。宋 末任容州文学,入元归隐于仙华山。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  回:宋末元初诗人。字万里(1227-1307),号虚谷,歙县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曾编《瀛奎神髓》。著有《桐江集》等传世。
    方  苞:字凤九(1668-1749),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康熙年间进士,1711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伦理;“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著名的《狱中杂记》,记述了在狱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事实,暴露了清代司法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方  薰:字兰坻(1736-1799),一字懒儒,号兰士,又号兰如、兰生等,浙江省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工写生。兰士幼慧敏,自小同父亲周游浙江全境,眼界开阔,又广学博取,得以成就其绘画的大业。与画家奚冈齐名,世称“方奚”。著有《山静居论画》传世。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方回:安徽歙县人,元朝文学家,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以杜甫为一祖)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之说。曾编《瀛奎律髓》,评选唐宋以来的律诗,今存《桐江集》。
    方克勤:字愚庵,浙江省宁海人,明时曾任济宁(今属山东省)知府三年,治民施以仁政,户口倍增。因犯“空印案”被诛杀。明代礼部给事方言直,与方克勤为两兄弟,为避免株连,方言直把其宗族一脉迁居赣南于都上方,当地也叫溪上方,溪下王,以纪念自己与方克勤血肉兄弟之间的感情。方孝孺被株连后,浙江宁海方氏余脉皆迁居赣南。孝孺两孙被言直之子营救成功逃至赣南一带。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方克勤之子。浙江宁省海人,明初文学家。幼聪颖,及长从学宋濂,有“小韩子”之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荐授汉中府教授。建文初,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后,改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力主复古改制,创行井田,对建文朝政影响较大。靖难之役中,朝廷诏檄多出其手。曾致书燕世子朱高炽,谋离间燕王父子,以缓燕师,均未成。燕王夺位后,命起草登基诏,坚执不从,被灭十族。但是方孝孺并不绝后,因为当地流传仲愚、仲宪的故事至今。著作甚富,有《孝经诫欲》,《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等。永乐中禁藏其书,犯者至死。后人辑其所遗成《逊志斋集》。
    方以智:安徽省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明末曾官至翰林院检讨,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出家为僧,著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等。
    方维仪:名仲贤,字维仪,明末清初安徽省桐城人,方以智之姑妈,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育方以智,有《清风阁集》,又编历代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国梁:元末清初名医。方国梁原习儒,因科举失意,遂弃儒习医,自研《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医籍,专事外科实践,名播欲、绩溪、昌化、淳安等地,求医者甚众。其子绪宝、孙以祝、曾孙成春均承其业,以医名世。来孙家万(字德章),继承祖传外科,在洪琴村开设春生堂药店,医名大盛,求诊者络绎不绝,著有《德章祖传外科秘本》。家万子正光,孙德猖、德善,曾孙善滋承其学,善滋年逾古稀,仍在野鸡坞专事外科。野鸡坞外科对发背、腰疽、五肿伤寒、乳疽、疗疮等无名肿毒有特效,药到病除。方氏认为外科疾患皆因"风从上受,湿从下注"而致,须内、外并治。施治除精制祖传各种丸散膏丹外敷,还注重内服。并提出外科疾患并非都由火热之毒而生,除疗疮外,很少用清热解毒药。
    方玉润:字友右,又字黝石,自号鸿蒙子。1811年出生于文山州广南县城西街。宝宁(今云南省广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和书法篆刻家。在文化领域有多方面的成就。方玉润自幼喜欢攻读诗书,博学多才,却对科场考试之经学反不着意。他的父亲为此将他锁禁于书房,强令致力于经学,以期科场高中,光宗耀祖。曾官至陇州州判。光绪九年(1883年)凤翔知府李勤伯特委任方玉润先后代理过千阳、麟游县令,尚未到任,就于1883年8月24日病故,终年73岁。
    方声洞:福建省福州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赴日留学,并加入同盟会,其兄方声涛和姨、两嫂及妻皆为同盟会会员,后参加广州起义并殉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方志敏:江西省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六大当选中央委员,1934年率红十军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因叛徒出卖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56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新安郡:秦初置县。晋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后移治安徽省歙县一带。
    2、堂号
    正学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建文时候,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宣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
    此外,还有堂号:“河南堂”、“六桂堂”、“敦本堂”、“观礼堂”、“伦叙堂”、“乘裕堂”、“敦必堂”、“思诚堂”、“绍远堂”、“重庆堂”、“崇考堂”、“义德堂”、“溯源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方姓得姓早,但历史上的名人却不多见,尤其在唐宋以前。
    2、方姓多刚烈之士,爱憎分明,舍身取义,宁折不弯。
    3、方姓多文人学士,书香门第,满腹经纶,诗书传家蔚然成风。
    4、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1915年方方建忠纂修《方氏家谱》,江苏通州(今南通)方家村其字行为:“应克先人志,荣光兆泰和。”另一九二九年方家福续修《方氏家谱》,安徽天长方姓一支字行为:“高伦序定,绍法敦行。”

============================================================

【方姓宗祠通用对联】

〖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河南世泽;
无双家声。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方阁,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业太学。每试,迭为魁首。人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一山衍派;
六桂联芳。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传说中的方氏起源。相传炎帝神农氏的八世孙帝榆罔的长子方雷氏,因协助黄帝伐蚩万有功,被封于方山(今河南省嵩山一带),成为方姓的始祖。下联典指唐代固始人方廷范的六个儿子仁岳、仁载、仁瑞、仁逸、仁逊、仁远相继都中了进士,时人称“六桂联芳”,称方廷范为“六桂之父”。

巨山名翰;
正学孤忠。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祁门人方岳,字巨山,号秋崖,绍定年间进士,历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赵葵的参议官、知南康军、袁州知州。才锋凌厉,诗文不拘于古律,时有妙语如天成,尤其工于骈体,著有《秋崖集》。下联典指明代浙江省宁海人方孝孺,字希直,宋濂弟子,洪武年间任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聘他为世子师傅,命书屋为“正学”,人称正学先生。惠帝时任领侍讲学士、《太祖实录》总裁。燕王(成祖)兵入京城南京,他不肯为成祖起草登极诏书,不屈被害,灭十族(九族加其学生),株连被杀八百余人。著有《逊志斋集》。

源同一脉;
衍以三宗。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方姓的受姓始祖雷公开揖让之风,促进了华夏的统一,其品德为后人树立了楷模,故不少方氏谱牒的页眉上印有“河南郡”、“崇让堂”的标记,让世世代代牢记吾族的地望和受姓始祖的崇让风范。其后又派生为同氏两姓,一支单姓方,一支单姓雷。至宋代在主姓中(广东一支)又分出邝姓,所以哪里有雷、方、邝,哪里就有“溯源堂”,溯源堂遍及海内外各地,故三姓均有此联的相传。现有以广东省台山溯源堂为依拓出版的三姓喉舌——《溯源月刊》(国家统一期刊号)就有近80年的历史,发行于海内外,这就是很好的证明,也是雷、方、邝三姓文明历史的延伸。然而,这一切皆溯源于河南。

富文标榜;
元老壮犹。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莆田人方渐,重和年间进士,官梅州知州,清正廉洁。积书数千卷,都亲手纂定,专置一阁藏书,标榜为“富文”。子孙个传为“富文方氏”。下联典指周宣王时大臣方叔,曾率兵三千辆进攻楚国得胜,又伐玁狁有功。《诗经·小雅·采芑》有句:“方叔元老,克壮其犹(猷)。”“壮犹”,谓宏大的谋划或功绩。

循良化鲁;
显允兴周。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济宁知府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在济宁(属山东)视事三年,以德化为治,户口倍增。有《汗漫集》。下联典指周朝元老大臣方叔。是兴周的功臣。

-----------------------------------------------------------------

〖方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大道母群物;
达人腹众才。
——方孝儒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博士方孝儒撰书联。

-----------------------------------------------------------------

〖方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瀛奎律髓韵万里;
凤岭点将红百花。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初文学家方万里的事典。下联典指北宋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方腊之妹方百花的事典。

身后诗名传宇宙;
骂贼正气壮山河。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因缺唇,故有司不与科名,遂隐会稽镜湖,终身不出。死后迫赐及第,私谥为玄英先生。下联典指明代文学博士方孝儒(1357-1402),字希直,人称正学先生,宁海(属浙江省)人。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迁侍学士,后改文学博士。政事多咨询之。修《太祖实录》,命为总裁。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入南京,将即帝位,召他草即位诏书。他以丧服哭彻殿陛。成祖降榻劳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非先生草不可!”孝儒掷笔于地曰:“死即耳,诏不可草!”遂被磔于市。并诛其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有《逊志斋集》等。福王时追谥文正。

四子超乎三家上;
十族愿与一人荣。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桐城人,崇祯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曾与陈曾慧、吴应箕、侯方域等主盟“复社”,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入清后,他出家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句,潜研群籍,考核精审,所著《通雅》一书,超手杨慎、陈耀文、焦竑三家之上。下联典指明代文学博士方孝儒。

桃水生香绵世泽;
凤山毓秀振宗风。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象山县溪上方村方氏宗祠联。上联“桃水”指当地的桃花溪,“凤山”即飞凤山,在溪上方村东,上有方孝孺祖墓。据考证,明永乐皇帝死后,方孝孺一案得到平反昭雪。正德二年(1507年),宁海知县戴显就在故里桃花溪畔建“方正学故里祠”,每年春秋二祭。知县跋山涉水前来祭拜,甚感不便,后迁此祠至县城跃龙山,于是海隅的孤祠也就荒芜倒坍了。

敢掷一笔追文正;
何患十族聚精英。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文学博士方孝儒。

明世孤忠绵世泽;
周家元老衍家声。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方孝孺。下出典指周朝方叔。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方薰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画家方薰(1736-1799)撰书联。方薰,字兰士,浙江石门人。与画家奚冈齐名,称“方奚”。有《山静居论画》二卷行世。

岁月自消寒暑内;
荣枯尽在是非中。
——方干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方干《感时三首》(之三)诗句联。

云龙搏浪飞三级;
天马行空载五华。
——方志敏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1900-1935)自题联。方志敏,江西弋阳人。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等。

-----------------------------------------------------------------

〖方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教子成名,凝香留稿;
览诗择婿,怀蓼知音。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方用济的母亲柴氏,名静仪,善写诗,著有《凝香诗抄》。方用济承母教,也有诗名,著有《方舟集》。下联典指清代人方芷斋,字怀蓼,湖北巡抚汪新的继室,工诗文,有鉴别人的眼光。父亲为她择婿时,曾拿汪、吴二人的诗给她看,她断定二人必然显贵,只是吴不长寿,汪大器晚成,便嫁给了汪新。后来果被她言中,她也被封为夫人。

克壮其猷,功勋赫赫;
不草禅诏,忠烈昭昭。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方叔伐猃狁事。下联典指明代文学博士方孝儒。

谁是万人,头上还应加一点;
我非孤女,身边也有伴终生。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析“方姓”二字联,上联拆“方”字,下联拆“姓”字。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撰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1900-1935)自题联。

    好山势岂无一点灵,看虎尾盘云、龟文篆月,形形色色,依然祖庙丹青,登眺问将来,大地精英何日吐;
    贤子孙还待几时出,缅江南书种、周季元勋,炳炳烺烺,都是吾家衣钵,流风今未艾,前人事业总期承。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联(39+39=78字)
    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五甲岭方氏宗祠联。上联“虎、龟”指当地山名;下联“江南树种”,指清初桐城派首领方苞;“周季元勋”,指周宣王时大臣方叔。“炳炳烺烺”,谓光明显赫的样子。

============================================================

附录:【方姓典故、趣事】

〖方雷氏和梳子的由来〗
    轩辕黄帝第二妻室名叫方雷氏,是一位非常有心计的女人。在黄帝第一妻室嫘祖发明养蚕后,她创先发明了骨针。她把丝线穿在骨针尾部,缝起衣裳飞针走线,黄帝宫里大小妇女没有不佩服的。但是,有些事情仍然经常刻在方雷氏心里。她所掌管的黄帝宫20多位女子,经常蓬头垢面,一遇到重大节日,她总要把这些女子叫来,逐人用她自己手指把每个女子头上蓬发一一捋顺。有时,连五个手指都捋破了。方雷氏为这些事经常发愁。有一年,河里发了一场大洪水,给黄帝发明舟船的狄货,从洪水中捞回比胳膊还粗十九条大带鱼。他非要黄帝第三妻室彤鱼氏给他作熟吃,不料,彤鱼氏有病不能下床,狄货只好去找方雷氏。方雷氏按照彤鱼氏平时作鱼的方法,把石板用柴火烧热,把带鱼放在石板了,上下翻滚,不一会带鱼就烧熟了。狄货一口气吃了3条,鱼刺堆了一地。方雷氏随手拣起一根,折了一节,左看右看,非常美观,不由得用带鱼刺梳刷披在自己肩上的乱发。开始, 她是无意, 谁知, 不大一会, 蓬乱的头发,被梳得整整齐齐。连她自己也弄不懂为啥蓬乱的长头发,用鱼刺怎么能捋顺,梳得整齐呢?方雷氏把这些带鱼刺暗暗收藏起来。
    第二天她就把这些带鱼刺折断成一扎长的短节节,叫来她身边的所有女子,一人发给一节带鱼刺,教她们如何梳头发。一群女子嘻嘻哈哈都动手梳起来。开始,有的女子不会使用,鱼刺扎进头皮,有的用力过大,一下子把带鱼刺折断了。有的女还说,这不如用两手指头理头发,又保险还能抓痒。此事虽然失败了,但方雷氏并没有放弃带鱼刺对她的启发。用什么东西能代替带鱼刺呢?方雷氏苦苦思索,日夜设想。有一天,她遇见黄帝手下专做木工的睡儿,她把带鱼刺拿出来,要求睡儿依照带鱼刺,做一把木质的梳子。睡儿看了看带鱼刺,告诉方雷氏,可以做,就是没有这种工具。不过,先让我试一试。
    不几天,睡儿用一块木板作成一把带鱼刺式的梳子,拿来叫方雷氏看。方雷氏不看则罢,一看,噗哧一下笑得直不起腰来。睡儿不明白什么意思,方雷氏笑着说,这刺比手指头还粗,简直像个耙地的耙子,这怎么能用来梳头发呢?睡儿也笑了。但他并没叫方雷氏失望。回去后,他叫几个会做木工活的弟兄,一起商量研究,最后终于用竹子给方雷氏作成了一把梳子。方雷氏看后,非常高兴,中华民族妇女使用梳子时代从此就开始了。难怪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坟墓里出土的那把“憎爱分明梳”和带鱼刺非常相似。

-----------------------------------------------------------------

〖方皋相马〗
    伯乐年老,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一作“堙”)相马。过了三个月来复命。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回答说是“牝而黄”。穆公派人去看,却是“牝而骊”,于是责备伯乐。伯乐说:这正是九方皋会相马的证明,他注意的是马的风骨品性,那些外表他已经不去留心了。见《列子·说符》、《淮南子·道应训》。后以“牝牡骊黄”等指表面现象,本此。元袁桷《次韵郭岩卿》:“方皋相马遗黄玄,嫫母敢作千金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9-16 00:03:26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方强中将
    方强(1911-——),原名方鳌轩,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江县工人纠察队区队长,平江青年义勇队政治指导员。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平浏游陆队宣传组组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三师七团连政治委员,第一师二团政治委员,苏维埃中央政府警卫营政治委员,军委警卫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三师七团政治委员,红九军团第22师政治委员,红第九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部主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中党委委员会副主席,陕甘宁留守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合江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30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7军副军长,44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赴苏联入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军事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海军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借助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方正平中将
    方正平(1909-1994),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六师七团排长、青年干事,第二师11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四师直属队特派员、师特派员,红军大学第二科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大队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留守处政治部主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政治委员,第一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13旅政治委员,鄂豫挺进纵队第15旅政治委员,中共豫鄂边区地委书记兼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新四军独立第三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参谋长,豫鄂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军区副政治委员,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58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一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南海舰队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南海舰队政治委员,东海舰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1月5日逝世,终年85岁。

    方正少将
    方正(1913-1997),原名方应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炮兵团排长,红军学校区队长,军委直辖教导师政治部干事,总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一军团第2师4团俱乐部主任,陕北补充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29军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兼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5师15旅44团政治处主任,第45团政治委员,旅参谋长,襄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湘鄂赣军区西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淮阳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术教授会教员、战史教授会主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4月因病逝世,终年84岁。

    方铭少将
    方铭(1921-1981),浙江省宁波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排长,第三路1支队连长,新四军第1师2旅6团营长,旅部特务营营长,苏中军区特务2团参谋长,苏中军区教导旅第2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1团参谋长,第3团副团长,第2团副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2团团长,第1师副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1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0军58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参谋长,空军伞兵师陆战旅副旅长,陆战师副师长,陆战师师长、伞兵教导师师长,空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空降兵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空降兵军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修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1年8月7日逝世,终年60岁。

    方槐少将
    方槐(1917-——),原名赖芳槐,曾用名赖世禄。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红15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疆航空队飞行训练班学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训练处协理员,飞行大队大队长,航校驻沈阳办事处主任,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防空部队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军委民航局航务处处长兼电讯处处长,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经理,空军第三航学校校长,空军师长、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方震少将
    方震(1911-——),江西省弋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0军第82团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7军团兵站政治委员,红31军第93师师部参谋,西路军总指挥部第一局参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兵站分站站长,前方总指挥部兵站部巡视主任兼太古兵站办事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总兵站副站长,华北军区运输部分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总后勤部运输部检查室主任,总后勤部检查局副局长,重庆办事处副主任,第一物资部上海办事处主任,华东物资供应局政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顾问、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方之中少将
    方之中(1907-1987),湖南省华容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19师政治指导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鄂西秋收暴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师长。1930年在上海加入左联,主编《生存》、《夜莺》月刊。
    抗日战争初期,在第一战区工作。后到陕甘宁边区,任《群众报》编辑。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5旅副旅长,第20兵团67军199师副师长、第200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10月20日因病逝世,终年80岁。著有小说集《诗人画像》、散文集《速写集》等。

    方子翼少将
    方子翼(1917-——),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30团政治处干事,红30军第88师司令部书记,第89师政治部青年股股长,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疆航空队飞行训练班学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训练处股长、科长,飞行大队政治委员,飞行主任教员,教育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五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团长、旅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方中铎少将
    方中铎(1912-1986),河南省沈丘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学兵大队中队长,河南确山县竹沟镇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四军游击支队第3团政治委员,第6支队二总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教育长,八路军第4纵队6旅18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3师8旅24团政治处主任,第4师12旅43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7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5师14团政治委员,第5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1军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副政治委员,上海警备区副政治委员,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2月1日逝世,终年74岁。

    方升普少将
    方升普(1915-1981),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4师225团连长、副营长,豫陕游击师师长,红25军第74师20团团长,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晋豫游击支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政治委员,八路军129师新编第1旅2团团长,第1团团长,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副司令员,豫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师长,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副司令员兼第43旅旅长,第18兵团62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教育长,防空军第1军军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12月21日逝世,终年66岁。

    方明胜少将
    方明胜(1906-2004),湖北省黄陂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北黄陂游击师排长,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223团连长、红25军供给部管理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115五师344旅689团连指导员,山东纵队4旅12团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10团营长、副团长、团长,华东野战军副师长,第三野战军师长。参加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中载:“第35军第104师第312团首先进占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从此覆灭。”方明胜当时是104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公安部队师长、浙江军区宁波军分区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6月17日因病在杭州逝世,终年98岁。

    方国华少将
    方国华(1904-1984),安徽省贵池县人。1904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政治部政务处科员、红22军64师政治部政务科科长、红1军团1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民运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后,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3团政治处主任、军区教导团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第19兵团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军政大学干部总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训部干部处处长,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3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80岁。

    方国安少将
    方国安(1913-——),原名方国南,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警卫连排长,红一方面军第2师6团连政治指导员,第4师10团代理营政治教导员,第81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教导第4旅10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大第六分校政治委员,第25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方国南少将
    方国南(1915-1997),原名方衍康,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3师9团连指导员、补充营教导员、团政委。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卫生部第2兵站医院政委、总政治部直工部巡视团主任、总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5军分区副政委、四野补充2师政委。参加了进军中南、衡宝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粤北军区副政委、广州市公安总队第二政委。1953年,中央军委决定将第25步兵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校,担负培养全军院校体育教员、部队体育参谋人员、基层体育骨干。1954年出任该校首任政治委员。1957年,该校被撤消,升任湖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12月10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82岁。

    方毅华少将
    方毅华(1917-1981),原名方福柏,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5师225团副排长、红15军团政治部保卫局科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劳山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五师锄奸科科员、115五师卫生部特派员、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津浦支队特派员、山东纵队2旅锄奸科科长。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后任长春市卫戍司令部保卫科科长,任辽吉军区保卫部科长,东北野战军10纵28师82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7军139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139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回国后,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历任师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军区后勤部政委。是中共七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1年5月11日逝世,终年64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9-16 00:03:48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方祖岐上将
    方祖岐(1935.10-——),江苏省靖江县人。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译电员,1954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司令部机要科保密检查助理员,沈阳军区装甲兵干部部任免处助理员,师政治部干部科助理员、组织科和秘书科副科长,1969年任团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科长,1980年任科长、副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任陆军第16集团军政治委员,1990年4月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1992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93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9-16 00:04:14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方方将军
    方方(1904-1971),又名方思琼。广东省普宁县人。高等小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24年6月在广州加入新学生社,同年秋入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乡从事农民运动。1925年春参加国民党,任普宁县党部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任潮汕农民自卫军共青团特支书记。1926年春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潮安上莆区工农会中共支部书记、中共潮安县委工委书记、县总工会秘书长,参与领导潮安县工农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曾被迫流亡到暹罗(今泰国)任教。1927年冬返回潮安组织赤卫团,任党代表并任中共潮安县委宣传部部长。1929年任中共东江特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普宁县委书记,中共汕头市委书记。1930年夏任潮安县革命委员会中共党团书记,参加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起先后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汀(州)连(城)县委书记,中共上杭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春任福建军区(上)杭、(龙)岩、永(定)游击纵队政治委员。同年秋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兼武装部部长。1934年春任福建军区红九团政治委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部参加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闽西。1935年3月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1936年秋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参与领导闽西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4月赴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闽西斗争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返回闽西任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38年任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1941年秋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驻广东统一领导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的抗日武装斗争和抗日爱国救亡运动。1943年夏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初任北平军调部广州第8小组中共代表、叶剑英政治顾问(授解放军少将军衔)。1946年秋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1949年春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曾领导营救转移大批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安全抵达东北和华东解放区,组织领导开展华南游击战争。广东解放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五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华南分局常务委员兼交通运输部部长,国务院侨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等职。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委员,中华全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1971年9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方左烈士
    方左(1908-1934.6),湖南省浏阳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初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由共青团转为中共党党员。1932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少时在本村读小学,毕业后考入长沙长郡中学。1926年夏回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马日事变”后转移到江西万载坚持斗争。1929年调任浏阳县张坊区少共区委组织委员,后相继担任少共浏阳县委组织部长、少共浏阳县委代理书记。1932年8月参加红16军,任军政治部青年部长。同年当选为少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1934年6月,在湘鄂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时年26岁。

    方礼平烈士
    方礼平(1903-1932.2),安徽省金寨县人。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年勤奋好学。1929年初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参加商南起义,历任赤卫军排长、连长。在南溪、汤家汇、丁埠、吴家店等地对敌作战中,屡建功绩。1930年7月,调到赤南县保卫局,先后担任科长、副局长、局长。1931年下半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任红4军保卫局秘书长。1932年2月随军参加商潢战役,在河南商城豆腐店与敌激战两天两夜,负伤多处,英勇牺牲,时年29岁。

    方礼政烈士
    方礼政(1890-1931.10),安徽省金寨县人。192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毕业于笔架山蚕商学校,同年秋在家乡以办学为名,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任中共简家坳支部委员,1927年从事农民运动,并任卷棚桥乡农民协会主席。1928年,积极为组建革命武装筹集武器弹药。1929年参加“立夏节”武装暴动,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第98团副团长。1931年任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参谋长。同年10月教导2师编为红4军第12师,任12师参谋长。后在霍邱县叶集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41岁。

    方礼瑞烈士
    方礼瑞(1904-1934),安徽省霍邱县人。1918年随父母逃荒到霍山三尖铺龙门坎落户。先后给邻居放牛打长工。1927年参加革命,加入当地农民协会,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随赤卫队攻打六安,身负枪伤,但仍坚持战斗。不久随军回师包围霍山警备旅于三尖铺,毙敌甚多。战斗中不幸负伤,腰缠绷带,但精神振奋,仍坚持战斗。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军转战皖西苏区,参加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9月随红25军73师长征,在攻打山西金子镇时,英勇牺牲,时年30岁。

    方永乐烈士
    方永乐(1916-1936.6.14),安徽省六安县人。幼年读私塾,后随父学塑匠、木匠。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早年因家庭困难,忍痛变卖家产,迁至石板冲砚瓦池落户。后其父多次被国民党政府抓去坐牢,折磨致死。1929年11月参加游击队,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任少共六安县委书记,曾带领皖西少先队向湖北红安转移,途中打过好几个胜仗,显露出优秀的指挥才能。先后担任皖西北道区少共书记,红25军75师少共书记,鄂东北道委少共书记等职。1934年10月,红25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苏区大部沦陷。12月底率领独立团五5、6百人,至皖西抱儿山一带活动。次年1月间与高敬亭部汇合,再次组建红28军,辖82师和手枪团。任82师师政治委员。在太湖、潜山、霍山、英山4县交界处建立游击根据地,成立四路游击师,开展游击战争。2月奇袭王庄,活捉、镇压两名伪政府官员。7月红28军在太湖店前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提出“四打四不打”的作战原则。会后红28军和82师在7月7日下午,取得歼灭伪安徽省保安团一个营的胜利,俘敌100余人。8月13日又长途奔袭驻花凉亭的敌195旅390团,毙敌伤敌200余人,俘敌100余人,获步枪200余支,轻机枪3挺,迫击炮1门,子弹10000余发。11日率主力以天堂寨为中心,在霍山、罗田、六安、英山一带与敌周旋。1936年3月红28军在太湖柴家山召开会议,总结了师政委创造的分散在敌后活动的经验,决定以营为单位分散活动,加强便衣队的建设,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1936年6月红28军在立煌、麻城交界的长岭关地区会合后,向北挺进至商城南马家堰,尔后向麻城转移。6月14日部队至护儿山雾露塘坳口,遭敌103师3团2营的堵击,为摆脱敌人,率手枪团3分队抢占雾露塘制高点,掩护军政委高敬亭和主力部队向南转移。激战中带头英勇杀敌,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0岁。

    方华日烈士
    方华日(1903-1935),江西省弋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大革命时期,1925年在弋阳九区湖塘平民夜校学习,参加农民协会。1926年冬参加漆工镇暴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学习。1934年,任红10军第30师团长。1935年在磨盘山丁山作战时牺牲,时年32岁。

    方乔南烈士
    方乔南(1901-1930.4),安徽省岳西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以土地会名义参加组建农民协会,开展打土豪、杀劣绅,实行减租减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斗争。1928年任中共响肠支部书记。1929年与陈履谦等组织“摸瓜”队。后受中共衙前中心区委特派,打入民团充当枪手。1930年1月3日与王焰青在响肠惜字亭枪决大恶霸方廷献。1930年初参加清水寨暴动,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第2大队队长、潜山工农革命军第1大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34师第2团副团长。先后转战霍山、闻家店,攻克湖北英山,再克霍山、回师衙前,随师南下,直捣水吼岭。1930年4月在攻打潜山官庄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

    方华根烈士
    方华根(1901-1931),江西省弋阳县人。1925年夏,参加方志敏创办的旭光义务小学和贫民夜校。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冬参加漆工暴动。后率弋阳九区部分农民自卫军转入磨盘山坚持斗争。1928年1月参加弋横暴动,任第四路指挥。后加入工农革命军第2军第24团第1营第1连,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1年冬在怀玉山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0岁。

    方志敏将军
    方志敏(1899.8.21-1935.8.6),原名方远镇,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1922年8月在上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领导人、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的创造者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07年入私塾,1916年进入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甲种工业学校机械专业,后因积极组织学生运动被开除,1921年又考入九江南伟烈学校求学,继续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3年夏回江西参与创办文化书社、建立江西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民权运动大同盟,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时期,1924年在江西建立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并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同年冬组织南昌市郊扬子洲农民协会,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925年7月在国民党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1926年冬主持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工作。1927年2月在江西省农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农协常务委员长兼秘书长,负责主持省农协的全面工作。同年3月赴武汉出席中央农委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华全国农协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4月回江西创办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和建立省农协农民自卫军中队。国民党公开叛变革命后,潜回弋阳准备秋收暴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冬任弋阳、横峰等五县的工作委员会书记和暴动指挥部总指挥,次年1月组织领导弋、横农民起义,并逐步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1928年初任弋、横、德(德兴县)中心县委书记。年底出席中共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1929年任信江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任信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赣东北革命委员会主席。1931年3月主持召开赣东北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兼任红十军代理政治委员。同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932年赣东北苏区和闽北苏区连成一片后改为闽浙赣省,继续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底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补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同年11月由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抵达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后,根据中央电令,将红10军和红7军团合并组成红10军团,任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1月当部队返回闽浙赣根据地整休途中,在怀玉山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不幸被捕。其后在狱中同敌人的酷刑和诱降阴谋进行了坚决顽强的斗争,并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和《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方志富烈士
    方志富(1915-1935.10.6),江西省弋阳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0军、红7军团司号长。1934年10月随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皖赣4省。1935年2月先遣队失利后参加红军挺进师,任挺进师政治委员会委员兼第3纵队政治委员,开赴浙西南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4月作战负伤,后随第3纵队行动。5月任中共浙西南特委委员。8月任中共龙浦县委书记兼德溪苏维埃政府主席。10月6日,在龙泉县德溪村茶园坑突围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0岁。

    方志慧烈士
    方志慧(1907-1933.7),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方志敏的胞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28年从事根据地贸易采办工作。1929年秋任中共信江特委军事委员会军械处副主任。1930年任红10军81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过第一、二次反“围剿”的战斗,被赣东北省军委授予“战斗模范团”称号。1933年7月在率部攻打弋阳碗港桥时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方远辉烈士
    方远辉(1889-1934.12.25),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方志敏的堂兄)。1925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秋,任弋阳县农民协会委员。同年冬,参加漆工暴动。1927年,出席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在当地坚持革命斗争。9月任中共弋阳区委委员。10月率弋阳九区农民3000余人攻打烈桥,揭开赣东北工农武装起义的序幕。1928年1月出席赣东北五县党的会议,任中共五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参加领导弋横暴动,任第五路指挥,率部向德兴发展。8月任中共德兴县委书记、德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历任赣东北省红军医院政治委员、乐平县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局长、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储粮合作社副主任等职,曾获省苏维埃政府颁发的“努力”奖章。1934年11月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守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不久,在齐川源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1934年12月25日在弋阳县城光荣牺牲,时年45岁。

    方应月烈士(湖北)
    方应月(1899-193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箭厂河乡人。雇工出身。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赤卫队。1931年调入中国工农红军。
    1929年春任乡工会委员长,不久任区工会委员长。1930年任黄安县工会组织部长.,后任县工会委员长,中共黄安县委常委。1931调红军工作,任红4军10师30团政治委员、32团政治委员,红4军10师政治部主任。1932年因肃反扩大化被误杀,时年32岁。

    方应月烈士(河南)
    方应月(1902-1933),河南省新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受好友方忠银等人的影响,参加革命宣传活动。1927年黄麻起义失败后,积极发动群众,扩大农民赤卫军,配合红军攻打地主寨。一次,在攻打方湾堡时,不幸手臂受伤,他咬紧牙关,继续战斗,直至最后胜利。手伤未愈,方应月又随队上了新的战场。1928年加入黄安独立某团,相继任战士、连长、营长、团长。后又因战功卓著,提升为黄安独立师师长。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在当地军民中享有声誉。1933年红4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率领独立师仍坚持在鄂豫边区进行斗争。同年秋,敌人对鄂东北根据地及黄安附近进行多次“围剿”,妄图根除我革命力量。在反“围剿”战斗中,壮烈牺牲。

    方应全烈士
    方应全(——-1934.7),湖北省麻城西张店人。出身雇农家庭,自幼帮工放牛。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参加秘密农会,进行抗租、扒粮斗争。1930年4月参加六毛区“南山起义”,加入游击队。不久,编入中国工农红军33师106团任勤务员,1931年编入红4军12师,在反“围剿”作战中,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在战场上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红25军成立,编入73师通讯队政治指导员,第73师特务营政治教导员。1932年冬随军转战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升任第73师276团政治委员。1934年7月红73师扩编为红31军,调任93师副团长,在反四川军阀刘湘“六路围攻”作战中牺牲。

    方林村烈士
    方林村(1907-1935.2),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曾读过几年私塾。后辍学在家务农。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8月任平江县邵阳乡农民自卫队队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任乡赤卫队长,率领赤卫队员昼伏夜出,骚扰和反击敌人。1930年7月调任平江县献钟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遵照县苏维埃指示精神,领导全区各乡、村苏维埃政府,积极扩大赤卫队力量,坚决打击反动地主武装,以巩固和发展苏维埃区域,保卫群众生产。1932年冬调任平(江)浏(阳)长(沙)县游击大队长,率领游击大队配合红16军转战于湘鄂赣边区,开展反“围剿”斗争。1935年2月率红军平浏长县独立营转战鄂东南阳新县时,遭敌重兵包围而被俘,并被押回平江县囚禁,在狱中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同年中秋节,被杀害于平江县城柘树坪,时年28岁。

    方忠顺烈士
    方忠顺(1907-1932),河南省新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2年参加革命。
    少年时参加儿童团,任团长。他经常向群众宣讲革命真理,传唱《穷人歌》。15岁就作党的地下工作,他的家就是组织上召开秘密会议的地点。积极争取红枪会的下层民众,改造地主武装为革命武装。担任过农民自卫队队长,参加过著名的“黄麻起义”和“白沙关万人暴动”。1929年4月响应扩大红军的号召,在红四方面军所属红25军任战士。历经60余次战斗,仅剩下十几人。仍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是红25军有威望的团级领导。1932年,红25军在湖北省黄安与国民党精锐部队作战,身先士卒,英勇抗击敌人,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方忠舜烈士
    方忠舜(1906-1937),河南省新县人。1921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21年15岁时,独自离家出走参加了游击队。1931年11月7日,转入刚刚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担任排长。此后随军参加了商城、英山、罗田、霍邱等地的战斗。后又被提升为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1932年,由于张国焘的错误军事路线,部队大量伤亡。方忠舜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努力做好稳定军心的思想工作。在张国焘大肆喧嚣,大搞“肃反”之际,方忠舜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革命事业为重,团结红军其他领导,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行径。1932年随军西移,离开鄂豫皖根据地。随后参加长征,身经百战,多次劫难逢生。1937年,在甘肃省与国民党某旅遭遇,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

    方思发烈士
    方思发(1908-1932.6),河南省新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
    1928年任工农革命军第7军战士。先后在木兰山、黄冈、闫龙山、柴山保等地进行游击活动,曾在敌军中进行策反活动,使敌一个连投诚,受到了上级的表彰。1929年参加了粉碎“罗李会剿”、“鄂豫会剿”的斗争,在“罗李会剿”的一次战斗中,独自深入敌营,俘敌营长,荣立二等功。1930年任光山独立团营长,率部配合工农红军主力,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1931年参加粉碎敌人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的斗争。因其指挥沉着果断、作战勇敢,升任为团长。1932年,参加了商潢、苏家埠、潢光诸战役,在商潢战役中率领部队有力的配合了主力作战,受到上级的表彰。6月在潢光战役的仁和集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4岁。

    方金山烈士
    方金山(1904-1931),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在一户殷实农民家庭。1921年考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大革命时期,1926年夏在江西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五师。1927年“马日事变”后被逮捕入狱,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2月10日长沙“灰日暴动”中,参加了越狱行动。失败后,再次被捕入狱,遭到敌人的残酷折磨。1930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红3军团攻克长沙时,第二次越狱获得成功,并参加红军。8月5日任红三军团第5军第1师2团副团长兼参谋长。月底,在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中负伤,右腿致残。后被安排在地方工作。1931年9月调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秘书。11月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因行走不便以身殉职,时年27岁。

    方金林烈士
    方金林(1906-1934),安徽省秋浦(今东至)县人。1915年9岁时给财主家放牛。1921年拜师学木匠。1933年6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被任命为秋浦红军游击队八中队指导员。战场上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空闲时,走村串户,同群众促膝谈心,宣传革命,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在部队同战士打成一片,处处爱护战士,帮助战士解决困难,鼓舞战士的斗志。1934年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受挫后,国民党新7旅乘机向皖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疯狂反扑,他率队随县委撤进深山隐蔽。为了掩护红军家属的两岁孩子安全转移,遭敌围困,经过搏斗,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押往陈家畈,用香水烧、灌石灰水、坐“老虎凳”、踩杠、拷打等酷刑,体无完肤,依然咬紧牙关,宁死不屈。不久牺牲于陈家畈东头,时年28岁。

    方建中烈士
    方建中(1887-193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积极投身农民运动,惩办土豪劣绅。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逃亡在外的土豪劣绅乘势组织反动红枪会,反扑农民运动。方建中积极参与组建区、乡、村防务委员会,任七里区防务会委员,率领农民参加了反击光山红枪会的战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县委指示与陈定候、郑大开等党员到杨家山、阮家店等村活动,先后建立了7、8个党支部。1928年9月,七里区委恢复,任区委委员,负责扩军工作。积极组建赤卫队,开展清除反动红枪会的斗争,很快打开了七里区革命的局面。1930年5月,带领部分赤卫队员到檀树岗报名参加红军,任红31师排长。鄂豫皖红军改编为红4军后,任10师28团营长、团长等职。参加鄂豫边三次反“会剿”和鄂豫皖苏区一、二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夏在豫南作战时牺牲,时年44岁。

    方承杞烈士
    方承杞(1911-1933.4),湖北省远安县人。
    1927年3月,在当阳石马加入农协会,任组织委员。同年8月,共产党派他回家乡竹马沟开辟工作,组织农会。10月,当地土豪汪润生发觉方承杞经常深夜走门串户,因对瓦仓革命怕得要死,立即和另一土豪商量将方承杞抓起来吊打审问。后经方承杞早时串联发动的几十户贫苦农民,闻讯赶来讨保,两土豪畏惧农民力量,将方承杞关押一段时间后,放了出来。这时,瓦仓地区革命已转入低潮,方承杞和组织失掉了联系。1932年3月和组织接上了联系,参加了红军独立师,任排长。在竹马沟、方家岗、长岭一带打击土豪劣绅和反动民团,组建赤卫队。红军主力转移北上后,方承杞被抽到游击队,留下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4月,不幸被捕,始终坚贞不屈,不久就义于远安西门河,时年22岁。

    方荣贵烈士
    方荣贵(1904-1933.3),江西省弋阳县人。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26年冬参加漆工镇暴动。1928年1月参加弋横暴动。参加过攻打景德镇、河口镇等战役。1933年任红10军第82团团长。1933年3月,在攻打万年县珠砂桥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方振五烈士
    方振五(1904-1935),安徽省岳西县人。1914年入麒麟小学读书,后进潜山中学,同期参加革命。1928年由吴介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潜山中学毕业后,任麒麟小学教导主任,并担任中共响肠支部宣传委员。1930年2月参加中共潜山县委组织领导的抗租抗息抗捐斗争和清水寨暴动,先后任潜山独立师第1大队长、红军第34师2团副团长。曾率团转战于潜山、英山、霍山、六安、太湖、怀宁、桐城、舒城等县之间,为创建天堂革命根据地,立下功勋。反“围剿”作战失利后,转战江南,后调往江西工作。1935年被敌逮捕杀害,时年31岁。

    方继和烈士
    方继和(1909-1933.8.1),湖北省黄梅县人。小时在本地读私塾。13岁时因家贫休学,在家放牛种田。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24年参加蒋家咀的“农民研究会”,秘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1925年“农民研究会”改名“农民进德会”,在该会内建立中共党支部,任支部组织委员。在抗租抗稞的斗争中,带领工农群众打击了大土豪程海安的反动嚣张气焰。1930年8月任鄂东游击大队第4中队政治指导员。曾随军攻打宿松。10月参加红15军,任第3团第3营政治教导员,后编入红4军第10师29团。1933年8月1日在金寨与敌作战牺牲,时年24岁。

    方理明烈士
    方理明(1906-1937),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读过4年书。后辍学务农。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在本县长寿区苏维埃政府消费合作社负责筹集财物救济贫困等项工作,曾用夹层粪桶、空心毛竹杠,巧妙地将200多公斤食盐运往苏区。1931年参加湘鄂赣红军独立第2师,历任2团7连政治指导员、3营政治教导员、53团副政治委员等职。1937年6月随部编入红6军团,先后任52团政委和18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8月率部转战于湘黔少数民族地区时,一再教育部队必须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使全师做到秋毫无犯。此次转战途中所部曾遭敌重兵包围,在师长龙云被俘的情况下,担负起指挥突围的重任,经过10多天苦战,终于率部突出重围。同年10月红2、6军团会师后,调任红2军团第4师政委,通过做细致深入的思想工作,使来自2个根据地的红军很快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为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5年11月随红2、6军团参加长征。1936年4月底随部刚渡过金沙江,腿部不幸被流弹击中。为了不增加战士们的负担,坚持只肯骑马,不用担架,硬是拖着伤腿爬过了雪山,越过了草地。当到达甘肃腊子口时,右腿肌肉已坏死,只得进行无麻截肢手术。半个月后,不待伤病痊愈,不顾医生劝阻,又执意回到部队,仍以坚强的毅力,凭着一条腿,上前线指挥战斗,被战士们誉为“独脚英雄”。1937年春在甘肃永昌县与敌人作战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

    方敬焰烈士
    方敬焰(1908-1933.7),河南省新县人。雇工出身,1929年参加革命。
    1929年3月在家乡参加农民赤卫军,任战士。5月任农民赤卫军队长。7月率家乡农民赤卫军参加了“白沙关万人暴动”。1930年3月率农民赤卫军改编到中国工农红4军,任第1师新兵教导连教练排长。1931年4月红4军在商城长竹国与红一军会师时,任10师30团1营教导员,率营转战于鄂豫皖根据地,攻克过8座山寨,连战连胜,1932年3月任红4军30团1营营长,作战勇敢,立战功5次,是年11月提升为10师30团团长。参加过攻打白沙关、湖北姚家集、河南高城等地的战斗,负伤多次,眼及耳致残。在信阳鸡公山战斗中,率部活捉蒋介石请来的美国顾问三人。在四次反“围剿”以后,随军北上。1933年7月在四川通江县与敌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25岁。

    方履泰烈士
    方履泰(1907-1932.1),安徽省金寨县人。出生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读私塾3年,聪明好学。常以小学生身份为掩护,帮助地下党组织送信联络、传递情报。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先后任一区苏维埃秘书、赤城县苏维埃政府秘书。1931年10月被调到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任秘书、参谋。由于机智勇敢,工作出色,才华出众,后被提拔为红25军73师政治委员。率部转战鄂、豫、皖广大地区。1932年1月,在参加和指挥一次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25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5#
发表于 2008-9-16 00:04:50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方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方正烈士
    方正(1900-1927.8.25),江西省进贤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0年,毕业于江西省政法专科学校。后任湖口警察所所长。1926年回进贤开展革命活动,任国民党进贤县临时党部负责人、进贤县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赴武汉参加北伐军,因作战负伤,医治无效,于8月25日光荣牺牲,时年27岁。

    方英烈士
    方英(1906-1932.9),原名方运炽,化名高中林、高钟灵,安徽省寿县人。幼年在乡随塾师读书,后入瓦埠小学读书。1919年初,考入安徽芜湖公立职业学校。192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主动联络学生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进而抵制、焚毁日货,声援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1921年3月,他同当时在芜湖二农读书的寿县同乡薛卓汉等人,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对外称为“爱社”),秘密学习革命理论。1923年,转入上海大学学习,受到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张太雷的教诲。同年秋受党(上大党组织)指示回乡建党。同年冬,在寿县小旬集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小甸集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后以教书为掩护,深入农村调查,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大革命时期,1924年冬在寿县中学组织学生会,并以学生会名义编印刊物。因遭到校方阻挠,便与学生会负责人发动全校学生大闹“饭场”,举行罢课斗争。1925年5月,组织起“寿县各界‘沪案’后援会”,举行游行示威,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揭露伪商会会长、大资本家刘作臣勾结寿县北大街的英商“花旗公司”,背叛民族利益的可耻行为。事后与后援会人员还募捐银币100余元,汇往上海援助“五·卅”惨案中的被害工人。1926年冬,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莫斯科纱厂女工柯劳娃结婚,次年生一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由于革命工作需要,将妻、子留在苏联,以“第三国际”东方特派员身份回国,改名方英。赴上海担任中共中央交通局秘书,负责党中央与各地秘密交通联络工作,协助外交科主任吴德峰工作。不久接任外交科主任一职。同年9月5日指定为中央高级训练班教务主任兼支部书记,主持第三期训练工作。不久以中共中央巡视员的身份,到安徽各地视察、指导工作。11月8日成立独山革命委员会暴动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和党代表,领导独山农民暴动。1931年2月被推选为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未到职)。在巡视皖北期间,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斗争需要,在寿县、凤台、阜阳县委联席会议上,决定建立皖北(寿县)中心县委,管辖寿县、凤阳、阜阳、颍上、太和、霍邱、固始、新蔡、息县9个县的工作,属鄂豫皖边区特委领导。同年3月来到家乡瓦埠,计划发动武装暴动。3月27日在瓦埠上奠寺主持召开寿县、凤台、阜阳3县县委负责人会议,趁势举行瓦埠暴动,成立皖北红军游击大队。1931年4月,参加了中央皖西分特委在金家寨召开的第三次扩大会议,并被选为皖西北特委书记,领导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固始、赤城等县工作。创办《火花》、《红旗》两种刊物,并亲自担任编辑委员。另外,还编印了《告国民党士兵书》、《告红枪会群众书》、《反包围会剿告群众书》等10多种宣传品。5月12日,张国焘在新集撤销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成立中共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他被选为分局委员。6月下旬,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他率团参加了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7、8月间,皖西北特委改为皖西北道委,他担任道委书记。领导了巩固发展皖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支援红军的反“围剿”作战。不久,因怀疑、抵制张国焘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被张国焘批评为对肃反工作抓得不力,又强加给他“改组派”罪名,撤销其职务。1932年9月,张国焘擅自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率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他被迫随军撤离。在入川途中,张国焘之徒无情地折磨他,要他背着沉重的米袋,翻山越岭。由于长期操劳,身体虚弱,又患上疟疾,不幸死于途中,时年26岁。

    方士廷烈士
    方士廷(1909.10.12-1929.8.21),原名张居弟,字仲安,四川省内江县凌家场人。出身于一个贫农家里。1927年在自流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幼年时,在家乡读小学。1923年,高小毕业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1924年1月经亲友介绍到自贡大坟堡盐场太沅井当学徒。不久,因该井停掘而失业。1925年到自流井八店街一家商店当学徒。此间,在中共党员张鉴华的教育影响下,思想觉悟迅速提高。此后,在党、团组织的教育指引下,积极从事革命工作。1929年春的一天同徐清泉等三人一道,在戏院散发传单,宣传革命思想,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同年3月带头同资本家进行斗争,被资本家开除出店。从此便走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根据上级的指示,同中共党员肖凤阶一道,在大坟堡盐场从事工人运动。1929年8月初,中共自流井特别支部根据上级指示,决定于8月11日在自贡举行总同盟大罢工,并成立了“罢工委员会”。同年8月10日,同肖凤阶等人在自贡活观音庙召开工人代表会议。正当在研究布置大坟堡地区盐业工人参加全市总同盟大罢工的具体意见时,因叛徒告密,会议遭到反动军阀的破坏,同肖凤阶等18名工会负责人被敌人逮捕。在狱中,同战友们一道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29年8月21日,同肖凤阶一起在大坟堡被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20岁。
    方士廷这个名字,则是被捕后向敌人报的假名,牺牲后数千大坟堡盐场工人和学生,搭起灵堂,为烈士举行公祭,将烈士遗体收殓安葬于深沟。人们为了纪念他,一直以方士廷之名称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贡市烈士陵园管理所又在陵园内为肖、方二烈士建墓竖碑,为人们永远怀念、瞻仰。

    方广荣烈士
    方广荣(1880-1937.2.25),浙江省开化县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35年春积极筹集资金为红军游击队购买紧缺物资,组织贫农团、妇女会,建立游击队。1936年8月,任中共开化西源区委委员和舜山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先后在该区建立了六个党支部,发动组织农民打土豪、惩恶霸。1937年春,中共西源区委遭破坏,他在去遂安县寻找红军游击队时被捕。敌人使用种种酷刑,割去他的双耳,但始终坚强不屈,视死如归。
    1937年2月25日英勇牺牲,时年57岁。

    方小五烈士
    方小五(1902-1930.9.7),安徽省霍山县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0岁帮地主放牛。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参加农民协会。后在管驾渡民团当团丁,经常以出差的名义,奔走于宋家河、留驾园、龙井冲一带,向农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组织群众参加农民协会。由于他的革命活动被反动分子所发觉,加上枪杀“萧太岁”,触怒了土豪劣绅而被开除。于是,便回到汪家冲,在党组织部署下,组建农民协会和赤卫队,积极准备武装暴动。1930年初,任汪家冲赤卫队队长。2月率赤卫队杀掉恶霸金希永,活捉其一贯作恶的儿子金学师,沉重地打击了豪绅地主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2月29日午旗河农民暴动爆发,率领汪家冲、留驾园、钱家坪、扫帚河4支农民赤卫队和农民协会会员共400多人,前去支援,同时举行汪家冲、管驾渡暴动。3月把霍山一乡各支队赤卫队合编为赤卫大队,任大队长,一面领导农民进行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反动分子,开展土地革命;一面带领赤卫大队活动于汪家冲、管驾渡、包家河、磨子潭、东西溪一带,不断粉碎地主武装对苏区的进犯。5月初,霍山县城失守。7月敌人大举进犯根据地,率赤卫大队和革命群众转移到大化坪、千笠寺、漫水河、黄栗杪、岳西老母猪街一带活动。9月中旬各路游击队和赤卫队集会于头陀河西美店,推选为六安、霍山、衙前三地赤卫队总指挥。面对强敌进攻,赤卫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率领部分赤卫队员护送群众返回,遭敌袭击,被“铲共团”逮捕,关押在管驾渡第三高等小学。敌人不断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好酒好菜劝他投降,并将他的母亲捆绑来软化他。他不受诱惑,不惧淫威,慷慨陈词:“杀了我方小五,还会有人干共产党的。”
    1930年9月7日,在管驾渡河滩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8岁。

    方云阶烈士
    方云阶(1908-1930.4),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读过4年私塾。1926年夏在家乡参加儿童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任平江县南桥汤段乡农民协会主席。1928年组织本乡农民参加了平江“二月(农历)扑城(县城)”战斗。1929年11月,在自家召开一个秘密会议时,突遭敌包围,为掩护同志们突围下颌中弹负伤,遂被送进湘鄂赣边红军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被任命为中共平江北乡特委委员兼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4月,在一次反国民党军的“清乡”战斗中,左腿中弹负伤。为了不被敌人俘获,毅然跳下悬崖,恰落于灌木丛中而幸免遇难,但由于伤势过重,左腿被截除。同年夏,任湘鄂赣红军后方第二医院院长。为了解决生活物资和药品奇缺的困难,经常拄着拐杖,化装到白区去筹集药品和物资。同年底,医院被敌包围,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方云峰烈士
    方云峰(1902-1936.3.30),浙江省淳安县人。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幼年受私塾教育3年,后辍学务农、做长工。生性刚强,仗义好友。1933年参加革命,积极参与领导农民抗粮斗争,率众围困和攻打临岐国民党警察局和屏门警察所。1934年积极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展减租减息、抗粮斗争。1935年2月任中共淳安长岭区委书记。同年5月奉命到杭州联系武器和经费,不幸在汗干海月桥被捕。审讯时他智斗敌人,指供密告特务为“共党”分子,使该特务被解职带镣下狱。他坚贞不屈,严守机密。
    1936年3月30日在淳安城西英勇就义,时年34岁。

    方升堂烈士
    方升堂(1911-1933),安徽省金寨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少年读书于私塾和改良小学。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后被选入秘密武装组织,担负惩处不法分子和侦察反动派的任务。1930年任一区苏维埃游击队长。1932年调任赤南县游击大队长,活动于银山、西河、吴店、南溪,配合红25军和赤南一路游击师打击敌人。1933年夏,在斑竹园金家湾和道苏领导紧急军事会议时,被国民党47师一个营跟踪包围,率队浴血奋战,保护道苏和县苏领导安全转移,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2岁。

    方自强烈士
    方自强(1887-1931.4),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殷实家庭。因父亲早故,幼年随长兄方维夏读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到江西萍乡上栗市镇开石印铺的大舅家做工。在方维夏的引导下,开始接受马列主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春受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委托,在平江县黄金洞三牛塘建立了湘鄂赣边区第一个石印局,任局长。经常带领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印刷出大量的革命传单、书刊,及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数次印刷任务。1931年2月为避敌对苏区的疯狂“清剿”,奉命将石印局迁至江西万载朱潭镇,以“交通石印铺”之名在白区开办地下印刷厂。同年3月因印刷革命传单被敌人察觉而被迫转移,途中不幸受伤。4月伤尚未痊愈即回局坚持工作,不料又遭敌人突袭。突围中中弹牺牲,时年44岁。

    方汉英烈士
    方汉英(1914-1932.1),湖北省通城县人。1930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岁时给一李姓地主家放牛,晚间,随兄方国香读四书五经。1930年6月任县苏维埃政府通讯员。不久,经县委组织部长杨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送至湖南浏阳湘鄂赣省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回县,任县委组织部文书。1931年4月在中共通城县第二次党代会上,当选为县委委员,任县委组织部长。1932年3月其兄方国番也进入县委领导班子,方汉英写诗勉励哥哥:“本是同根豆与箕,忠诚革命志难摧。劝兄莫惜头颅贵,不为穷汉又为谁?”不久,堂兄方佛庆被葛皇甫“铲共团”杀害于腰子塘,堂弟方元兴被“铲共团”捉去,砍断两腿,用箩筐抬到麦市沙洲杀害。方汉英写信给哥哥,要他化悲痛为力量,“只要留得生命在,宁趋斧钺不降曹”。1932年1月代表黄袍山苏区军民,赴永新县参加湘鄂赣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途经吉安江边被国民党军队杀害,牺牲时年仅18岁。

    方达史烈士
    方达史(1902-1928.8.17),广东省普宁县人。1909年入县立模范高等小学读书。1915年考进揭阳县榕江中学读书。1920年考进广东省立铁路专门学校。1923年7月加入新学生社。11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传播马列主义和新文化的活动。1925年底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大革命时期,1925年2月回汕头市发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1月被指定为共青团汕头支部干事会书记及共青团汕头地委经济斗争委员会成员。这期间,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汕头市党部委员、汕头国民外交后援会常委、秘书。在共产党内任汕头国民外交后援会党支部书记。1926年春夏间,根据中共汕头地委的指示,协助筹办了新的革命新闻机构:“汕头国民通讯社”,为开展革命宣传作了大量工作。同年10月担任汕头市国民党党部工人部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从汕头撤到揭阳,召集各乡农民自卫军和从汕头撤出来的工人武装,组成东江工农自卫军,参加普宁农军“四·二三”武装暴动,成立普宁县人民政府,后又组织惠潮梅农工救党军北上武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下旬从武汉赶回汕头,组织工农武装,迎接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9月底,转移到香港。1928年,受中共广东省委派遣,到广州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兼工人部长,秘密恢复党组织。同年8月17日,在广州石龙火车站联系工作时被敌人逮捕,旋即被杀害,时年26岁。

    方成先烈士
    方成先(1904-1930),安徽省霍山(今岳西)县人。幼时在堂馆读书,聪明好学,成绩颇佳,后考入霍山管架渡小学,积极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回乡后以开小店做生意为名,经常与王效亭取得联系,组织进步青年宣传革命理论,张贴标语,号召农民起来斗争。1930年参加清水寨暴动。失利后回到家乡,负责组建赤卫大队并任大队长。同年3月,霍山游击师转战六安,革命一度处于低潮,他率部在家乡坚持游击战争。5月部队在金家坳驻扎,因当地土豪杨言方告密,被国民党来榜河团练王昌三围攻,激战中他不幸受伤,抄起木棍与敌人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敌捕获,绑于金家坳大树上被枪决,时年26岁。

    方成章烈士
    方成章(1906-1930),安徽省霍山(今岳西)县人。幼时和哥哥方成先一同入塾读书,后在虎形堂馆教书,在王效亭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在虎形堂任教其间,利用教书之便宣传革命理论,书写标语,散发革命书刊,组织抗租抗息斗争,领导虎形一带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清水寨暴动,失利后,回家乡组建赤卫大队并出任副大队长,率部在虎形、来榜等地坚持游击战争。同年5月在金家坳遭国民党来榜河团练王昌三部围攻,被捕后遭剖腹牺牲,时年24岁。

    方幼梅烈士
    方幼梅(1905-1934),江西省修水县人。早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共修水县四区区委书记、修水县四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修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等职。1934年在铜鼓县大柏洞作战时牺牲,时年29岁。

    方再兴烈士
    方再兴(1900-1935.8.19),安徽省祁门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早年因家境贫寒,举家离乡背井迁居太平县(今属黟县)韶坑村,幼年求学于私塾。1930年冬在柯村、洪星、美溪等地开展革命活动,组建穷人会、农民团,并成为农民团的领导成员之一。走亲串邻,发动群众,培养骨干,在黟县、祁门毗邻地区发展扩大秘密农民组织。1933年11月参与组织中共黟祁区委。1934年8月参加柯村农民暴动,并担负筹办粮食等任务。暴动胜利后,在柯村成立皖南苏维埃政府,任副主席兼土地部长,积极从事建立农民赤卫队,打击和镇压地主豪绅,平分土地等一系列的苏区建设工作。1934年冬,部分武装向太平地里溪一带转移,他奉命留守柯村,进行反“清剿”斗争。1935年4月,在韶坑红毛坞一带被敌逮捕。在蓝湖遭敌严刑毒打后,转解黟县伪政府。敌人软硬兼施,但始终没有屈服。
    1935年8月19日被枪杀于黟城南郊东岳山,时年35岁。

    方会进烈士
    方会进(1896-1935),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读过3年私塾。19岁时拜师学缝纫。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任平江县贞庆乡缝纫工会组长。不久又在当地砂田村组建一支农民赤卫队,自任队长,同土豪劣绅和“清乡”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34年春调任湘鄂赣省苏维埃被服厂厂长。曾深入到红16师46团2营4连,对全连93名干部身高、胸围,逐一测量登记,依此归纳制作出特、大、中、小4种型号的衣服和长、短两个型号的棉被,较好地解决了湘鄂赣苏区红军部队统一服装型号的问题。同时认真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稳定职工情绪,提高生产数量和质量。为解决棉花、布匹不够的困难,还经常乔装打扮,潜入白区,筹集工厂所需的生产物资。1935年12月在平江县桂桥乡筹集棉花时,因被叛徒出卖而被俘。在狱中忍受了敌人拷打盘问,坚贞不屈。最后在越狱中惨遭杀害,时年39岁。

    方兆生烈士
    方兆生(1903-1935.5),江西省铜鼓县人。1928年春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后,历任铜鼓县第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书记、铜鼓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侦察股股长、保卫队队长、保卫部部长。1934年1月任县政治保卫局局长。同年冬,当选为修铜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政治保卫局局长。1935年3月与县委书记樊明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卢月恒一道前往铜鼓幽居祖庄工作,樊、卢二人不幸被叛徒打死,他只身脱险,向上级汇报事件经过。后任中共修铜工作团委员兼分团团长。1935年5月因叛徒告密,被敌包围,壮烈牺牲,时年32岁。

    方汝楫烈士
    方汝楫(1899-1929.6.6),广东省惠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4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7年受聘到鳌头村小学教书。1923年7月到广州,考取了革命政府开办的“宣传员养成所”,受谭平山、谭植棠的教育影响。年底毕业返回惠来。
    大革命时期,1924年春和方凤巢等建立了惠来青年社。把“肩负改造惠来的任务”、“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宗旨。因公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受反动势力的诬告,被地方当局拘捕入狱,经进步人士营救出狱。1925年11月,积极响应东江各县热烈欢迎东征军第二次胜利入潮汕的动员,发表热情洋溢的宣言,揭露帝国主义走狗陈炯明的罪行,宣传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伟大意义和目的,号召惠来人民投身到国民革命军中去。当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派遣吴华胥到惠来改组国民党县党部时,大力支持吴华胥开展工作,当选为县党部组织委员,击败了右派势力的要挟阴谋。1926年4月任青年团惠来县支部书记兼国民党惠来县党部团小组长。成为惠来县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这期间,带领青年社发动惠来各界举行“庆祝广东统一暨倒奉**人民大会”,掀起声势浩大的查封日货运动;组织惠来青年社和工会、农会、妇女解放协会,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推动“抗捐抗税抗租抗债”斗争的发展;发动各阶层人民举行纪念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大会,发表宣言唤起民众参加革命斗争。1927年春任中共揭阳县委书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2月任中共东江特委特派员兼潮安县委书记。1928年2月当选为中共汕头市委常委。为了开展党的工作,有时化装为黄包车夫,有时化装为码头工人,进入山区则装扮为风水先生,利用各种伪装掩蔽,在敌人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3月参加了彭湃、徐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和当地革命武装共约10万人围攻惠来县城的战斗。1929年4月任中共东江特委副书记。6月1日在向省委汇报工作返回途中,被潮阳县第四区和平乡治安警卫队逮捕。6日晚被反动派杀害,时年30岁。

    方佩龙烈士
    方佩龙(1904-1933.4.7),江西省弋阳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秋任中共弋阳第八区区委书记。不久,赴贵(溪)余(江)万(年)三县开辟革命根据地。1929年2月任中共贵溪临时县委常务委员。5月参与领导贵、余、万武装暴动。历任中共贵溪县委书记、中共余干特别区委书记、余干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贵溪县行委书记、中共余干县委书记等职。
    1933年4月7日在余干县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方学元烈士
    方学元(1903-1933.4),江西省定南县人。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在寻乌学徒时,受寻乌农民暴动影响,接受革命思想,后在家乡开展革命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赤卫队。1929年10月,护送中共南雄县委负责同志返回根据地,并在寻乌学习7天,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定南县第一名共产党员。同月,反县创建定南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车步小组。1930年1月,车步党小组遭敌破坏,转移至定南、寻乌边境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成立定南模范赤卫队,任队长。2月,任定南县游击大队指导员。3月,创建中共油汶湖支部,任书记。6月组织成立定南县边区苏维埃政府,当选为副主席。多次被国民党通缉。1933年4月,被敌逮捕,旋解往龙南被杀害,时年30岁。

    方阁生烈士
    方阁生(1900-1932),湖南省岳阳县人。出生于一个竹器工人家庭。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1年11岁时母亲病故,随父亲迁居到华容县塔市驿,并开始从父学编织竹器。1929年秋,加入塔市驿工会。1930年被选为塔市驿工会主席。1931年春被任命为中共华容县委副书记。同年夏被选为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委员,参与领导巩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秋中共华容县委和石首县委合并为中共江南县委,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为迅速恢复江南苏区,领导县委研究制定了恢复发展党组织,重建苏维埃政权,扩大地方武装,妥善安置难民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并亲自深入到遭受严重破坏地区检查指导工作,使江南苏区很快得以恢复。同时取得了1932年春反对国民党“清湖”斗争的胜利。1932年5月在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运动中被诬为“改组派”,错杀于洪湖县的刘家韩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方洛舟烈士
    方洛舟(——-1936),湖北省英山县人。1917年考入安庆第一师范学习。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7年在校期间与彭干臣等一起从事学生运动,任安庆学联会会长。1921年6月领导并参加了安庆“六二”学生运动。同年7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专修经济学,与王步文、舒传贤等一起,同留学生中的国民党右派进行公开斗争。
    大革命时期,1925年从日本回国。后到武汉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秋受党组织委派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任“中山大学”中文教师,与王明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底被王明排挤到海参崴党校任教。1930年被王明开除党籍。因无证据,两个月后恢复党籍。1931年调任海港运输总工会指导员。1934年苏联清党,因方洛舟反对王明,被强令下工厂做工,后到农庄种地。1935年9月苏联肃反扩大化,被逮捕。1936年春牺牲于苏联狱中。

    方桂书烈士
    方桂书(1893-1934.8),湖北省通城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12月经毛贲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暴动委员会。
    1930年参加地方游击队,历任班长、排长、游击中队长和游击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33年4月率独立3营部分战士袭击水兴金潭一带“铲共团”,缴敌步枪20余支,子弹1箱,手榴弹20多枚。1934年1月敌人对黄袍山苏区进行反革命“围剿”。与大队长刘永康率领县游击大队对数10倍于我的敌人进行斗争。为策动敌军兵变,县委派他打入敌人部队,结交了10几个班排长,准备在部队开跋时举行兵变。同年8月去黄袍寻找红军商议接应兵变,不料红军已转移。在返回途中,被叛变投敌后当上“铲共团”中队长的方良二发现逮捕,杀害于桃家山,牺牲时41岁。

    方桂荣烈士
    方桂英(1895-1934.5),江西省万年县人。1929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9月,当选为中共万年县委委员。1931年3月,任中共万年县新四区委书记。1932年,参加攻打陂阳四十里街的战斗。同年夏,入赣东北红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参加干部培训。结业后返回万年,任中共万年县委组织部部长。1934年5月,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中,率部分同志到余源一带坚持斗争,不幸被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方家悟烈士
    方家悟(1902-1928.12),广东省普宁县人。1923年11月在广州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冬,在普宁与方思琼等人,组建洪阳集益社,同封建势力作斗争。1924年年秋,在下架山登瀛学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农会工作,并帮助方思琼成立新学生社普宁分社。1926年1月中共普宁支部成立,当选为委员,负责农运工作。中旬和支部领导共同组织10万农民围攻县城,取得了胜利。3月参与改组国民党普宁县党部,当选为执行委员,负责农工部工作。9月组织农民同反动县长作斗争。1927年参与领导普宁“四·二三”武装暴动,成立普宁临时人民政府,当选为政府委员,以人民政府名义发出“讨蒋宣言”,公布“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施政纲领。1928年8月和何石等率农民武装100余人,攻下大坝区署和警署。9月28日在南昌起义军的支援下,攻下普宁县城,迫使城内地主武装投降,缴械100多件,白银13000多元。10月护送南昌起义军领导人郭沫若等安全转赴香港。11月返回普宁,任中共普宁县委秘书。12月在彭湃的红4师11团的帮助下,率部攻打果陇、寮村两个反动民团据点,取得了胜利,并在该村成立了普宁苏维埃政府。县委书记牺牲后,接任书记职务,带领县党政机关和部分武装在大南山与敌人周旋,坚持斗争。因患疟疾,病故于前段山,终年26岁。

    方谊修烈士
    方谊修(1905-1927.8),江西省武宁县人。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武宁县城北小学任教。同年秋任武宁县农民协会主席。1927年8月被捕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方维夏烈士
    方维夏(1879-1935.1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立志“科学救国”,并东渡日本,入东京农业大学学习。留日期间,经常参加“同监会”的革命活动。1910年学成回国。曾发动和领导家乡灾民开展闹粮斗争,遭反动当局通缉而潜至长沙。1911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监兼农业、博物教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一师求学期间,互相交往甚密,极力支持和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学生组织的各项革命活动,深受全校进步学生的拥戴,并于1918年被推选为学友会名誉主席。后还被推选为湖南省教育会会长,湖南议会议员,成为湖南教育界颇有声望的进步人士。1920年秋,与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并资助毛泽东等创办湖南文化书社,向广大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新文化。于此前后,还曾资助李六如在家乡平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和创办湖南文化书社平江分社。后因以省议员身份积极支持长沙工人运动和公开揭露省长赵恒惕所谓“联省自治”的骗局而遭通缉。在毛泽东和湖南党组织的安排下,于1923年出走广州。
    大革命时期,1924年到驻广州的湘军第5师任秘书长,并负责湘军国民党特别党部的工作。1925年1月,兼任湘军讲武堂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五师党代表。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随五师做政治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愤然脱离第2军,并于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党代表。起义军南下广东受挫后,辗转来到广州,于同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在此期间,曾受王明等人的打击,一度被错误开除党籍。后在徐特立、何叔衡等的帮助下,并通过向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提出上诉,得以恢复党籍。1931年春回国,任闽西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师生建校舍、制教具、编教材,创办起新型的红军学校。同年11月,调瑞金任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努力保证中央机关的供给和需要。1933年秋,调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兼司法部部长,积极发展了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同年11月,因在中央湘赣省第三次代表会上,对“左”倾肃反政策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诬为有“托派思想”,遭到错误撤职处分。其后仍忍辱负重,积极为党工作。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赣南特委宣传部长,领导100多人的地方武装在桂东县东边山、西边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后在东边山建立游击根据地。1935年春,所部与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率领的赣南游击队会师,合并为湘粤赣游击支队,成立中共湘粤赣特委会,被任命为特委宣传部长。在国民党进行军事“围剿”、经济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对敌斗争。
    1935年10月在桂东县仙背山被叛徒杀害,时年57岁。

    方敦善烈士
    方敦善(1908-1934),安徽省寿县人。1917年就读于本乡私塾。1923年考入寿县县城中学。1924年报名参加淮上中学补习社,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离乡到湖北武昌参加北伐。1927年回到家乡参加地方革命斗争。在开荒、水城、傅家楼、河东尹家庄乡村学校任教。先后任中共开荒、保义中心支部书记。瓦埠暴动后,被选为中共保义区委委员。1931年春,组织农会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抗捐、抗税、抗租、抗债斗争,连续3次扒掉地主豪绅粮食100多石。1934年初,参加活捉寿县“剿共”司令毕少珊的斗争。同年担任中共寿县中心县委执委。1934年因叛徒告密,县委会场遭敌包围,不顾个人安危,冲向高坡明显地段,吸引敌人注意力,不幸被敌逮捕杀害,时年26岁。

    方鉴昭烈士
    方鉴昭(1906-1928.6.17),女,陕西省咸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入长安县第一女子高小读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曾出席陕西省第一届学生联合会会议。1924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积极参加支援上海五卅反帝斗争的学生运动和反对北洋直系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城的斗争,成为陕西学生界著名的女斗士。1926年10月,当选为陕西省妇女协进会委员,负责该会总务股工作。1927年春,参加陕西妇女协进会宣传队,创办妇女识字学校,任校长,发动和组织妇女投身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渭南县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发动农民运动。1927年10月,调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工作。1928年3月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1928年6月17日英勇就义,时年22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6#
发表于 2008-9-16 00:05:19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方新常委
    方新(1955.1-——),女,湖北省武汉市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技术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任北京市、沈阳市、海淀区人民政府顾问,国际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科学学研究》主编。曾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共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方毅副总理
    方毅(1916-1997),福建省厦门市人。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厦门、漳州共青团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共青团厦门中心区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书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游击战争,为发展革命力量,坚持南方游击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1934年底,在上海被捕。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奉命赴湖北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民运部长,鄂东特委书记。1939年2月任鄂豫皖区党委委员。同年4月任中共苏皖省委委员。5月任津浦路东临时前敌委员会书记。7月任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后,历任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副主任、主任,淮南苏皖边区党委委员,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后,历任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副主任,山东人民政府副主席。主要负责华东地区财政经济工作,在后勤人力、财力、物资供应上,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1949年8月,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第二副书记(至1952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3月,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书记,兼任市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书记、市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管全市的财政经济和综合计划等工作。1953年9月,任中央财政部副部长。1954年8月,应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受党中央派遣到越南帮助工作,1956年任中国驻越南经济代表处代表。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党组书记。1961年,任国务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局长、中共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党组书记。1964年至1976年,先后担任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共外经委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党组书记,国家科委主任、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4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7年10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7#
发表于 2008-9-16 00:05:59 |只看该作者

【近代民主革命方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方声洞烈士
    方声洞(1886-1911),字子明,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县人(碑载为福建省闽侯县),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赴日本,入成城学校习陆军(后入千叶医学习医)。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被推为福建分会会长,其兄声涛和姊、两嫂及妻皆为同盟会会员,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攻入督署,奋勇直前,所向皆摧。后驰攻督练公所,中途饮弹牺牲,时年25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