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云 发表于 2008-9-20 01:07:45
一、姓氏源流
    费(Fèi,Bì)姓源出两支:
    1、费(Fèi 音沸)支姓源出有五:
    ① 出自嬴姓,为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以祖名为氏。相传颛顼是黄帝孙,有裔孙伯益,伯益有裔孙大费,大费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姓费,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
    ② 出自姒姓,为夏禹后裔费昌、费仲之后,以封国名为氏。据《姓纂》、《轩辕黄帝传》称:“夏禹,亦黄帝之玄孙也,姒姓……”夏禹之后,因在其子孙费昌、费仲的封国中有一费国,后来就以国名为姓,称为费氏。依此,费姓的血缘始祖可追溯至黄帝。又据传说,在大禹治水时,一位名叫伯益的人协助治水颇有业绩,受封于费地,其后代则以地取姓曰费姓。
    ③ 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费序父之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鲁国有大夫费序父,其后代因他以费(今山东省鱼台西南)为食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称为费氏。
    ④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纂》载,春秋时,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的封邑在山东费县西北,人称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以封邑“费”为姓,称为费氏。因此,这支费姓是鲁国公族的后代。
    ⑤ 出自小数民族中有费姓或改姓:
    Ⅰ、北魏时鲜卑姓氏费连改姓而来,后来这支改姓的人又与汉族费姓融合在一起。
    Ⅱ、清代满族的姓氏之一清代满族中有一些姓富、姓费者,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使用汉字“费”为姓。如费英东,为满洲镶黄旗人,本名费英东扎尔固齐,姓瓜尔佳氏;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姓栋鄂氏;费雅思哈,为满洲正黄旗人,姓富察氏等等。汉族姓氏也是费。
    Ⅲ、当代少数民族彝、布依、土家等,也都有人以费为姓。
    2、费(Bì 音必)支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梁相费汎碑》载:“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春秋时鲁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于费邑,子孙以费为氏。这一支来源比较单一,是由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而来,以封邑名称为姓。相传,鲁桓公是周文王及周公的后代,在周公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后,数传至他,相继担任鲁国国君。后来,他生子二人,其中长子即鲁庄公,在他去世后得以继承爵位;次子即季友,在鲁庄公时以君主胞弟身份执掌朝政。尤其是在鲁庄公去世后,他的权力更为集中,又拥立庄公之子班为君主,自己独揽大权。他的专权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一位名为庆父的人乘机作乱,杀死国君,他也被迫逃亡陈国。此后,他在陈国的帮助下回到鲁国,继续任执政,并立班的儿子申为国君,申亦即历史上的鲁僖公。僖公时,为表彰他安定社稷之功,把国中一个叫做费邑的地方分封给他作为食邑。他及子孙后来也在这一带发展繁衍,再后来又以封邑的名称为姓氏,姓费。
    费(Fèi,Bì)姓两支得姓始祖:
    ①费(Fèi 音沸)姓得姓始祖:费无极。春秋时期的鲁大夫费无极,因受封于费邑,他的子孙以封地名为姓。费无极的后裔“以地为氏”,当时的费邑,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鱼台县的西南方 的“费亭”,相传就是以前鲁国费邑的旧址,是这一支费姓的最早发源地。望族居于江夏郡,即现在的湖北省云梦县东南部。此支费(Fèi)氏奉费无极为费姓的得姓始祖。
    ②费(Bì 音必)姓得姓始祖:季友。春秋时期的鲁国鲁桓公的儿子、宰相季友,因受封于费邑,其后世子孙以受封邑作为姓氏。根据《姓氏考略》上说,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后代因以为氏。这个费邑,现在的位置在山东费县的西南一带,但与山东鱼台县那支费氏来源不同。望族居于琅琊郡,即现在的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此支费(Bì)氏奉季友为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费姓远祖始于夏代,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夏代有费昌,费仲,据说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就其以名字中的“费”为姓。因此,费姓起源于姒姓。另有一说,费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的封地在山东费县西北,人称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以“费”为姓。因此,这支费姓是鲁国公族的后代。另外,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代北的贵族的费连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葛”。在三国时期,江夏费姓出了名人,是一名蜀国大将军,于是,费姓在湖北江夏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江夏望。又《姓纂》载:“夏禹后,系出姒姓,夏末有费仲,费昌;或云楚大夫费无极之后。”据《梁相费泛碑》载:“鲁桓公子季友封于费,其后氏焉。”费姓望出江夏(今湖北省中部,辖今豫、鄂各一部),据称是由河南、山东南迁的。在今江南主要聚居在苏州、吴兴地区。

三、历史名人
    费  仲:一作费中,商代人。纣宠臣,善于阿庚逢迎,贪利,国人勿亲。纣囚禁西伯昌(周文王),周臣通过仲献美女、奇物、良马,文王得出。
    费  直:字长翁,东莱(郡治今莱州市)人,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官至单父(今单县境内)令。费直依古文古字本汉《易》,称《古文易》。“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即《易传》“解说上下经”,开幕训诂学史上以传附之先河。东汉时期,经学家陈元、郑众、马融都学习和传授费氏学,马融还为费氏《古文易》作“传”(指解释经文的著作)并把它传授给其高足、汉代经学集大成者郑玄,郑玄作《易注》。经学家荀爽也汉费氏《易》,作了《易传》。三国时传魏经学家王肃、玄学家王弼,王弼还作了注。费氏学大兴。南北朝时期,梁代、陈代正式把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今本《周易》与《费氏易》有很深的渊源。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费氏易》1卷、《费氏易林》1卷、《周易分野》1卷。另《释文》有《费直章句》4卷,系后人伪托。
    费  褘:(? - 253年)三国时江夏人,自文伟。刘备时任舍人,庶子。後主时历任黄门侍郎,昭信校卫,侍中,司马,尚书令,大将军,为诸葛亮所器重,多次出使吴国,终益州刺史,封成乡侯。
    费  信:明代航海家、翻译家。他信奉伊斯兰教,通晓阿拉伯语,他追随郑和四次下西洋,担任通事教喻(翻译)。他每到一地,注意观察当地风貌,搜集资料,抓紧公务之余“伏几濡笔,叙缀篇章,标其山川夷类风习,诸光怪奇诡事,以储采纳,题曰《星槎胜揽》”于明正统元年正月写序定稿。《星槎胜揽》由前集和后集两部分组成,记录了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包括郑和在非洲东岸的活动情况。现南洋群岛中除了有郑和群礁外,还有一个费信岛,就是为纪念他而被命名的。与马欢合著有《瀛涯胜览》和《星槎胜览》两书。
    费  震:明朝鄱阳人,洪武初以贤良征为吉水知州。宽惠得民,升为汉中知府。岁遇灾荒,盗贼四起。费震发仓粟10余万斗贷民,到秋收时还仓,盗贼闻知,皆来归正。
    费  密:清代道士、学者。字此度,新繁人。工诗,王士祯见其“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句。遂与订交。著有《鹿峰》、《燕峰》等集。
    费  骅:(1912-1984) 江苏省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字之骅。土木工程学家。毕业于交通大学。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研究土壤力学。抗战初期归国。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历任台湾公共工程局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任台湾行政院的工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出任交通部次长。1969年出任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副主委等职。后在散步中被车伤致死。
    费长房:东汉人。据《後汉书.方术传》载,长房学道於壶公,不成,持符而归。相传能治百病,鞭打百鬼,又善变幻捉妖,後丢失符,被鬼所杀。
    费冠卿:字子军,唐代青阳县人。元和二年(807年)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 职。惊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见母己安葬,悲痛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余年之久。长庆二年(822年),御史李仁修察费之孝行,敬其志德,上疏朝廷推荐,穆宗遂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费接诏后叹曰:“得禄养亲耳,丧亲何以禄为?”婉辞不就,长期隐居九华山,终生绝迹仕途。时人以其“征诏不出”,尊为“费征君”,人称其居宅“费拾遗书堂”,又名“费征君旧居”。费冠卿品性高沽,擅长诗文,曾与姚合、张籍、马载、肖建、殷尧藩等名诗人交游甚密,互相唱和。隐居在九华山期间,写了不少咏吟九华山诗篇。元和八年(813年)撰写的《九华山化城记》记述了新罗僧金乔觉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费逝世后,葬于鸡母山下的拾宝岩,后世许多诗人、学者前往费居遗址和墓地访问、凭吊。晚唐诗人杜苟鹤在《经九华费征君墓》诗中赞道:“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并九华山”。费著有诗一卷,收入《全唐诗》。
    费孝先:宋代有易学家。四川省成都人,善轨革,世皆知名。相传为宋仁宗时费孝先创三是卦影。据记载:“自至和、嘉佑已来,费孝先以术名天下,士大夫无不作卦影,而应者甚多。”此术“取人生年、月、日、时成卦,系之以诗,言人之休咎”,“又画人物、鸟兽,以寓吉凶。”
    费子贤:明初人。从朱元璋渡江,数有功。取武康、安吉,筑城御张士诚兵进攻。曾以三千人击退张氏八万之众,以功进指挥同知。取福建、攻元都、定西陲皆有功。官至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
    费茂公:字谨与,清朝长白山东巴海人。崇顺治间从攻山东、江南,取 劳山,拔苏州。自入关以来,大小百余战,身受创伤无完肤,而 锐气不少挫。官至盛京工部侍郎。
    费丹旭: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等。乌程(今浙江省湖州)人。其叔祖、父亲均善画,自幼天资聪颖,能诗文书画,曾流寓江浙、上海等地,以画为生。擅仕女、人物,尤精肖像。多作群像,精于布置,人物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所绘仕女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笔墨松秀,格调淡雅。有《东轩吟诗图》、《姚燮纤绮图像》、《果园感旧图》等传世。著有《依旧草堂遗稿》等。
    费孝通:江苏省吴江县人(生于南通)。1935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同年起,先且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副教务长。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常委,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等。著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人权》、译有《人文类型》、《世界史》、《文化论》、《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彝民:江苏省苏州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法文高等学校。曾任校学生会主席。1930年进天津《大公报》工作,翌年“九·一八”事变时,担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对日本侵占沈阳的经过作了及时报道。1932年春任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法文翻译。抗日战争期间,为保管大公报馆的资财留沪,先后为“孤岛”时期抗日报纸《文汇报》、《译报》、《中美日报》撰写社评。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上海版《大公报》副经理兼社评委员,兼任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广州岭南大学董事。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后任经理,1952-1988年任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纂》记载:系出姒姓,禹后。夏未有费仲、费昌。望出江夏。
    江夏郡:汉置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省云梦县),辖今豫、鄂各一部。三国魏吴各置江夏郡,吴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云梦西南)。晋灭吴,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江夏郡即鄂州。此为(费 Fèi 氏望)
    琅琊郡:春秋齐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琊县,并以之为琅琊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汉治东武(今诸城)。东汉琅琊国改治开阳(今临沂北)。北魏治即丘(今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此为(费 Bì 氏望)
    2、堂号
    费姓的主要堂号有:“衍庆堂”、“念本堂”、“源述堂”、“职思堂”、“尚志堂”、“承志堂”、“授易堂”等。

============================================================

【费姓宗祠通用对联】

〖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江夏;
源自琅琊。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下联分别典出费(Fèi、Bì)两氏的源流和郡望。

长房仙派;
先主遗臣。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费长房,曾为市掾,传说曾从壶公入山学仙。下联典指三国·费褘,先主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后主即位,历迁尚书令、益州刺史,封成乡侯。

割股孝子;
殉节宫人。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费襄,至孝,母病,割股以进,母殁,负土成坟。明崇祯帝宫女费贞娥,于李自成破北京后被李部将罗某逼婚,贞娥怀利刃,断罗喉,自刎死。

-----------------------------------------------------------------

〖费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大江流汉水;
孤艇接残春。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道士费密,字此度,新繁人。工诗,王士祯见其“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句。遂与订交。有《鹿峰》、《燕峰》等集。

星槎传中外;
易林耀古今。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航海家费信(1388-?),字公晓,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十四岁代码兄从军。永乐、宣德间,随太监郑和等通使西洋,前后四次,历览海外诸国人物、风土、出产。撰有《星槎胜览》二集。下联典指西汉学者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为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官单父令,长于卦筮,无章句,专以《易传》解说经文。有《费氏易》一卷,《费氏易林》一卷。

医名满华夏;
道法藏葛陂。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名医费伯雄,字晋卿,武进人。道光间贡生。精医,名满大江南北,活人甚多。其著作多毁于兵火。下联典指东汉方士费长房,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传说他有缩地术。他曾入深山,学道不成,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既至,可投之葛陂。”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旬日,而已十余个矣。以杖投陵,视则龙也。

-----------------------------------------------------------------

〖费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推文忠于蜀汉;
受仙术于壶公。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三国时期蜀汉江夏鄳县人费(Fèi)褘,字文伟,先主刘备时,官太子舍人;后主时,任黄门侍郎,为丞相诸葛亮所器重,多次出使吴国,对诸葛亮联吴抗魏策略的实现起了重要作用。继蒋琬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丞相),为人谦和,生活朴素,家无余财。执政十年,朝中团结,边境无事。下联典指东汉方土费(Fèi)长房,汝南人,曾为市掾。传说跟从卖药翁壶公入山学仙,未学成而辞别,壶公给他竹杖与符,从此能医百病,能驱百鬼。一天之内,人们可以在千里之外几个地方见到他,因此说他有缩地术。

-----------------------------------------------------------------

〖费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功名比列于蒋琬;
文章高魁为会元。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名人费未的事典。下联典指明代名人费闻的事典。

朗抱相于兰室契;
清游合有竹林贤。
——费小楼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诗画家费小楼撰书联。

-----------------------------------------------------------------

〖费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割股疗亲,唐推孝子;
殉节刺敌,明著宫人。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双流人费襄,著名孝子,曾割股(大腿肉)给母亲吃,以治病。母亲死后,他背土筑坟,又在坟旁筑庐守孝,产业则多推让给哥哥继承。下联典指明末思宗的宫人费氏,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十六岁的费贞娥投井自杀,被钩出。正义军士兵要争夺她,她自称是公主,被李自成赏给了罗某。与罗某成亲时,她用怀中所藏利刃刺断罗某咽喉,又自刎而死。

诗才横溢,落笔数千言;
道法高妙,乘杖十余春。
——佚名撰费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诗人费元禄,字无学,一字学卿,铅山人。为诗落笔数千言。尝构馆于黾采湖上。下联典指东汉方士费长房,汝南(郡治今河南省上蔡西南)人。传说他有缩地术。他曾入深山,学道不成,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既至,可投之葛陂。”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旬日,而已十余个矣。以杖投陵,视则龙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2#
发表于 2008-9-20 01:08:15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费姓当代将校生平简介】

费俊龙上校
    费俊龙(1965.5-——),江苏省昆山县人。1982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副师职,大学文化,解放军上校军衔。
    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春某部航校。历任空军武汉某部航校教官,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20世纪90年代后,先后调往甘肃、北京等地空军部队任职,飞过“歼教-5”等机型。1991年与同为航校毕业的妻子王洁喜结连理(王洁如今也是一位杰出的航天人,在中国航天工业医学研究所任职)。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数度赴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进行训练。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月入选“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10月12日上午9时整,中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执行飞行任务,费俊龙为指挥长,聂海胜为操作手。17日凌晨4时33分,“神六”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身体状态正常,自主出仓,首次实现双人5天飞行。书写了“神六”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小时32分,总行程325万公里;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完成工效学评价等空间科学实验;发送上百条指令准确无误,操作上万个动作无一差错。
    1996年因安全飞行1790小时,荣立二等功,授为空军特级飞行员。2005年11月由三级航天员晋升为一级航天员。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颁发“航天功勋奖章”。2006年3月荣获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特别贡献奖”。
    附注: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
    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由香港金利来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捐资1亿元港币设立。基金奖每年奖励一次,每次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颁奖大会2006年3月2日在北京举行。举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获特别贡献奖,胡世祥等22名工程科研、管理人员和杨利伟等12名航天员获突出贡献奖。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3#
发表于 2008-9-20 01:08:36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费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费国绪烈士
    费国绪(1900-1932),湖北省阳新县人。1927年,步行到大风区三溪口参加革命,不久回村组织农民协会,任负责人。
    1928年5月联络附近10多个村庄,成立了毛坪村赤卫队,被选为队长。1929年参加阳新县赤卫军三溪营,任连长。同年参加红五纵队举办的“百福山军事训练班”学习3个月。结业后调中共阳新县委苏维埃政府军事部工作。1930年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红8军团长。7月随红8军南下作战时受伤。伤愈后转入红3师任团政治处主任。1932年6月继任红3师团政治委员。10月在保卫鄂东南的革命中心龙港的战斗中牺牲,时年32岁。

    费德昭烈士
    费德昭(1877-1932.6.25),浙江省余姚(今慈溪)县人。自幼读书,喜爱武术。1893年16岁起先后入油坊、酒坊当学徒。清末筹备立宪运动中,入余姚县地方自治讲习所学习。
    民主革命时期,在家乡兴办保德学校和农民学校,致力于新式教育事业。1911年11月,投身辛亥革命,赴杭、沪参加革命活动。1912年回乡埋头教育事业,任小学校长达10年之久。1922年任当地保德乡自治委员和县参议员。1923年被聘为余姚北海水巡队队长。
    大革命时期,1926年冬为配合北伐军抵浙,率水巡队起义,扩编为浙东人民自卫军,任队长。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1927年1月率部驱赶欺压盐民的缉私营,勒令缴械。2月袭击浒山警察局,占领余姚县城。国民党余姚县党部成立后,浙东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余姚县纠察队,任队长。3月率队击溃反动武装“庵东商团”,保卫了余姚的大革命成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白色恐怖下,把部队化整为零,在姚北坚持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敌搜捕下,奔波避难。1930年与中共余姚县委和江苏总行动委员会取得联系,准备建立革命武装,在浙东组织暴动。毫不狱豫地接受党组织的决定,召集旧部,组编为浙东工农红军第1师,出任师长、军事行动委员会成员,率红1师袭击姚西黄家埠和慈西蜀山蔡家之敌,缴获枪支弹药。随后又袭击浒山、横河、二六市、三七市等地的警察所和缉私盐兵。坚持月余后,遭敌保安团围攻,退至旷野。至11月被迫疏散隐蔽。1931年6月29日在上海法租界的避居处遭敌逮捕,关押在法租界法公廨。两个月后被引渡,旋即被秘密押解至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敌人以“姚北剿共司令”为诱饵,妄图使他变节就范。始终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后秘密策动越狱,被敌发觉而未成。
    1932年6月25日,在浙江陆军监狱刑场从容就义,牺牲时55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4#
发表于 2008-9-20 01:09:17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费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费达夫烈士
    费达夫(1907-1931),化名费德弗,上海市人。学生时期在上海聂中丞华童公学(今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求学。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在校积极参加并动员同学参加罢课和义演等活动,被校方开除。1926年被中国共产党组织派往苏联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从苏联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后任上海工会联合会沪东办事处主任。1931年1月17日下午在华德路明园坊住处被捕,关押期间,坚强不屈。
    1931年2月7日深夜,和林育南、何孟雄、李求石等23位志士一起在龙华被枪杀,牺牲时24岁。

    费寿宝烈士
    费寿宝(1904-1930),浙江省杭县(今余杭县)人。从小受尽剥削制度压榨,盼望农民翻身解放。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余杭县农民协会,接受革命思想,投入抗粮反霸斗争。1928年4月积极从事农民运动。1930年5月22日参与领导杭县西镇农民暴动,率领400多农民,配合其它三路农民武装先后打击了汤家坝一带的六户地主,焚毁文契和帐目,开仓分粮五千余斤。然后按计划攻打勾庄,遭驻勾庄附近反动警察阻击,后遭逮捕。
    1930年10月16日英勇就义,牺牲时26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5#
发表于 2008-9-20 01:09:43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费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费孝通副委员长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富家桥弄人。约1914年4岁时入蒙养院接受正规教育。1916年6岁时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1923年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早年师从社会学家吴文藻、俄裔人类学家史禄国。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1935年与王同惠结为伉俪。1936年负笈英伦,师从人类学泰斗马林诺夫斯基。其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后来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差序格局”理论使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从英国返回,任教于云南大学,成立社会研究室开展调查工作。1943年受美国政府之邀赴美访问一年。积极投身爱国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因李(公朴)、闻(一多)事件被迫离开云南,重访英国。1947年返回北平,在清华任教。同年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该校公费留学资格,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国内的民族工作。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成右派。1959年摘帽后,配合当时中印、中阿、中巴划界工作。1966年起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住牛棚、下干校。1972年回到中央民族学院,从事翻译工作。和吴文藻、谢冰心等一起翻译了两部世界史:海斯和穆恩的《世界史》、韦尔斯的《世界史纲》。1979年起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着手“重建中国社会学”。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1982年被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9年被香港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2005年4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一生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年)、《禄村农田》(1943年)、《生育制度》(1947年)、《乡土中国》(1948年)、《乡土重建》(1948年)、《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年)、《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年)、《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年)、《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年)《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年)、《费孝通文集》(1999年)等论文多篇。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1980年3月被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在英国伦敦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被授予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被授予麦格赛赛奖,以表彰他在中国成功地将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1998年11月28日获霍英东奖金最高奖项“霍英东杰出奖”。

    费彝民副主任
    费彝民(1908.12.22-1988.5.18),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历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且长期担任香港《大公报》社社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由于长期在英国治下的香港工作,且是无党无派的特殊身份,一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50余次接见,因而其行踪一直受到各界的瞩目。
    大革命时期,1925年夏在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后,进入北京陇海铁路总会所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调职沈阳工作,由张季鸾聘为天津《大公报》社驻沈阳兼职通讯员,开始为天津《大公报》撰写新闻和通讯稿件。1931年5月22日天津《大公报》发行“一万号”纪念日,为此准备编辑出版“特刊”以示庆贺。受张季鸾之邀,为“特刊”撰写了《谈大公报的使命》一文,对办好《大公报》提出了三条建议。发表在《大公报》纪念“特刊”上的显著位置。见报后,在报社内部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吴鼎昌(社长)、胡政之(总经理)和张季鸾还专门议论其建议。1931年7月从沈阳到天津,向张季鸾汇报东北的形势,特别讲述了张学良的东北军的近况。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返回沈阳。“九·一八”事变后再回到天津,从此正式加入《大公报》社的报人行列。历任《大公报》社编辑部记者、经济课主任、总稽核、上海分馆社评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上海《大公报》社副经理。抗战胜利后,应邀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并发表长篇报告。1948年任香港《大公报》社经理。此后一直在该报工作,发表许多报章社评,如《产业救国及其方案》、《航空救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起一直担任香港《大公报》社社长。期间还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从事新闻工作近60年,主持香港《大公报》社工作近40年,对香港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8年5月18日因病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80岁。
    鉴于费彝民的特殊贡献,经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政部特别批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院内立碑纪念。2002年7月7日,费夫人苏务滋病逝。10月15日费彝民夫妇的骨灰合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6#
发表于 2008-9-20 01:10:06 |只看该作者

【近代民主革命费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费巩烈士
    费巩(1905-1945),原名费福熊,字寒铁,后字季曾,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人(其父亲为袁世凯长子袁克定连襟,但不徇情情,因谏言国策,不被采纳而归隐苏州)。从小敬重父亲,受其影响较深。1931年“九·一八”后改名费巩。中国著名爱国民主教授。
    大革命时期,1925年冬在苏州与袁慧泉(袁克定之女)完婚。1926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秋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赴法国。1929年转赴英国牛津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1931年“九·一八”后学成回国,任《北平日报》社评委员。1932年受聘于复旦大学。1933年秋应聘到浙江大学,并兼注册课主任,主讲政治经济学和西洋历史。讲课丰富生动,成为深孚众望的教授。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训导长,积极支持推行导师制,主张把学生“训导得个个有人格、有骨气、有抱负、有见识,将来出去可担负得起重任、经得起打击,不会被恶势力同化”的人,深得师生爱戴。且见义勇为,敢说敢做。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挺身保护进步学生。1944年2月起接连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赞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多次公开演讲,申明政治主张。1945年3月5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秘密绑架,关进渣滓洞。始终宁死不屈,遭到残酷杀害,并被投入硝镪水池,牺牲时40岁,以自己不朽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唤起了人们争取人民民主的勇气和信心,受到世人称颂。
    一生著述甚丰,早在1931年就出版了《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率先提出“民仆”主张,即国家官吏应为民众的仆人。1932至1933年间出版《英国政治组织》、《比较宪法》等著作。其中《比较宪法》被列人“世界法学丛书”。1944年他又连续写出《实施宪政应有之准备》、《政治风气之转移》等重要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费巩失踪案件的调查,也非常关怀费巩的家属。1950年华东军政委员会专门派员到费家慰问,并带来周总理的问候和总理亲自批示的优抚金。1978年9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
今朝有酒今朝醉
傍晚无钱傍晚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玻璃字库 平仄查询 繁简转换 成语词典 入声字表 联律图谱 词牌大全 同旁词集 离合字表 中国对联网
回顶部